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雀路小学团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31503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雀路小学团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雀路小学团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雀路小学团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雀路小学团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雀路小学团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雀路小学团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雀路小学团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雀路小学团队研修报告 学 科:数学 报告人:练秋萍 02月北雀路小学团队研修报告学科:数学 学校:北雀路小学 报告人:练秋萍各位专家、教师:人们好!非常快乐能有这个机会,展示北雀路小学教学备课团队,我们的团队以校数学教研组为主体,整合了区数学专职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以及区数学学科中心构成员。对二年级下册“000以内数的结识”这节课的研修,我们有许多的感悟。今天我们想从“在低年级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和人们一起分享我们的研修所获。一、有关数感的结识数感在课程原则中是这样描述的:“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措施来表达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体现和交流信息”通过研究与磨课,我们结

2、识到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本,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因此,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渐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二、有关目的的拟定备课组对学生课前调查理解到: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能纯熟地数100以内的数,并会对的地读写,这是学习“1000以内数的结识”的基本。班内部分学会数千以内的数,但是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数是全班学生共性的难点。同步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限度上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基于以上结识,我们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位如下: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懂得这些数构成,体会数的产生和

3、作用。2、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千”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可以恰本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3、懂得各数位上的数所示的意义,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有关研课历程基于对数感最初结识及教材的研读后我们觉得:数的概念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数的概念,才干更好地建立数感。我们采用的教学方略是:1、通过教材实例(情境图、数方块),让学生原有认知与新知形成迁移,体会数大数的方略,及各数位间十进关系。、联系生活中实践操作学习大数,培养数感。在学生亲历捆小棒,数小棒的过程(体验10有多大,建立数感),、教师运用计数器进行数数、读数、写数教学,懂得100以内数的构成。

4、试教后:人们都感到这样设计较好地结识了“千位”,要数小正方块的过程中渗入了“百”与“千”的关系。但学生对数的概念结识不深,学生虽然动手实践,却不到位,数概念的建立、数感的培养都浮于表面。人们再读教材与课标,反思课堂分析因素:我们对二年级数感培养的落脚点把握不准,以致于教学主线不明。所采用的教学方略不能引起学生爱好,学生亲历了捆小棒的过程,但耗时却不能较好地建立千的概念,培养数感。二年级数感培养落脚点是什么呢?环绕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研修:通过再读课标,我们对课标中有关数感的规定进行了分解,觉得这节课数感培养落脚点是在现实素材中感受千以内数的意义,建立“千”的概念。数感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数概念

5、基本上,然而学生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在反复的体验中逐渐培养。由此我们调节了教学方略(1)反复体验十个一百是一千。保存数小方块环节,增长在计数和器上数一千再次结识十个一百是一千,调节数小棒活动,体验一千有多大,再次明确十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体验中建立千的概念。(2)用好计数器。计数器认数对二年级的学生是半抽象的,但能更好地结识计数单位和数位,读数写数结识数的构成,更好地建立数概念A:让学生亲历拨珠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体验“千”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并感知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关系。: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数,抓住拐弯处拨珠,解决拐弯数的难点,再次体验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关系。:让学生用计数

6、器数数,抓住拐弯处拨珠,解决拐弯数的难点,再次体验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关系。C:用计数器记数,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半抽象的过程来进行读写数教学。(3)在读写数教学中,丰富数概念结识。将教材中的04改成30。强调了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的意义。课堂教学验证了我们的课前的某些预设,学生较好地体验了十个一百是一千,结识“千”计数单位,学会了数数读数写数,特别是303读写教学,让学生充足体验了同一种数字在不同数位的意义,渗入了位值思想,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结识。但学生对数感的建立却弱了,特别是对生活中大数的体验被忽视了。结合现实素材感受生活中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是数感培养的具体目的。如何进行结合现

7、实素材感受生活中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我们进行了情境和学材的研究。有关情境1、从丰满细节考虑,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关注身边的事情,于是我们将举国上下期待的世博会整合运用,用海宝看世博贯穿整个教学提高学生爱好,以及对身边事物的关注限度。将有有关世博的数字信息与读数、写数结合,海宝摘苹果的游戏中,数形结合,理解数的构成;2、运用学生已有的倒计时生活经验,突破倒着数转弯数的难点。、收集世博会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步练习读数、写数。有关教材(1)在数小方块的教学中,给出单位量让学生有方略的估数。(2)在感知一千有多大环节,提供0根小棒,100粒豆子,1000个人,000元钱等素材让学生通

8、过比划比划,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感知1000对于不同物体所呈现的大小不同样。()联系生活,课前收集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大数,让学生感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构建数感。四、有关研修所获数感重要不是通过传授来得到培养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摸索,使她们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经历有有关情境、实例、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的概念,构建数感。是在情境、实例中感受、体验而建立的。五、有关团队感悟:研修+反思=自我提高;进取合伙=团队力量;自我提高+团队力量=研修成果。我们的研修,不仅仅是为了参赛,也不是为了能在今天的教学中做到更好。团队研修

