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爱华讲座文本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31264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爱华讲座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华爱华讲座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华爱华讲座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爱华讲座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爱华讲座文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贯彻指南精神培训会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 华爱华一、 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活动区活动目标:1.认识活动区活动是儿童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2.理解游戏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关系(一)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二) 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1996年)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十条)4.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现象的通知(2011.12.28)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思考:为什么这些重要的文件中一再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一

2、个个里程牌一是因为重要:对幼儿: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对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不同于小学教学特点的,幼儿园教育尤其独特的地位,有不可取代性,是通过强调一日生活教育和游戏来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一位幼儿园教师来讲组织一个好的游戏要比上一节好课难得多。上好课最根本的一点是懂孩子,怎么会懂孩子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孩子,读懂孩子的行为。、不懂游戏的老师不是一位好的幼儿园教师二是因为没做到:1. 重课轻游戏2. 小学化倾向:农村的更为严重提前交小学的学习内容;用小学的方法教思考:为什么要提前教?为什么要用小学的方法?幼儿园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是社会大背景、是家长的意愿,哪也要扪心问自己,有没有

3、老师自身的原因。指南告诉我们什么?幼儿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是什么?幼儿园教育的方法为什么是这样的?拿到了指南,老师往往会出现只看目标,不看教育建议的现象,就会出现小班中班没有相关教育内容,到了大班用简单的方法教授学习,时间观念应从小班入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和游戏中慢慢的让孩子体会感受,灵活运用钟表,结合需要体验(如:我们在等你5分钟,指针从*到*,让幼儿一起体验5分钟有多长)例如:感知序数幼儿园杯子的摆放(多用标记、数字、照片的方法),但如果教师考虑到了教师可以在水碗格的下面和侧面贴上数字,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水杯在第几行第几个,让幼儿根据数字提升去找,之后逐渐把数字去掉,幼

4、儿就会慢慢感知例如:感知天气变化小班晴、阴、雨、风相关的图片,孩子只要把相应的图贴上就可以中班可以把这些标记图贴在一个月的日历表中,最后可以数一数,统计本月晴天、阴天、雨天一共有多少天,哪样的天最多,哪样的天最少,统计后用划格子的柱形图直观的比较表现出来。大班可以用划标记,画曲线图等方法等方法,统计气温的变化指南说明部分提到了尊重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和重要性根据这一条要把游戏和幼儿的学习建立一定的联系游戏是一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因此* 相比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游戏是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体现了

5、个体差异。* 相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游戏是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际情境中,操作材料并与同伴互动,充分体现了直接经验。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和幼儿自发游戏中的真实情境是不一样的,老师太关注于教师设计的虚拟情境,没有学会去看孩子的习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中的目标,需要交换四具备如下专业素养和能力: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环境,孩子玩必须是主动地)有效推进幼儿发展的游戏指导(适时、适宜的介入时机和方式,会观察、会判断)为教学设计游戏(必须是孩子真正感受到的游戏,游戏体验的游戏)否则,哪怕教再简单的内容也会用小学的方式。(三) 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1. 游戏与幼儿发展的

6、关系游戏反映发展已有经验表现与发展同步游戏巩固发展重复性行为自发练习游戏促进发展尝试性行为自我发展2.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应会玩的孩子聪明游戏的重要特点重过程,经结果:表现为变换着花样的做同一件事情,这有助于幼儿思维的灵活性转换替代:角色转换去自我中心(学习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适应游戏环境,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有助于社会性的发展)物的替代表现为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幼儿思维的发散性。例如: 材料木棒:幼儿可以马、枪、金箍棒 (替代物)杠杆、测量、够物、敲打(工具)测量绳子、棒、鞋、尺、纸()不确定性: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是幼儿

7、增长智慧。游戏中的学习对幼儿发展具有长远的效应学习的潜在性、内隐性、累积性案例:“分食物”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把6个珠子当成丸子分给2个娃娃,每个娃娃三个,有一个孩子又抱来一个娃娃说:是三个娃娃,孩子又去调整丸子的数量,在游戏中孩子在不断尝试解决问题,数概念同样数量的东西,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的数量就越少。不舍得让孩子玩儿就会让孩子失去许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就不会聪明小结:游戏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殊性所在,因此,是否懂得用游戏的方法促进幼儿发展,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游戏是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发练习和自发探索,从而获得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游戏的特征决定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8、和发散性,因而获得了对未来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所以游戏中的学习具有长远效应。二、 支持和指导幼儿的活动区活动(一)理解教师对活动区环境的预设作用1.材料的投放方式分析图片纸花、纸棒问题:教师对同一种材料的投放方式有何不同?两种投放方式分别诱发幼儿怎样的行为?两类行为所实现的目标有什么不同?一种纸花投放幼儿玩卖花的游戏,买多少?给的颜色、数量对不对幼儿一样有发展 幼儿还可以种花,诱发一种表征的游戏行为另一种投放幼儿按照花篮的提示只能插相应要求的花所以:游戏是所有幼儿多喜欢的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诱发游戏行为的:活动区的材料有两种投放方式:一种是开放式投放,对材料不做任何玩法规定;一种是封闭式投放,规定了玩法,附加了任务。封闭式投放(高结构化)材料中预设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外显)活动方法由设计者限定结果固定开放式投放1(底结构化):材料中隐含着学习目标操作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性结果具有多样性的发现如:画连线小人、牙签扎泡沫小块形成一种形体,然后放在肥皂水中,观看立体结构的泡泡 大小颜色不同的穿珠材料、玩沙、玩水的材料,孩子玩时就会发现材料开放式投放2(非结构化):材料不设学习目标活动方式有无限多种可能性活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