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31353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数学中考复习资料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3济宁三模)的算术平方根为()A2B2C2D16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先计算,再求其算术平方根解答:解:=4,4的算术平方根为2,的算术平方根为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注意:应首先计算的值,然后再求算术平方根2(3分)(2013济宁三模)据萧山区旅游局统计,2012年春节约有359525人来萧旅游,将这个旅游人数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59105B3.60105C3.5105

2、D3.6105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的定义将359525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得到3.60105解答:解:3595253.6010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1a10)叫科学记数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到最后一个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3(3分)(2013济宁三模)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1)=a1B(2a3)2=4a6C(ab)2=a2b2Da3+a2=2a5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积的乘方的性质,完全

3、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因为(a1)=a+1,故本选项错误;B、(2a3)2=4a6,正确;C、因为(ab)2=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a3与a2不是同类项,而且是加法,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4(3分)(2013济宁三模)如图,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俯视图中解答:解:从上面看易得:有两列小正方形第一列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右边有一个正

4、方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考查了学生细心观察能力,属于基础题5(3分)(2013济宁三模)下列事件中确定事件是()A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B买一注福利彩票一定会中奖C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D掷一枚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奇数点朝上考点:随机事件分析: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解答:解:A、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是随

5、机事件;B、买一注福利彩票一定会中奖是随机事件;C、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是必然事件,即确定事件;D、掷一枚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奇数点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注意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6(3分)(2013济宁三模)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Ax2Bx3Cx2或x3Dx2且x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分式

6、有意义得:x20且x30,解得:x2且x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的意义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7(3分)(2013济宁三模)已知,且1xy0,则k的取值范围为()A1kB0kC0k1Dk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利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到一个不等式,根据1xy0得到一个不等式,组成不等式组解这个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到xy=12k,根据1xy0得到:112k0即解得k1k的取值范围为k1故选D点评:要求k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组解决8(3分)(2013济宁三模)二次

7、函数y1=ax2x+1的图象与y2=2x2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则二次函数y1的顶点坐标是()A(,)B(,)C(,)D(,)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因为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相同,所以a=2利用公式法y=ax2+bx+c的顶点坐标公式即可求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a=2,又=,=,顶点坐标为(,)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9(3分)(2013济宁三模)如图,P1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一点,点A1的坐标为(2,0)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则A2点的坐标为()A2B21C2D21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由于P1OA1为等边三角形,作P

8、1COA1,垂足为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求出点P1的坐标,根据点P1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作P2DA1A2,垂足为D设A1D=a,由于P2A1A2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用含a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点P2的横、纵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求出a的值,进而得出A2点的坐标解答:解:(1)因为P1OA1为边长是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1,P1C=2=,所以P1(1,)代入y=,得k=,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作P2DA1A2,垂足为D设A1D=a,则OD=2+a,P2D=a,所以P2(2+a,a)P2(2+a

9、,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代入y=,得(2+a)a=,化简得a2+2a1=0解得:a=1a0,a=1+A1A2=2+2,OA2=OA1+A1A2=2,所以点A2的坐标为(2,0)故选C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正三角形的性质等多个知识点此题难度稍大,综合性比较强,注意对各个知识点的灵活应用10(3分)(2013济宁三模)在平面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2个正方

10、形的面积为()ABC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首先设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2012,由题意可求得S1的值,易证得BAA1B1A1A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S2的值,继而求得S3的值,继而可得规律:Sn=5()2n2,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OA=1,OD=2,设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2012,根据题意,得:ADBCC1A2C2B2,BAA1=B1A1A2=B2A2x,ABA1=A1B1A2=90,BAA1B1A1A2,在直角ADO中,根据勾

11、股定理,得:AD=,AB=AD=BC=,S1=5,DAO+ADO=90,DAO+BAA1=90,ADO=BAA1,tanBAA1=,A1B=,A1C=BC+A1B=,S2=5=5()2,=,A2B1=,A2C1=B1C1+A2B1=+=()2,S3=5=5()4,由此可得:Sn=5()2n2,S2012=5()220122=5()402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得到规律Sn=5()2n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3分)(2013济宁三模)分解因式:2x2+4x+2=2

12、(x+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解答:解:2x2+4x+2=2(x2+2x+1)=2(x+1)2故答案为:2(x+1)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2(3分)(2013济宁三模)当宽为3cm的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的两个交点处的读数如图所示(单位:cm),那么该圆的半径为cm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分析:连接OA,过点O作ODAB于点D,由垂径定理可知,AD=AB=(91)=4

13、,设OA=r,则OD=r3,在RtOA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r的值即可解答:解:连接OA,过点O作ODAB于点D,ODAB,AD=AB=(91)=4cm,设OA=r,则OD=r3,在RtOAD中,OA2OD2=AD2,即r2(r3)2=42,解得r=c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3分)(2013济宁三模)化简的结果是m+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把原式括号中通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运算法则: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进行计算,同时将除式的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并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把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后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m+1故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