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29590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自转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自转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自转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自转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自转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自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七道河中学的参赛教师 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 清晨阳光从东边的窗户投射进来, 然后他像长了腿一样偷偷 地缓缓地移动,到下午又从西边的窗户溜进了屋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 学流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节课, 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地球的自 转、 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从地球的静到动, 从地球自转运动到地球公转运动, 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同时也是培

2、养学生 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一课。二、学情分析1、在前一节中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仪知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巩固所学地 球仪的知识, 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 让学生能够用地球仪正确 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且引导学生学会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2、本节内容很多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这些零 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不宜将其复杂化,不要将 知识引导得太深,应回避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 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三、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学的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3、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概念、方向、周期。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意义 昼夜交替。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意义 四季的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 。 学会通过读图、演示、观察等方法分析地球的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养成求真、 求实 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概念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因此 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确定为重点

4、,地理意义确定为难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述为辅, 充分应用河北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意义。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更好的掌握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以上的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为手段选择如下: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说教法 :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1) 讨论法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 题为中心, 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 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它旨 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

5、归纳。(2) 情景教学法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及多媒体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 发学习热情, 有通过直接感知,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 原则。2、说学法 :主要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 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 “问题 探究 ” 教学途径, 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让学生在分析、 比较、 思考、讨论、 释疑中达到 “问 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 ”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 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

6、习,善于学习。遵循 “具体抽象 具体 ”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等学习法,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说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精心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 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4课时安排: 2 课时。五、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用新课引用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引领学生思考人坐在地球上不动, 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走入本节课的教学环境引用毛泽东 诗词。教师加以解释,引领学生思考。2、展示图片:地球的自转标题设

7、计意图: 通过大屏幕展示地球的自转标题,使学生从诗词的理解中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3、 活动一:拥抱地球 要求: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以下问 题问题 1:他演示的地球自转是否正确?问题 2:地球自转绕转的中心是什么?问题 3:什么是地球自转?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结合演示回答问题,教师稍加点拨设计意图: 地球自转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地球绕转的中心、 方向即地球自转的定义,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己参与拥抱地球,自己展示地球的 自转并总结规律。4、展示图片:地球的自转设计意图: 通过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动态的地球自转的幻

8、灯片, 使学生从视觉角度了解 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绕转中心)及地球自转的定义。变抽象为形象。化 难为简。5、展示图片: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远程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尤其是从南、北极 上方来看地球自转的顺、逆方向。形象的展示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绕转特点。6、小结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总结前面知识。设计意图:(1)通过该视频总结以上所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该视频过渡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7、活动二:模拟实验 要求: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转动地球仪, 演示昼夜交替现象。

9、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产生这 一现象。8、播放图片: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设计意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用情景教学法应用资源网上的 幻灯片从视觉上演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地理现象。9、活动三:地方时差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会导致地方时差的出现。10、知识点总结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11、火眼晶晶(习题练习)方法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意图: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总结: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使学生从视觉、 听 觉等多个角度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由于本节课抽象难懂,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 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 并且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不能准确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不知如何下手,导致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动态效果不但能清晰展示地球的自转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