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309825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现代阅读及答案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阅读训练题一 (一)人生的标点符号(13分)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

2、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回答问题1 了解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可以看出?(2分)答:_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答:_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2分)答:_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3分)答:_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

3、诗。(2分)答:_(二)鲁迅生活片断(13分)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

4、,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回答问题:1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1分) A、情绪B、感情C、激情D、热情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3分)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

5、:_第三部分:_3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 (3分)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A、教育B、教诲C、拨亮火花D、为大众服务E、听鲁迅讲课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A、夹铅笔B、免得误学生C、改正D、讲义错字多E、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A、早来晚走B、吃饭C、鲁迅请我吃饭D、津津有味E、小饭摊4本文通过写哪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4分)_5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_(三)临窗看柳(14分)(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2)风乍起,柳

6、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起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分)(1)煞:_;(2)柳絮:_2“料峭”的含义是_,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其目的是为了:_。(2分)3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_。(从

7、下列词语选出两个:活泼乐观严肃勤奋积极圆滑)(1分)4首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最后一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请简述理由。(2分)答:_5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_。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_,实际要写的是_,这是一种_写法。(4分,每空一分)6.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2分)答:_7全文共4段,请用“|”来划分段落,画在下面。(1)(2)(3)(4)(1分)8文中运用不少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2分)拟人:_(四)、文言文阅读晏子使楚(10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

8、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五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对曰:“坐盗”王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反顾之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通嬉)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楚:楚国坐:犯罪枳:树名,似橘树而矮小,果小味酸得无:恐怕吧【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1吏二缚一人过王而行_2晏子反顾之曰_3齐人固善盗乎_二、下

9、列句中加点部分与“王曰何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曰,“坐盗”B何以然者C技止此耳D学然后知不足三、荆王想要羞辱晏子的最关键的一句话是:_晏子针对荆王的答话是:_(2分)四、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作譬喻,“橘”比喻_“枳”比喻_这段话反映出晏子的_(3分)晏子使楚一、1经过2回头看3本来,天生二、B三、齐人固善盗乎?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人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四、齐人到楚国后变为盗窃的齐人不卑不亢和机敏善辩参考答案(一)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5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1D2第一部分:开头“抨击时弊”。第二部分:“那时先生上课免得误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