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31798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诗词鉴赏。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潺湲,溪水慢慢流动的样子。1. 诗中的“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诗人通过最后两句写溪水表现出什么感情?(一)诗词鉴赏。1. 情景交融,“乱”字既写出了山的错落有致,又烘托出诗人的烦乱心绪。2. 诗人通过对溪水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以抒发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一)诗歌鉴赏。野 步周 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飞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郊野。2.诗歌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_(一)诗歌鉴赏。1.示例:麦浪,草根,肥水,飞蝶,野草花2.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被自然美景所陶醉的心境。(一)诗歌赏析春 思贾 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 诗的第一、二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 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一)诗歌赏析1. 特点: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近即可)2. 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两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所咏美好之景,全成春恨之铺垫。,诗人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或:以乐景写哀),

3、情感表达得婉转深刻。(一)诗歌鉴赏望 洞 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第一、二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2.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历来被人们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一)诗歌鉴赏1. 示例:湖面的波光和秋夜的月光交相辉映,是那么宁静和而和谐。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一样迷迷蒙蒙。2. 示例: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湖面比作“白银盘”,把山比作“青螺”,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秋月中的洞庭山水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一)诗词赏析村 夜白居易霜曹苍苍情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

4、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二两句诗所展现的图景。(2)诗中后两句与前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注:(2)(3)题两选一)(1)提示:描述时要突出村夜秋气浓重、夜色凄清、行人绝迹、小虫低吟等特征。(2)前两句在凄清的夜色中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后两句在一副明月似水花如雪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陶醉和情不自禁的赞叹之情。(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

5、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一)诗词鉴赏。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窅(yo)然:远去的样子。1.“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2.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 “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2. 写桃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表现了诗人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一)诗歌鉴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一)诗歌鉴赏1.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2.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