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3212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9.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了解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的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叙述的。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练习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当选择一段背下来。教学重点1了解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的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叙述的。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可称为“亲人?通过讨论,使同学们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关系。有血缘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经

2、常住在一起的;有救命之恩的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看作亲人呢?我们认真学习?再见了,亲人就能理解在这篇课文中“亲人的含义了。二检查预习,扫除文字障碍。1填写生字表。2注意字音、字形。3解释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些词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暂时:短时间。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忙。忘怀:忘记。阻击:以防御伎俩阻止敌人增援、进攻或逃跑。崎岖:形容山路不平。唯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同归于尽:一同死亡和毁灭。金达莱:朝鲜常见的一种花。在我国称杜鹃花,也叫映山红。代价:为了到达某个目的而付出相当的物质和精力。课文中指朝鲜大嫂为了帮忙志愿军而失去了双腿。血泊:大滩的血。片刻:一会儿,时间很短。打糕

3、:用大米或江米做成,是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耗,指坏的音信或消息。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深情厚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情谊:互相关心、保护的感情与友谊。4辨析词义,找出近义词、反义词。1近义词坚强刚强战役战争和煦暖和代价价值看守看管侦察探查2反义词和煦寒冷坚强软弱崎岖平坦片刻长久唯一众多噩耗喜讯5区别形近字,按字义组词。出示幻灯片,请同学区别形近字,指出相同和相异之处,然后理解字义组词。嫂嫂子谣歌谣硝硝烟艘一艘摇摇摆消毁灭阻阻止泊停泊崎

4、崎岖祖祖国伯伯父骑骑马棍棍棒渐渐渐耗噩耗混混合暂暂时耕耕地唯唯一洒洒水役战役准准备酒白酒设建设6理解“暂时“雪中送炭并结合生活实际造句。指导学生讨论词义,及在生活中怎样运用,然后造句。暂时电视机买来了,但今天停电,所以暂时还不能看。雪中送炭妈妈送我一本字典,正是我需要的,真是雪中送炭。三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结构比拟分明。通过朗读,同学们可以了解到;课文分别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同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辞别的情景。因此,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表达同大娘辞别的情景。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表达同小金花辞别的情景。第三段第三自然段表达同大嫂辞别的情景。第四段第四至第六自

5、然段叙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可以把全文六个自然段分为两大局部。第一局部是一、二、三自然段,主要讲志愿军战士与大娘、小金花、大嫂辞别的情景;第二局部是四、五、六自然段,主要讲的是在车站上,列车开动时,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这里按照四段的分法进行学习。四朗读全文,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准备。五作业:1了解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的历史。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播放志愿军进行曲录音带,让学生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声中,跟随志愿军一起跨过鸭绿江,去感受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这是一曲高昂雄壮的乐曲,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精神面貌奔赴朝鲜的,为的是

6、捍卫祖国,解放朝鲜人民。我们的军队在那里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赶走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朝鲜的日日夜夜,我们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亲如一家人,临别时他们都依依不舍。我们的课文记述的就是这难舍难分的场面。二教师范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三学习第一段。1默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主要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惜别的情景。作者从三个方面记叙了这一内容。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把这一段分为三层,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是什么句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师:学习了这一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这一段突出地叙述了朝鲜大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慈母般

7、的爱。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志愿军和朝鲜大娘之间的真挚情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轻缓,读出志愿军与大娘依依惜别的情感。四学习第二段。这一段的结构,写法与第一段相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第一段的学习办法学习此段。五学习第三段。这一段的结构与写法也与第一段相似,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按照一、二段学习的办法自学这一内容。六小结前三段。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气与朝鲜人民话别,通篇都是志愿军在讲话。在这依依惜别之际,朝鲜人民是怎么想,怎么说呢?课文有这方面的表达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有很难忘的人和事,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三个人物来写呢?七学习第四段。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

8、依惜别的深情。学习这一段主要以朗读为主,读出志愿军对朝鲜人民、朝鲜国土依恋的感情,读出志愿军发自内心的“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的呼声和决心。“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称“亲人?这一段叙述了志愿军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段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八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在文中叙述的思想感情,练习概括中心思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主要记叙了志愿军归国时同朝鲜人民辞别的情景。师:作者在文中叙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文中每一段都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叙述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篇课

9、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课文是用哪些材料来叙述中心的?作者选取了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惜别及火车开动后志愿军发自内心的呼喊来表现中心的。九总结全文。对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志愿军战士把朝鲜人民看作亲人,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也体会到了,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同学们,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十稳固知识,完成课后练习。1出示幻灯片,读句子,着重理解带点的词语。1您带领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忙。2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

10、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同归于尽:尽,完结。一同死亡或消灭。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缺乏以叙述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的代价:代价,为到达某种目的而消耗的物资、精力甚至生命。4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又一次,再一次。2在前三个自然段当选择一段背下来。这三段的结构及叙述的思想感情都比拟相近,可让学生自行选择一段背诵。3小练笔。要求:写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要围绕中心选材,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题目自定。这个练习可以做为课外练习去完成,主要是训练学生写文章要有中心。【板书设计】资料提供者:王美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