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31077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游峰的扫路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游峰的扫路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靖江市莲沁小学 郭家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3、学习衬托以及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抓住细节,品析语言,感受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背古诗如梦令渔歌子题菊花霜月1、今天我们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齐读课题。通过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吗?课文主要是写天游峰还是扫路人。对,主要写扫路人。扫

2、路人是这个词组的中心词。2、先看下面几组词语:幻灯片: 轻轻松松 飘飘悠悠 气喘吁吁 自在悠闲 层层叠叠 大汗淋漓 炯炯有神 顶天立地 望而却步 朗声大笑 九百多级 半途而返这几组词语,你们觉得是横着读好,还是竖着读好?为什么?这几组词语中,第一列是写扫路人的;第二列是写天游峰的;第三列是写游人的。我们竖着读读这几组词语。通过学习,我们已经发现,文章当中两次写到了老人的外貌,分别是在第3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两次写了天游峰的险峻,分别是在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两次写了与老人交谈,分别是在46自然段和911自然段。而这些内容是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的。二、精读理解1、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人的,而且也知

3、道了课文主要写了扫路人的外貌和语言。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和语言来感受这是个怎样的老人。2、下面请大家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然后好好地读读品品,你能从中读出一个怎样的老人?3、课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有这两段话: 幻灯片: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大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这两段话中作者寥寥几笔,一套褪色的衣服,一双棕色的运动鞋,一把竹扫帚,瘦

4、削的脸,黝黑的皮肤,慈善的眼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平凡普通、勤劳朴实的老人。而“精瘦”、“炯炯有神”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位老人虽然清瘦但健康有精神。(2)谁愿意通过朗读这两段话,让我们来感受这位老人的勤劳、朴素和健康。4、同学们,这两次人物外貌描写第一次是在傍晚时分,是作者初见扫路人时写的,第二次是借着淡淡的星光,作者仔细打量后写的。这里老师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天色越来越黑了,而作者对老人的观察和描写却越来越细致了呢? 对了,这是因为作者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对老人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那么作者与老人谈了些什么内容呢?通过这些交谈,作者了解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 请同学们画出课文中描写老人语言

5、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5、我们先来读读老人说的第一段话: 幻灯片:“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1)你觉得老人每天扫上山,扫下山,到底累不累?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你自己的想法。要体会老人每天扫上山、扫下山到底累不累,我们可以联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来体会,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幻灯片: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天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段

6、话写得好吗?为什么?这段话主要用了打比方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的特点,用“银丝”点击“银丝”写出了石阶的细、窄的特点,用“抛”点击“抛”写其高、峻,用“飘飘悠悠”“断掉”点击“飘飘悠悠”“断掉”写其险和玄。想见识一下这如又高又险的天游峰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图片:幻灯片出示图片你看,在这高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石阶多像一条从天上抛下来的银丝啊!看了图片,是不是感受更深了,现在读这段话,一定能读得更高更险。我们再来读读第7自然段,注意这些变色的词句。(变色:顶天立地、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 幻灯片

7、: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百八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读了这段话,尤其是这些变色的词句,你感受到什么?列数字:九百多级,我们学校的阶梯一层24个阶梯,5层100个阶梯,九百多级,就是要走四五十个楼层。这段话,尤其是这些变色的词句,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及游客登天游峰时的劳累。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得让我们也倒抽一口凉气。幻灯片镜头:幻灯片: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

8、级,一上一下一千百八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2)由此看来,登这么高的山,干这么重的活,再加上这么大的年纪,一定是一件很累的事,可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老人之所以说不累是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片山水,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幻灯片镜头:幻灯片:“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尤其是老人说的“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把工作当成了享受,这样的活儿,他日日干、月月干、年年干,

9、干了几十载了,依然充满干劲;这样的山水,他日日看、月月看、年年看,看了几十年了,还是不厌倦。谁来读这段话,也像老人一样说得轻松轻松,自在悠闲。(3)同学们,有人说,这篇课文是写扫路人的,可这里写了天游峰和游人,实在是没有必要,你觉得呢? 课文的第2自然段写了天游峰的高和险,第7自然段主要写了游人登山的艰难。越是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写游人的累,就越能体现出老人的坚强,体现老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这种写法叫衬托。阅读时,联系上下文来读,我们的感受会更深;而写作有时也需要这样,适当地运用一些衬托的手法,会让我们笔下的事物特点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6、我们再来读读老人说的第二段话,你的感受会更深。幻灯片

10、: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1)老人实在离不开这里的理由是什么?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已经70岁了,按说早该退休了,去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但他实在离不开这里的理由是在这里可以喝到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到清爽的空气,和花鸟作伴,这样的理由普通得几乎不能成为理由,这让我们感受到老人那种生命不止,攀登不止的精神。他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热爱武夷山,愿与大山终生为伴。(2)谁也能像老人一样,悠然地来读读这段话。7、刚才我们读了

11、老人的两段话,对老人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课文当中还有老人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忽略,我们来读一读。 幻灯片:“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1)同学们想想,我们身边也经常遇到这样年纪的老人。如果我们也像作者一样说:“30年后,我们再来看您!”,他们会怎么回答?你从这位老人的回答中感受到了什么? 一般的老人当我们说30年后我们再来看您的时候,他们总会说30年后我早已不在喽。可是这位老人却不同,从他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他的自信乐观、豁达爽朗的性格特点。 笑声惊动了竹林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文章写老人,怎么又要写宿鸟了呢?这里依然用了衬托的手法突出了

12、老人笑声的爽朗。(2)谁来读读这一段,读出老人的自信乐观、豁达爽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林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8、同学们,这篇课文最后这样写: 幻灯片: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回荡在作者心里的仅仅是老人的笑声吗?回荡在作者心里的不仅仅是老人的笑声,还有老人那种乐观、豁达、自信以及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攀登不止的态度和精神。这也就是作者要写扫路人的缘故。四、总结积累1、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们一定也有很多感想,下面我们就用一两句话,把感想写下来。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并不轰轰烈烈,并不流光溢彩,但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自信、豁达、开朗的胸怀,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乐趣,充满阳光。2、同学们,天游峰的扫路人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人,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个普通的老人写得这么形象鲜明、具体可感呢?作者之所以能够把这个普通的老人写得这么形象鲜明,这么具体可感,主要是因为: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来刻画人物。 2、通过衬托来表现人物。学习了这一课,老师相信同学们表现人物的手段方法越来越丰富了。作业:抄写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仿照课文的写法,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板书: 天游峰的扫路人 高 自信 外貌 语言 险 开朗 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