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3130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8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21春土地资源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 属于纯行政强制方法的土地管理方法的是( )。A.命令和通知B.法规和条例C.计划和规划D.激励和处罚参考答案:A2.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无所妨碍时以( )A.指数级数增加B.几何级数增加C.算术级数增加D.函数级数增加参考答案:B3. 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是( )。A.交易费用B.供求关系C.产权效率D.科斯定理参考答案:D4. 征地区片价应设定对应的基准时点,一般( )年更新一次。A.3-6B.3-5C.2D.6参考答案:B5. 地貌类型按( )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A.海拔高度B.地貌形态C.相对高差D.

2、坡度参考答案:B6. 进行土地资源评价时,有一个问题十分重要,那就是( )A.土地的概念B.土地的特性C.特定的土地用途D.土地的供求参考答案:C7. 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层厚度B.土壤质地C.土壤有机质含量D.土壤pH参考答案:C8. 活动温度是指日平均气温( )A.0B.5C.10D.15参考答案:C9. ( )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针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过程中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这类规划主要在于保护现有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力。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细部规划C.土地利用详细规划D.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参考答案:D

3、10. 土地统计的内容包括( )。A.土地的数量B.土地的质量C.土地的分布D.土地的权属和利用状况参考答案:ABCD11. 自然资源具有可再生、可储备、可耗竭、可补充以及( )5个基本特征。A.可回收B.可利用C.可循环D.可持续参考答案:D12. 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资源价格变动对资源需求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 收益法可以用若干年的年地租来表示土地价值,即地价=年地租购买年。( )收益法可以用若干年的年地租来表示土地价值,即地价=年地租购买年。( )参考答案:对14.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 )A.土地开发规划B.土地整治规划C.土地保护规

4、划D.土地整理规划E.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参考答案:ABCDE15.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有数量的有限性、整体系统性、地域差异性、功能多样性和不可再生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耕地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耕地地力状况: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气候因素、地学因素、土壤因素、人为因素)、耕地地力监测(耕地基础地力监测、耕地作物产量监测、人为因素监测)、耕地地力退化防治(水土流失、耕地次生盐渍化、耕地沙化、耕地贫瘠化);(2)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管理:大气、土壤、农产品、农用水、化肥、农药、地膜、微生物肥料、农家肥、城市垃圾、污泥等。17. ( )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国有和

5、私有两种形式。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加拿大参考答案:C18. 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世界的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请简述当前资源经济问题的突出表现。参考答案: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资源约束加剧,经济发展的成本不断增加;资源优势日益影响经济优势;地缘政治及相应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区域资源对抗与合作均在发展;资源利用的代际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资源退化问题使得资源消耗过快,导致部分资源过早衰竭。19. 设立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并依照规定办理抵押登记,登记后抵押权生效。(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土地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

6、条件适宜程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A.土地管理机构B.土地所有制C.土地管理条例D.土地管理原则参考答案:B22.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是由于土地资源具有( )A.生产性B.动态性C.多功能性D.可更新性参考答案:D23. 下列成土母质中属于残积母质的是( )A.崩积物B.洪积物C.残积物D.风积物参考答案:C24. 地下水的类型主要包括( )A.土壤水B.上层滞水C.潜水D.层间水E.包气带水参考答案:ABCDE25. 推动国土开发整治的中心环节是( )A.专题规划B.重点区域规划C.区域开发规划D.国土规划参考答案:D26

7、. 农用地转用批准文件有效期为( )。A.2年B.1年C.5年D.3年参考答案:A27. 不利于腐殖质的积累,但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的土壤是( )A.石砾土B.砂质土C.壤质土D.粘质土参考答案:B28. 卡庆斯基的土壤质地分类标准采用的是两级分类法,仅以土壤中的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质量百分数为标准。其中物理性砂粒大于( )A.0.01mmB.0.02mmC.0.03mmD.0.04mm参考答案:A29. 以杭州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中,土地储备制度具没有强制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0. 生物资源主要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 )。A.微生物资源B.水资源C.核能D.潮汐

8、能参考答案:A31. 土地价格政策包括( )。A.土地价格评估政策B.土地价格管理政策C.土地税收D.土地金融参考答案:AB32. 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在( )。A.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吸湿系数至田间持水量D.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参考答案:B33. 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综合分析法B.系统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典型调查法参考答案:B34. ( )是指将有关审批权限集中至某一主要部门或某特定级别机构。A.集权式B.分权式C.统分结合式D.独权式参考答案:A35. 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但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的土壤是( )A.石砾土B.砂质土C.壤质

9、土D.粘质土参考答案:D36. 英国土地规划管理中,规划编制中公众拥有广泛的参与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耗竭资源是指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尺度范围内,其储量保持不变,能够再生的资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8. 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基础理论研究B.土地资源类型研究C.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参考答案:C39. 我国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 )A.水土流失B.土地沙漠化C.土地次生盐渍化D.土地污染E.土地损毁参考答案:ABCDE40.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意义。参考答案: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主要有: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10、 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 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对酸、碱的缓冲性; rn减轻重金属和农药的危害; 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通气性。41.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 )年。A.70B.50C.35D.40参考答案:B42.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只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3. 目前我国在农用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属于限制转移管制这一类性质的用途区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主要是:(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

11、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2)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3)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4)为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公平合理配赋征收农业税提供依据。45. 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是指资源生产力( )A.在时间利用的分布和配置B.在行业用途的分布和配置C.在空间位置的分布和配置D.在产业结构的分布和配置参考答案:C46. 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为技术手段,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7. 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 )A.经向地带性B.纬向地带性C.区域性D.垂直地带性E.地貌地带性参考答案:ABD48. 胡敏酸盐的溶解特征一般是( )A.溶于水B.溶于酸C.溶于碱D.水、酸、碱皆溶参考答案:C49. “在国土管理工作中,实行法制,而不是人治”是日本土地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我国能源资源较多的地区不包括( )A.黑龙江南部B.内蒙古C.吉林东部D.山东半岛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