9、材料学 校:潭中路第二小学报告人:刘燕执教学科:数学教学如水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陈秋容各位评委、各位教师:人们好!我很荣幸代表潭中二小数学教研团队作研课报告,一方面向人们简介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我校宋校长、刘副校长、数学教研组教师以及柳北区教研室专职、兼职教职工。今天我报告的主题是:教学如水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永恒的话题,耳熟能详的词语。通过这次参赛课折线记录图的研修,我们对“教学如水”这一提法有了某些感悟。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教学则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教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好课一方面要钻研教材。我们教研团队,潜心研读文本,对教材

10、形成了:整体着眼,切实把握知识构造的结识。“折线记录图”是小学数学记录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登记表、条形记录图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为后来进一步学习函数图像奠定基本。教学的重点是折线记录图的特点:线段上升数量增长,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因而它不仅能表达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表达出数量的增减变化。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完毕对折线记录图的结识,学会根据折线记录图进行简朴的预测,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增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接下来,为了明确教学目的,增进学生发展,环绕我校的校本教研“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进入了研修的第二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整

11、个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课的流程如下:我们设计了“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哪一年到哪一年参观人数增长最快”这个问题,让学生经历计算的过程,发现用登记表解决问题不够直观和迅速。此时,教师再出示折线记录图,让学生体会学习折线记录图的价值。试教后的研讨焦点集中在,是从登记表引入还是从条形记录图引入。我们再次研读教材,教材中没有呈现登记表,而是从条形记录图引入的,编写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于是,我们提出了修改意见:舍去登记表,从条形记录图引入。这样可以充足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迁移中学习新知识。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了第二阶段的试教。在课堂上,我们观测到学生对两种记录图的联系与

12、区别的结识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学习折线记录图的必要性却体会不深。于是,在研修中,从登记表引入的环节又被重新采纳了。同步,人们一致觉得,应当在教学中增长第二次比较。由于,通过一段时间表对折线记录图知识的“恶补”以及课后练习的研读,我们对折线记录图又有了进一步的结识。参观人数是一种离散量,条形记录图和折线记录图在刻画离散量时的作用是相近的。而折线记录图在持续量的刻画上,就比条形记录图更全面更直观。因此,我们加入了“体温”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折线记录图的价值。这样,整节课的流程就基本拟定了。第一次用登记表和记录图的比较,通过核心性的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 )年人数增长最快”

13、,强调记录图的直观性;第二次用两种记录图的比较,突出了折线记录图在反映变化趋势上的特点;第三次在体温的情境下进行两种记录图的比较,通过提问“5时30分,张雨同窗有体温吗?”凸显折线记录图在刻画持续量上的优势。从学生的课堂反映发现,学生对学习折线记录图的必要性结识是比较深刻的,但是对折线记录图的特点的结识却不够清晰。此时,教研员林慧慧教师指引我们把研修引向了折线记录图教学的另一种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折线记录图。在背面的研修中,我们几次调节问题的设计。力图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自觉地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对折线记录图进行观测,以达到明确折线记录图特点的目的。一次次的讨论、修改,一次次的磨课,使我们

14、对教学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人们感慨:教学如水,是由于它们都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不是仁者也不算智者的我们更乐于如水的教学。教学如水,来自山间,来自江河,也来自心灵。它不仅凝聚着新生命的活力,还涉及着我们的抱负和信念,带着社会的寄托,驮着重于泰山的责任。每一种问题都是一次砺练每一次研修都是一段记忆不见硝烟的争论战已平息而我们的心情仍然激动由于本次研修并未结束教学如水,始终在流淌,也许会静静地流,也许会遇到暗礁甚至于险滩,但我们仍会坚持,用我们的眼睛去智慧的发现,去细细的品味。柳州市第九届青年教师报告课团队研修报告材料七彩阳光 美丽绽放学 校:柳州市公园路小学

15、所属学科:数 学 汇 报 人:胡佳慧 张方芳 杨燕娥 李 坤 雷淡云 蒙薇羽 郭冬玉 利昕霖郑婷婷 孙晓丽美丽的公小,沐浴着七彩的阳光,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基于“读懂学生”的项目研究课题,公园路小学数学团队进行了智慧共享的研修,享有过程的精彩。激情红色(主题)第一抹亮丽的色彩激情红色。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我们教学的需求,更是我们研修动力与激情的来源。针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探究课的课例,我们思考着:如何从学生真实的需求出发,有效增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将问题转化为“读懂学生的探究需求”这一研修主题。温馨粉色(理念)在研读中共识、在磨课中共享。团队的研修理念就犹如温馨的粉色,贯穿着我们研修的每一种点滴。活力橙色(过程)布满活力的橙色是我们研修过程的主色调。教材解读:为进一步读懂学生的需求,挖掘教师及整个研修团队的研究潜能,每位教师对教材解读进行实战演习,为下一步的课例研磨打下基本。课例研磨:第一步:教材分析,中小衔接。在课例研修过程中,我们重温课标,并参照初中相应教材进行教材分析;第二步:整合资源,独立备课。为保证教学多元化的追求,整合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