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31798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Ⅲ 群文通练一 大国外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文通练一大国外交主题解说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整个人类的生活关联越来越突出,人类必须一起面对的全球性问题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并明确表明,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

2、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

3、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

4、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

5、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

6、题。B直到今天,以一个假想敌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影响着大国之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B第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C第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

7、,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

8、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中国外交进入新征程。在“大国外交”之前冠以“中国特色”的定语,是因为它反映出,中国的大国外交超越了传统的大国外交,特别是以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式大国外交,而成为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交往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那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哪里?笔者认为,“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时代性,一个是民族性。在时代性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大国外交,是因为中国

9、共产党人站在时代潮头,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传统的西方大国外交基本上都是只顾及本国利益,要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此不惜牺牲他国利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就是这种大国外交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大国外交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国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同时伴随着强国对弱国的欺负、掠夺,造成各种各样的人权灾难。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将和平作为“新社会的国际原则”,使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往来、不干涉他人私事等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绝不能走传统大国

10、外交的老路。现在中国强大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了,但是中国不想成为一个新的强权,中国不想像一些国家那样,摆脱了强权之后,便加入新强权行列,转身同其他列强一起欺负弱国、小国,中国更不想成为一个新的霸权。紧跟时代步伐,关怀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体现。从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弘扬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再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更是将这种世界情怀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谓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这个载体。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社会主义

11、方向并取得巨大成功,与中国智慧紧密相关。中国外交能够使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离不开中国智慧,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深受“和合文化”的浸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同世界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提出了许多外交新理念与合作模式,里面都折射着中国智慧。比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同其他国家交往时要讲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而且还是一种创新合作模式。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合作模式不同,“一带一路”不寻求哪个国家或

12、国家集团居主导或中心地位,中国虽然是这种创新模式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但是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在“丝路命运共同体”中对其他国家的投资可能会多一些,但完全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加或施舍。总之,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主要特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相信,只要坚守这两个特性,中国的大国外交就会越来越展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摘自刘建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哪里2017年9月7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的大国外交不仅从理念上更是从实际上已超越传统的大国外交,特别是以强

13、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式大国外交。B传统的西方大国外交只顾及本国利益,要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此不惜牺牲他国利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就是真实写照。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际上就是抵制以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式大国外交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够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因而成为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交往难题的中国式大国外交。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文章深入论证了解决国际交往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主要从时代性和民族性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并论及二者之间

14、的对立统一的关系。C文章指出了传统的西方大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及其危害,同时也指出中国不走传统大国外交的老路的根本原因。D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这是文章论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前提和出发点。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中国强大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了,列强对弱国的欺负、掠夺的历史就要终结了。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和世界所有国家一起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C“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同其他国家交往时要讲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这就体现了中国智慧。D坚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的大国外交就会

15、越来越展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答案精析1DA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错,原文相关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B项原文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此处扩大了范围。C项“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理解错误,原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2B“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表述。3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无中生有。4DA项“实际上已超越”没有依据,在“大国外交”前冠以“中国特色”的定语,是理念上超越。B项原文是“基本上都是”,选项扩大了范围。C项“抵制”则会使中国成为新的强权,原文是“中国不想成为一个新的强权”,并且“中国的大国外交超越了传统的大国外交”。5B这两个方面没有对立的关系。6A“列强对弱国的欺负、掠夺的历史就要终结了”于文无据,无中生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