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32546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注重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注重其价格。这是因为()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答案D 解析功能和质量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消费者之所以既注重商品的功能和质量,也注重商品的价格,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

2、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实行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B. C.D. 答案A 解析“商品货币商品”是商品流通公式。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符合题意;在此过程中买和卖是分离的,观点错误;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的标价体现的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符合题意。 3.2014年春季开学,某高中收缴新学期学费。学校为防止收到假币,要求学生在人民币上用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此举() 合理,有利于避免假币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 错误,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不爱护人民币的表现 准确,每个公民都有权拒绝假币 错误,应采取其他手段预防假币

3、A.B. C.D. 答案D 解析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必须爱护人民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错误的,所以选。 4.2014年1月,委内瑞拉政府出台铁腕政策,以抑制每年高达56%的通货膨胀率。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 A.提升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B项中“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不对,因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在一定水准上会增加

4、流通中货币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C、D都错误。 以创新服务而的招商银行信用卡推出的“掌上生活”APP,一直在信用卡领域遥遥,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5日,“掌上生活”下载量达到730万次,蝉联国内银行信用卡客户端下载量第一,是进入手机银行前十的信用卡APP。据此回答57题。 5.人们之所以喜欢使用信用卡,是因为()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 信用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方便持卡人 使用信用卡能够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银行和商家 信用卡的功能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可靠、安全,

5、不存有风险 A.B. C.D.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信用卡的知识。使用信用卡也存有风险,观点错误,符合信用卡的特点。 6.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是() 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都属于电子货币 C.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 D.都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受理 答案C 解析转账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时不可直接使用,不属于电子货币。信用卡分为银行信用卡和非银行信用卡。故A、B、D观点错误。 7.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

6、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答案A 解析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C、D说法错误。 8.“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钱学森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们认为,准确的金钱观应该是() 取之有道用之有益 多多益善用之有度 A.B. C.D. 答案B 解析准确的金钱

7、观应该是对金钱的获得与使用持有的准确观点。评判的标准应该是能否准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爱钱”体现了金钱不是人生的目的,对待金钱的准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符合题意,故选B。 9.如下图所示,Y曲线反映的是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 B.该商品的价格由需求量决定 C.该商品的需求量由价格决定 D.该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答案A 解析B、C、D说法错误。 10.国家邮政局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全国快递业1/3业务量由电子商务带动完成。仅去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就超过5亿

8、件,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有着互为替代关系 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有着互补关系 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正向享受型过渡 A.B. C.D. 答案B 解析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有着互补关系不是互为替代,排除;不符合事实,题干也无法体现这个点。 11.下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 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9、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B. C.D. 答案C 解析准确表达了该图反映的信息;每个生产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有的赚钱,有的赔本,从图中看不出来。 1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在同一家商店砍价买同一种商品,不会砍价的人往往买得贵一些。这说明商品价格() 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水平决定的 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相关知识。价值决定价格,A说法错误。B错误,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的变动遵循价值规律,并不是“不确定”的,D错误。 13.物价是反映国民经

10、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晴雨表”的物价,能够反映下列内容() 商品的价值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商品的使用价值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A.B. C.D. 答案B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故物价能够反映价值与供求,符合题意。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能通过物价反映出来;物价不能反映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选。 佛山市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推行质量强市活动。据此回答1416题。 14.佛山市之所以重视产品质量,是因为() A.人们只注重商品的质量 B.质量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C.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D.质量已不再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11、 答案B 解析A、C、D表达本身错误。 15.商品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那就要() A.按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售商品 B.打击同行,争取独占市场 C.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D.在市场上该种商品丰裕的时候出售 答案C 解析作为商品的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质量,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6.要走发展之路,必须注重产品的质量,因为质量是的决定因素。这说明() A.没有质量的产品没有使用价值 B.没有质量的产品没有价值 C.优质的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 D.优质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答案D 解析A、B、C三种说法不准确。 阅读下边

12、漫画。回答1718题。 17.从漫画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A.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 B.国家纸币购买力的降低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升 D.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供求影响价格。 18.面对大蒜、绿豆、生姜价格的上涨()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 国家应该增强宏观调控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其生产规模 它们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A.B. C.D. 答案A 解析面对大蒜、绿豆、生姜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需求,但因为它们基本上属于生活必需品,所以需求量不会大幅度减少,排除。 19.随着人们的消费观点的持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投资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现。对于“负翁”现象,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 B.只要不超出偿还水平,能够透支消费 C.透支消费有风险,应尽可能地减少 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