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2977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能演练场题组一表 达 方 式1.(2009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整理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在这首词中,整理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答:参考答案:达观、豪迈的胸怀

2、;如“波神留我看斜阳”,明明是旅客要行舟前进受阻,整理却说“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是“看斜阳”时所呈现出来的绚丽多姿的景色,也能说明整理的“达观、豪迈的胸怀”。题组二修 辞 手 法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意为君王为奸邪所蒙蔽,表达了自己不得重用的愁绪。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

3、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参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耐寒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吕诗描写的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范诗写的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4.(200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参

4、考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莳(sh)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达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

5、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步:分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题组三表 现 手 法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7.(2009唐山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夕 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

6、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试从句法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就句法的角度,是倒装(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是用典(暗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的典故,我能够回去,却不回去,要学范蠡归隐)。诗人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深刻反映自己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进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8.(2009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昭君怨 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

7、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答:参考答案:对比。下阕描写山野之中这户人家的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这境界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衬:前者偏于虚,后者趋向实。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9.(2010浙江温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何处离愁

8、?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答:参考答案:(1)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2)前面的“渡口”“江头”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头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白居易也有“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句)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滔。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请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亦

9、可)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滔等物象,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题组四综 合 考 查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秦 楼 月向子讠垔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向子讠垔: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答: 。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心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