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31526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11G101-1图集--钢筋工程量计算(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工程工程量计算(依据 11G101 平法图集)基础部分A: 独立基础一、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配筋长度不缩减(1 )X 向钢筋长度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X 向钢筋根数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 (75 ;s/2 )/ 布筋间距 (s)+1(2 )Y 向钢筋长度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Y 向钢筋根数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 (75 ;s/2 )/ 布筋间距 (s)+1二、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 2500mm 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 0.9 倍。配筋长度缩减 10% (均为隔一缩

2、减)对称独立基础配筋(柱在基础四面的中心)(1 )X 向外侧钢筋长度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 X 向外侧钢筋根数 =2 根(一侧各一根)X 向其余钢筋长度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X 向其余钢筋根数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min (75 ;s/2 )/布筋间距 (s)-1(2 )Y 向外侧钢筋长度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Y 向外侧钢筋根数 =2 根(一侧各一根)Y 向其余钢筋长度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Y 向其余钢筋根数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m

3、in (75 ;s/2 )/布筋间距 (s)-1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 2500mm ,但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 1250mm 时,钢筋在该侧不应缩减非对称独立基础配筋(一端为隔一缩减)(1 )X 向外侧钢筋长度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X 向外侧钢筋根数 =2 根(一侧各一根)X 向其余钢筋(两侧均不缩减)长度(与外侧钢筋相同)=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X 向其余钢筋根数 =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两端起步距离) / 间距+1X 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 长度 =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c (一侧保护层) - (0.1* 基础边

4、长)X 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根数= 两侧均不缩减的钢筋根数-1(因为隔一缩减,所以比另一种少一根)(2 )Y 向外侧钢筋长度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Y 向外侧钢筋根数 =2 根(一侧各一根)Y 向其余钢筋(两侧均不缩减)长度(与外侧钢筋相同)=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2*bhcY 向其余钢筋根数 = (X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两端起步距离) / 间距+1Y 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长度 = Y 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 -c (一侧保护层) - (0.1* 基础边长)Y 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根数= 两侧均不缩减的钢筋根数-1(因为隔一缩减,所以比另一种

5、少一根)三、多柱( 2 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钢筋矩形独立基础顶部钢筋 2 号(长向中部筋 )长度 = 柱内侧边起算(两柱外皮距离)+ 两端锚固 La(2*30d)顶部钢筋 2 号(长向 )根数 = (柱宽 -2* 起步距离( s/2 ) /s+1顶部钢筋 1 号(长向边部筋 )= 柱中心线起算 (柱宽 /2+ 柱间距 + 柱宽/2)+ 两端锚固 La(2*30d)顶部钢筋 1 号(长向 )根数 = (设计指定的总根数 - 顶部钢筋 2 号(长向 )根数)两侧对称顶部分布钢筋 3 号(短向筋 )长度 = (纵向受力钢筋布置范围长度( 1.2 号钢筋布置范围宽度 (柱宽度 +2* 柱外纵向受力钢筋

6、布置范围宽 )+ 两端超出受力钢筋外的长度(一般此处可取构造长度 150mm )顶部分布钢筋 3 号(短向 )根数 = (独立基础第二台阶外形长度-2* 分布筋起步距离) / 分布筋间距 +1A: 条形基础(a )基础主梁基础梁无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 = 梁长-2*bhc+2*( 伸至端部且0.4Lab)+2* 弯折 15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 = 梁长-2*bhc+2*(伸至端部且 0.4La)+2*弯折15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 = 梁长-2*bhc+2*(伸至端部且 0.4La)+2*弯折15d4.底部非贯通筋长度 =(Ln/3( (梁长 -2*bhc )/3)+ 伸至端

7、部且0.4Lab)+弯折 15d(梁包柱侧腋尺寸为 50mm )ln- 两邻跨跨度的较大值基础梁等截面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 = 梁长-2*bhc+2* 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 =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 = 梁长-2*bhc+2*柱内侧起 La4.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Ln/3( (梁长 -2*bhc )/3)+ 伸至端部4.2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 (与贯通筋是一排) 长度 =(Ln/3( (梁长 -2*bhc )/3)+伸至端部弯折12d基础梁变截面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 =

8、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在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2* 弯折 12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 梁长-2*bhc+2*柱内侧起 La4.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Ln/3( (梁长 -2*bhc )/3)+ 伸至端部4.2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 (与贯通筋是一排) 长度 =(Ln/3( (梁长 -2*bhc )/3)+ 伸至端部弯折 12d柱两边梁宽度相同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筋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2*(Ln/3((梁长 -2*bhc )/3)+ 柱宽(外尺寸)柱两边梁宽度不相同中间

