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321309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考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物理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换算关系为:1t=10001=1000g1g=1000mg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程度工作台上。、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挪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

2、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注意: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枯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

3、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那么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那么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四、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的质量

4、;或者在密度和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形状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等。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分子世界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挤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二、静电现象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

5、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更小的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第八章力一、力弹力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2、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位“N”。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范围内。观察

6、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假设不在,应校正“0”点。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二、重力力的示意图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公式G=m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N/。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对于物体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这种表

7、示力的图称为力的示意图。三、摩擦力1、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减小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触面间加光滑剂或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可减小摩擦。四、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第九章力与运动一、二力平衡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8、,那么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为这两个力互相平衡,简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式物体的物理属性。三、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物理八年级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可以进步听力的针对性。预习中发

9、现的困难是听课的关键,为了减少听力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我们可以弥补旧知识和新知识,从而进步课堂效率。预习后对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进展比拟,分析p 可以进步他们的思维程度,预习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才能。倾听集中的过程,而不是抛弃。专注是对课堂学习的奉献,是对耳朵、对眼、对心、对嘴、对手的奉献。假如你能做到这“五到”,就会高度集中,课堂上学习到的所有重要内容都会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入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确保你们能集中注意力,不偏离对方。我们必须注意课前休息10分钟,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或剧烈的辩论或阅读小说或家庭作业,以免课后喘息、梦想、无法平静,甚至大脑开场睡觉。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上课前的物

10、质准备和心理准备。3,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场和完毕。在一堂课的开场,老师概括地总结了上一课的要点,并指出这堂课的内容是连接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纽带。最后,老师通常总结一堂课的知识,这是高度概括的,是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方法的概要。4,做笔记。不会记录,但演讲中的重点,难点,使一个简单的总结记录,写下演讲的要点和自己的感受或创造性思维。审查和消化。5.我们要认真审视问题,理解实际情况和物理过程,注意分析p 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从对方身上汲取教训,进步知识转移和解决问题的才能。物理八年级学习技巧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早任课老师两个课时),画出

11、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局部。预习教材后,假如“没有”疑难,那么马上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为进步听课效率所应该准备的一个环节。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老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假设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三、回忆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忆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假设记忆模糊,那么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假如作业完成很好,那么新课学习可以到此完毕;假如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那么回归教材,再仔细认真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假如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完毕,假如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五、勤于反思,分析p 原因。假如参考答案有分析p 说明,那么此时比照分析p 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原因,去除疑点。假如没有分析p 说明(或分析p 说明看不懂),那么自己不要太费心,寻找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交流、咨询任课老师或家庭老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原因。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