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读后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30674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战国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战国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战国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战国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读后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读后感战国读后感战国读后感 1在公元前 475 年开始,战争的烽火已经渐渐点燃。而这时,一些国主为自 己的国家能飞黄腾达,为防止自己的国家产生伤害,总会出现一些战争,而就是这 些战争,留下了无数曾经战沙场的英雄的光荣事迹。其中,秦国为了统一六国,企图灭掉其他六国,这时候,最让我感叹的还 是刺秦王的荆轲。荆轲是一位卫国的侠士,经太子丹诚恳一邀,便成了燕国的人 才。他来到秦王面前,在一边卷开地图的时候,一边又拿出匕首,刺向秦始皇嬴 政,顿时,宫内大乱。但是,荆轲最后还是被秦始皇杀死了。是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啊,为了别人的求助,愿 意为一个陌生人赴汤蹈火的人,社会上真实太少了

2、。真的,别人有困难,你应该第 一时间去帮助,而不是随意地走开。想想为了不让秦国消灭燕国的荆轲吧,他宁愿 牺牲自己,也不愿天下大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与学习。当然,秦国的人也不是全都是很坏。像在公元前 356 年帮助过秦国秦孝公 的商君公孙鞅。他曾用过的变法改革,使得许多民众都相信秦国的诚意:在市 场南门有一根木头,谁能把他抬到北门,就奖赏 10 黄金,开始民众们还不怎么相 信,尽管奖励被提升到了 50 黄金。终于有人敢去试一试了,当搬到北门的时候, 真的下令奖赏 50 黄金。但这种做法有所不当,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只能说“作法 自毙”了。在我们生活中,当自己对别人失信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用这种

3、取信于民的 方法。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不能用诚信来开玩笑。荆轲的敢拼敢搏,商鞅的取信于民,这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实践的, 那种豪杰的意志还等着你去慢慢体会战国读后感 2战国,虽然我的历史成绩很一般,但是确实还是不太懂得具体的史 实,但是如果你还是一个初中 或者高中 还在学习历史的学生,那还是不要看这部 电影 了,因为会误导。有时候,意识的来源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可以正确或者错误 地反映客观事实,而我只知道这部电影是很严重地扭曲了好多事实!田夕是剧中的重要人物 之一,校花 景甜饰演的角色,我一看见她就觉得 这笑容好熟悉好亲切,因为我曾经每天都可以看见她的照片图像,是主角,但是据 说

4、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真实人物的,美女将军,所以肯定大家都会关注的,看她 双刀突出重围的那一幕,确实蛮佩服的,要是自己又一身如此的武功就好了!那孙膑,果真是书呆子,是穷酸文人?那第一幕刚出现的时候,就是各国 请他下山的声音,本来知道他是军事家,谋略家,但是电影中展示足了他的色眯 眯,还有傻愣愣的笑,还有对夕儿确实好笑有点痴情,不过最后还是终身一跳,刚 好就落在了已经为他动心、已经让齐王放弃 美人的田夕面前,搞不懂,之前也是 傻愣愣地,魏夫人要救他逃离,他不走,田夕策划 了几次也不走,死抱着树,不 知道他是守着什么,难道还真是为了让庞涓回心转意?师兄弟的情真的那么真?看了战国,我才明白。世界上并非

5、所有人都是你可以信任的,就算是 和你最亲的师兄也会有一天把你杀了。孙膑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单纯的可爱, 傻傻的。但他以过人的某略得到了齐王的爱戴。但又由于太过相信他的师兄庞涓, 而被骗入魏国,而他哥只想得到他师父传给孙膑的兵法,最后只得到他自己熟读的 那套兵法。他气愤的利用种种的罪名,把孙膑的髌骨取了下来,使得孙膑下肢瘫 痪。孙膑是那么的信任他,可是孙膑却落得这个下场。我们总是太过相信那些披着羊皮的狼,他们想要的就是我们的“肉”,当 得到或没有得到的时候,他们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单纯可以的,但不要太过单 纯!总之,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电影的最终对我还是有点杯具!战国读后感 3伍子胥,原本是楚国

6、人,本领高强,特别会出谋划策,他的机智,使吴王 闾里当上皇帝,成就霸业。但可悲的是,他的父亲和兄弟皆是被残暴的楚平王给害 死,于是,伍子胥不得不装疯卖傻,逃到街上,吹箫乞讨过日子,后来,被公子光 的谋士被离发现,被离知道伍子胥是个有才能的人,于是大喜,把他带到公子光面 前,公子光也大喜,认伍子胥为上大夫,把他养在身边,后来,伍子胥帮助公子光 夺取王位,成就霸业,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闾里。吴王撩乘楚平王去世之际,派兵围攻楚国,想不到楚国早有埋伏,倒把吴 国杀了个片甲不留,吴王撩进退两难,伍子胥觉得这个机会甚好帮助公子光夺取王 位,于是就向公子光推荐了一个勇士专诸,他知道吴王撩喜欢吃鱼的时候,就 先去

7、学做鱼,在吴王撩的宴会上把煮熟的鱼带到桌子上,在鱼腹里藏了一把小刀, 吴王撩吃到鱼腹里的时候,专诸把小刀拔出来,一把刺死了吴王撩,自己也被吴王 撩的士兵给杀了。伍子胥为公子光的贡献又进了一步。伍子胥,真机智,用自己的计谋和别人的力量辅助公子光。战国读后感 4最近我获得了一本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 20xx 年 5 月出版的战国故 事一书,拿到书以后我就开始认真阅读了起来,读完以后我感动受益匪浅,感慨 许多。这本书里面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比较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以脉络的形 式展现给读者一个恢弘雄壮的战国历史画卷。目录当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国故事, 如:商鞅变法、悬梁刺股、合纵抗秦、负荆请罪、毛遂自荐