9、柱下区域非贯通筋(左宽或右宽)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2*(Ln跨度值 )/3( (梁长 -2*bhc )/3)+hc柱宽(外尺寸)2. 底部右边宽出部分非贯通筋 = 右 1*Ln/3; 且ln(伸出跨跨度值) + 锚长La(但直锚长度 La 时可不弯钩。3. 底部左边宽出部分非贯通筋 = 左 1* l n(伸出跨跨度值) + 锚长La(但直锚长度La 时可不弯钩。宽出部位纵筋伸至柱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 且La。直锚长度La 可不弯钩。l n- (伸出跨跨度值)柱两边基础梁梁底有高差(高差坡度根据场地可取30 、45 、60 ,计算钢筋时可按 45 计算)。(右侧梁高)1.底部第一排两

10、段纵筋长度=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右段变高度处(伸至角柱或边柱左边)+ 左段变高度处(高差(斜长)+La (从垫层下皮算起) - 左段的起点与右段的起点之间距离(本条应按具体图纸计算)1.底部第二排两段纵筋长度=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右段变高度处(伸至角柱或边柱左边)+ 左段变高度处(高差(斜长)+La (从垫层下皮算起) - 左段的起点与右段的起点之间距离(本条应按具体图纸计算)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 梁长-2*bhc+2*柱

11、内侧起 La柱两边基础梁梁底、 梁顶均有高差(高差坡度根据场地可取30 、45 、60 ,计算钢筋时可按45 计算)。(右侧梁高)1.底部两段纵筋长度 = 梁长-2*bhc+2* 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 右段变高度处(伸至角柱或边柱左边) + 左段变高度处(高差(斜长) +La (从垫层下皮算起) (本条应按具体图纸计算)2.顶部纵筋第一排左段长度 = 梁左段长(尽端至柱左边) -1*bhc+锚固长度La3.顶部纵筋第一排右段长度 = 梁右段长(尽端至柱右边) -1*bhc+(伸至左侧腋 -保护层 )+ (弯至低梁(左梁)上皮 + 低梁内 La)4.顶部纵筋第二排左段长度 = 梁

12、左段长(尽端至柱左边) -1*bhc+锚固长度La5.顶部纵筋第二排右段长度 = 梁右段长(尽端至柱右边) -1*bhc+(伸至第一排钢筋弯折内侧 + 弯折 15d); 当直段长度 La 时可不弯折 柱两边基础梁梁顶有高差。 (右侧梁高)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 = 梁长-2*bhc+2* 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2d2.顶部纵筋第一排左段长度 = 梁左段长(尽端至柱左边) -1*bhc+锚固长度La3.顶部纵筋第一排右段长度 = 梁右段长(尽端至柱右边) -1*bhc+(伸至左侧腋 -保护层 )+ (弯至低梁(左梁)上皮 + 低梁内 La)4.顶部纵筋第二排左段长度 = 梁左段长(尽端至柱

13、左边) -1*bhc+锚固长度La5.顶部纵筋第二排右段长度 = 梁右段长(尽端至柱右边) -1*bhc+(伸至第一排钢筋弯折内侧 + 弯折 15d); 当直段长度 La 时可不弯折 柱两边梁宽不同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 =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5d底部宽出部位纵筋伸至柱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且0.4Lab 。直锚长度La 可不弯钩。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 = 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 +2* 弯折 15d顶部宽出部位纵筋伸至柱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且La。直锚长度 La 可不弯钩。基础梁侧部构造筋(不分抗扭与构造均为构造筋)1.十字相交的基础梁,相交部位有柱,有梁包腋:侧面构造钢筋长度= 侧面构造纵筋其余长度 + 锚入梁包柱侧腋内15d2. 十字相交的基础梁,相交部位无柱:侧面构造钢筋长度= 侧面构造纵筋其余长度 + 锚入交叉梁内 15d3. 丁字相交的基础梁,相交部位无柱:横梁外侧面构造钢筋长度 = 侧面构造纵筋长度 + 两端锚固值。4. 丁字相交的基础梁,相交部位无柱:横梁内侧面构造钢筋长度 = 侧面构造纵筋其余长度 + 锚入交叉梁内 15d基础梁梁高加腋筋1.基础梁梁高加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