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框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30773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旅游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旅游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旅游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旅游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旅游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旅游框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1规划背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世界各国发展,并于九十年代初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显示出其“朝阳产业”的强劲态势。中国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二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使中国迅速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行列,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可以预言,中国旅游业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未来的十几年将是中国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关键期。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旅游基础设施

2、日臻完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促销力度增强,旅游大省形象明显提升;旅游业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各地呈现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加,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7.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河南旅游大发展和发展大旅游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进入“十一五”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和谐社会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为中国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全国有24个省、区、市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重要产业,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新的旅游经济格局将

3、会产生。为了在新的旅游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旅游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增长极,需要制定一个有利于长期发展、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旅游发展规划,用以指导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指导全省各地编制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旅游规划,以充分发挥河南的旅游资源优势,培育产业优势,形成旅游与国民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2006-2025年阶段划分: 近期(20062010) 中期(20112015) 远期(20162025)3规划依据和原则3。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1999);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旅行社管理条例 (2001);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01);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994);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1999);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

5、004);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2001);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1996);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2005);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2003);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1)。3。2规划原则(1)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2) 坚持大旅游观,推动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 保护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要素,培育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动力的原则;(4) 把握旅游需求趋势,自然、文化与社会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原则;(5) 坚持突

6、出创新,适度超前,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原则;(6) 统筹布局、合理组织、优化结构,创造整体优势的原则;(7) 突出狠抓重点、强化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名牌的原则;(8) 坚持需求导向与引导市场相结合,注重市场共享及市场引导的原则;(9) 注重营造旅游大环境,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区域建设一体化的原则;(10)强调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分期发展、有序推进的时序发展原则。4规划框架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着眼大旅游,营造大环境,开发大产品,实施大营销,发展大产业”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构建了本规划的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图11)。发展大旅游首先是发展观念的突破,在指导思想层面和发展模式层面确立大旅游发展

7、战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培育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品开发,而是整体素质的培育和整体动力培育,其主体是大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培育;大旅游产品具有非常宽泛的内涵,不仅仅指一般的景区景点,还包括城市旅游产品、社会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产品等主要产品类型。大旅游开发途径实际上是大旅游发展动力的培育过程,除了景点的开发建设之外,培育区域经济活力以增强经济推力,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在城市和区域建设中重视旅游发展要素的整合,实现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培育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大旅游产品.与以往旅游产品营销的思路不同,本规划注重了政府主导的整体营销、社会营销、品牌运

8、作、联合营销等旅游大营销理念和策略,注重了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运用。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传统营销策略的作用.本规划依据的大旅游理念已经将旅游产业定位在大产业的层面,也就是突破了“三体说”和“六要素说”的局限,而是将其作为大产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即直接系统或者核心层;此外增加了“介入系统”和“支持系统”,将旅游业链延伸到相关的社会产业层面,力图推进旅游牵动社会产业和社会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局面的形成。大旅游发展需要更强大的保障和支撑系统,也就是营造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为大旅游发展配套必要的政策法规,以科学的管理体制来有效地推进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大旅游思想大产品系统景区景点产品城市旅游产品社会文化产品旅游服务产品大环境系统产业政策法规大环境营造旅游管理体制大产业系统直接系统支持系统介入系统发展动力培育产品吸引力经济推动力环境支持力区域整合力大营销系统社会营销联合促销整体营销品牌运作图1-1 规划的逻辑框架3河南省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