8、玉一统中原。当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就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很好得向我传达了良好 的人际关系品质。蔺相如与廉颇均是楚国重臣,他们之间一个从文一个习武,虽然 职位不同,但是都是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人。他们两人因为政见不同产生了分歧,后 来当廉颇通过调查研究以后发现确实是自己的过错,就果断承认错误,并且负荆请 罪,体现了很好的为人品质,而蔺相如虽然被人得罪了,但是当看到廉颇的道歉, 也愿意原谅他人,这体现了他的宽仁大度。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学习他们的良好品 质。读完战国故事,我深受其中丰富多彩的故事所影响,战国实实在在是 一段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恢弘历史,值得我们从中学习与借鉴许多道理。战国读后感 5读书笔记

9、摘抄: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知王之说新人也,甚 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 王日:“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 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日:“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 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 其鼻,何也?”郑要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曰:“其似恶闻君王 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读后感心得赏析:相信略有古文基础的都能读懂这则故事,它讲述的是楚王宠幸魏王送来的

10、美女(新人),这引起楚王夫人郑氏的不满。但郑氏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先伪装出 一副很和善的样子,和新人成为好姐妹。这样既使新人放下戒心,也使楚王对其充 满好感。然后,郑氏使出她的杀手锏,好心劝告美女记得在楚王面前遮住鼻子,因 为楚王不喜欢她的鼻子。新人当然对这位好心大姐言听计从,然而这引起楚王的 误会,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有朋友读过红楼梦的话,大概会立刻联想到凤姐和尤二姐的故 事,两者的故事逻辑几乎如出一辙,假意示好,然后煽风点火借刀杀人。不知曹公 当年是否借鉴过这个故事?曹公连篇累牍,用了将近一章讲完的故事,放在战国策不过二三百字 而已。而放眼当今荧屏之所谓大型古装宫斗戏,用了五十来集来勾心

11、斗角,倒不如 这一段来的干净直接。先秦文字洗练如此,令人叹服。战国读后感 6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前瞻性和包容性,更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时代 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紧追时代强音而又不失民族本色的才是有生 命力的。中国永远需要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也永远需要特色独具的中国。中华民 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文 化精神。民族精神需要代代承续,代代承续需要从中小学抓起。战国策描写了很多人物的形象,其中我最崇拜蔺相如,因为他不计前 嫌,可以原谅廉颇的嫉妒。还因为他敢一个人到秦国去和秦王周旋。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读书琅琅承续中华文明。希望我们青少年在

12、接受 信息时代高科技教育的同时,不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我们成为既具 有现代高科技素养,又具厚重人文情怀,融真善美品质于一身,内涵丰富的一代新 人。战国读后感 7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战国故事,书本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有几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李广射箭、卧薪尝胆、狡兔三窟、毛遂 自荐等李广射箭的故事讲的是:有一次晚上,李广看见山脚下有一只老虎,于是 拉弓怒射,李广手下的人跑去一看,原来李广射的是形状很像一只老虎的大石头, 箭射到了石头里拔也拔不出来。大伙惊讶得不得了,李广也有一点不相信,又射了 几箭,可是都没有射进,但是一箭就够了。后来,人们都传说李广的箭能射穿石 头,

13、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匈奴就不敢侵犯北平了。卧薪尝胆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 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 仗。越王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 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 听大家都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椿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 3 年,才回 到了自己的国家。回国后发奋图强,治理国家,蒸蒸日上,最后打败了吴国洗刷了 国耻。战国故事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人物,有的能征善战

14、,有的文武双全, 有的精忠报国,有的足智多谋造福于民,正是这些一心为国的人物,推动了中华文 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格,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 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战国读后感 8这个寒假,我看完了春秋战国这本书,因此,我了解了许多的春秋战 国时期的人物,里面有我佩服的人,有我痛恨的人。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不像周宣王励精图治,而是荒 废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还费了后和太子,还为了让褒姒笑,弄了个烽火戏诸 侯。终于,被候的父亲杀掉了,真是大块人心。我痛恨虞公,为了玉璧和宝马而让 晋国灭掉了自己的亲戚国,结果唇亡齿寒,也被晋国一举歼灭。我

15、也痛恨宋襄公, 他空谈仁义二字,他就是说过了头,才导致宋军大败,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尸积 遍野,自己也中箭身亡。在这本书里,还有我很多佩服的人。我佩服管仲,他足智多谋。我佩服扁 鹊,因为扁鹊医术高超,救死扶伤,连五天五夜不省人事的赵简子都可以一看便 知。我佩服吴起,因为他武艺多加,立下赫赫战功,一下子就拿下了秦国的五座城 池。我佩服蔺相如,因为他很机智又谦虚,成语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就是起源于 他。我还佩服甘罗,因为他十二岁就当上了卿,而且勤奋好学,能言善辩。春秋战国让我了解了那么多的历史,真是一本优秀的历史教科书。战国读后感 9在暑假里,我阅读了相爱相杀的战国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 的是第三章“做一个厉害的好人”。这一章主要讲了庞涓假装请孙膑来魏国当将 军,结果没几天就被逮捕了。魏王本来要杀了孙膑,但经过庞涓的苦苦求情,才不 杀孙膑,但要挖了他的膝盖骨,让他变成残疾人。后来,孙膑终于知道了真相,在 一次机会中逃到了齐国。我觉得庞涓假装请孙膑来魏国当将军,最开始的想法是不怀好意的,他为 了自己的利益陷害孙膑,这种行为特别自私。另外,庞涓欺骗魏王说孙膑干坏事,让魏王杀了孙膑,却又在孙膑面前苦苦帮他求情,取得孙膑的信任,损人利己的行 为确实不对。这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