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32613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岗前培训资料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 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 行动太滞后。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1 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 性,需要隔离。1 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

2、向传播。1 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 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1 2 标准预防措施1 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 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1 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 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 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 能代替洗手。1 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 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

3、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1 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 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 染其他病人和环境。1 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 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1 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 El 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 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 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

4、,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1 27 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 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 其他病人和环境。1 2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 容。(1) 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 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 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 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 袋清洁备用。12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

5、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 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 协商病人的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由于标准预防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途径传播的疾病,因此,对一些临床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或综合症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根据其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空气、飞沫、接触预防接触隔离操作标准规程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一、基本原则1、适用于预防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源,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播散性带装疱疹病毒,推测SARS-CoV (SARS冠状病毒)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

6、定植的患者都应隔离。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下列第二至第六项的预防措施。二、患者安置1、应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应达到以下要求。空气交换M6次/h (现存病房)或12次/h (新建或改建病房)。病房空气可直接排至室外,若排入邻近空间或空气循环系统须经高效过滤。每日监测、记录负压值,并通过烟柱、飘带等肉眼观察压差。病房门应随时保持关闭。2、当负压病房不足时,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三、门急诊1、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通过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或疑似患者。2、应尽快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条件受限时,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安置于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性疾病门诊。当患者

7、离开以后,应将房间空置至少 1h。3、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除了在负压病房内,患者需持续佩戴外科口罩。四、人员限制 应尽可能安排具有特异性免疫的医务人员进入病房。五、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无论是否具有特异性免疫,当进入病房时,均应佩戴经过密合度测试 的 N95 呼吸防护器或医用防护口罩。六、患者转运1、应尽量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2、确需转运时,应指导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3、应覆盖水痘或天花或结合性等皮肤损伤。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一、基本原则1、适用于预防通过飞沫传播的感染源,如百日咳杆菌、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脑膜炎双球菌及A群

8、链球菌(特别是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24h内)等, 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隔离。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第二至第四项的预防措施。二、患者安置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条件受限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优先安置重度咳嗽且有痰的患者。将感染或定植相同感染源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当需与其他不通感染源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与感染后可能预后不良或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例如: 免疫功能不全或可能长期住院的患者。2)床间距应Mlm,并拉上病床边的围帘。3)不论同一病房的患者是否都需采取飞沫隔离,接触同一病房内不同患者之 间,都应更换个人防护装备及执行手卫生。

9、2、门急诊应尽快将患者安置于检查室或分隔间,并且建议患者遵循呼吸卫生 (咳嗽)礼仪。三、个人防护装备1、进入病房或分隔间应戴口罩。2、密切接触患者时,除了口罩以外,不建议常规佩戴护目装备,例如护目镜或 防护面罩。3、针对疑似或确诊SARS、禽流感或流感大流行的患者应遵循最新感染控制指 南。四、患者转运1、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动。2、确需转运时,应指导患者佩戴口罩,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3、如患者已戴口罩,负责转运患者的人员不必戴口罩。接触隔离操作标准规程一、基本原则1、适用于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医疗环境而传播的感染源,如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0、耐万古霉素场球菌(VRE)、艰难梭 菌、诺如病毒等,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隔离。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第二至第六项的预防措施二、患者安置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条件受限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当需与未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与感染后可能预后不良或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例如:免疫功能不全、有开放性伤口或可能长期住院的患者。2)床间距应Mlm,并拉上病床边的围帘。3)不论同一病房的患者是否都需采取接触隔离,在接触同一病房内不同的

11、患者之间,都应更换个人防护装备及执行手卫生。4)设立隔离标识。2、门急诊应尽快将患者安置于检查室或分隔间。三、个人防护装备1、不论是接触患者完整的皮肤或环境表面,例如:医疗设备、床栏杆,都应在进入房间或分隔间时戴手套。2、隔离衣。进入病房或分隔间时应穿隔离衣,并于离开患者医疗环境前脱卸隔离衣及执行手卫生。脱卸隔离衣后,应确保衣服及皮肤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四、患者转运1、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2、确需转运时,应覆盖患者的感染或定植部位。3、转运前工作人员应执行手卫生并脱卸和丢弃受污染的个人防护装备。4、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医务人员再穿戴干净的个人防护装备处置患者。五、医疗装置和仪

12、器(设备)1、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处理相关医疗装置和仪器(设备)。2、一般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压脉带等应专用,不 能专用的医疗装置应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进行清洁和消毒。六、环境 病房环境表面,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杆、床旁桌、卫生间、门 把手以及患者周围的物体表面,应经常清洁消毒,每班至少 1次。3、锐器伤防范及处理措施 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损伤的不必要操作;放置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的 容器应设计合理适合使用;废止不合理规定3 1 与锐器刺伤有关的操作(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 (2)将针套套回针头时; (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

13、到另一个容器时;(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 中;(5)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3 2 刺伤事故的预防原则(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 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 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放人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一 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由于要集中统一焚烧处理,因此没有必要在各临床科室进行 毁形或浸泡处理,因为进行这些操作将大大增加操作者被感染的危险。针头等 锐器应放在符合要求的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4 . 强化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警及相关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4、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护理 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感染的风险,因此树立职业安 全意识非常必要。4 1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该疫苗同时亦 对丁肝有防护作用。建议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接种乙肝疫苗, 注射后半年采血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果已知体液来源于HBSAg阳性的患 者,应在24小时之内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首次接种1 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42 刺伤的补救措施421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 者的血液、体液

15、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422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 伤口的血液。423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424 可疑暴露于 HB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4 2 5 可疑暴露于 HC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 HCV 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 的 RNA。4.2. 6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抗病毒药,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 2周, 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 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第二节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制度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严格正确的 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 20-30%1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