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323269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古字通假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A:通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B:假借。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C:古今字。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

2、“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D:异体字。音同义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俛同“俯”)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

3、”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读音完全相同。如: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错”(cu) 通“措”(2)声母或韵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 通“攀”(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n) “伸”(4)读音相近。如:身

4、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u) 同“又”检测项为之强 童趣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公输盘不说 公输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答案:“强” 通“僵” (jing)“女”同“汝” (r)“反” 通“返” (fn)“被”通“披” (p)“属” 通“嘱” (zh)“要”通“邀”(yo)“畔” 通“叛” (pn)“说” 通“悦” (yu)“乡” 通“向” (xing)“与” 通“举” (j)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

5、气词,了)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故振慑同上。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nxi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n。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秦王方还柱走

6、同上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轲既取图奉之同上。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卒起不意 卒,通“猝”,c,仓促,突然。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鸿门宴距关 距,通“拒”,把守。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字:1.古今字2.通假字3.异体字词:1.实词2.虚词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

7、因、于、与、则、者、之。3.古今异义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4.一词多义5.固定搭配所以者、所+动词(的原因)动词+者(的人)6.词类活用(1)名词 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作状语(2)动词 活用为名词使动意动(3)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意动(4)数词 活用为动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临时可活用为动词)例:六王毕,四海一; 统礼仪,一制度;句:1.判断句:“者,也”、“,也”、“者,”、“,”、2.否定句:“非”3.省略句:4.被动句:“为所”、“为”、“所”、“见于”、“见”、“于”、“被”5.倒装句:(1)主谓倒装(2)状语后置 “于”(3)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谁、何、奚、安”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B:否定代词“不、毋、未、莫+动词+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未之有也。C:用指示代词“之、其”指复的句子,宾语要前置6.固定句式“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