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29534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财经大学学年论文 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模式【中文摘要】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理性情绪疗法、折中取向的心理疗法是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模式。在具体运用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治疗模式结合治疗。【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一、背景与问题随着心理学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甚至关系到他们的一生。因此对他们心理的咨询与治疗尤为重要。二、相关文献回顾(一)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帮助,

2、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来访者的自愿行为。因为心理咨询只有在来访者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而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对来访者进行帮助。心理咨询尤其特定的目的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专业行为。因此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才可以从事这项工作。心理咨询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是心理咨询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来访者才肯坦率地谈论自己的问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诚地商讨和解决问题。心理咨询与一般的教育不同,咨询

3、师不会以教育者自居,更不会板起脸来对来访者进行教育。因此来访者不必有任何畏惧和顾虑。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成长的活动,特别是处于成长中的青年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使自己在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方面领悟许多新的道理,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熟。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的大学生自强自立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使来访者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正确认识社会和理解人生。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和调解情绪。这些都市人格上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青少年咨询的对象是青少年,咨询者是具备专业心理知识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二)心理咨询的类型:1、按咨询的内容分:障碍咨询和发展咨询2、按

4、咨询的对象分: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3、按咨询的方式分: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信函咨询、专栏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三)适合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模式1、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疗法。(1)特点:治疗的目标:通过对案主的心理分析,将这些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人格结构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适宜病症:癔病、心理创伤、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适应性障碍等。 治疗的时间:旷日持久。(2)方法与技术:自由联想:让案主在毫不拘束的情境下,尽情讲述自己心中所想到的一切,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的体验,甚至自己内心深处荒谬的、稀奇古

5、怪的观念和想法,都尽情地说出来。梦的解析:根据案主在清醒状态下所报告的梦来分析其潜意识中的需求。 移情分析:移情指在分析的过程中,案主把对其他人的情感关系转移到咨询者身上。 防御方式分析:A、否认 B、压抑 C、合理化 D、转移 E、投射 F、反向形成 G、升华 H、退化。咨询者在与案主的交谈过程中,要敏锐地把握他们的防御方式,并予以解释,以使案主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防御方式对自己的影响。解释:根据案主在自由联想,对梦的陈述、移情以及防御方式分析等步骤中所搜集的资料,向案主进行耐心的解析,让案主了解他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切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找到困扰自己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疗法。以行

6、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特点: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A、人的行为,不管是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并由于强化而得以巩固。B、通过奖赏或惩罚的强化方式,可以控制行为增减或改变的方向。 适宜病症:A、神经症 B、性功能障碍 C、性变态行为 D、自控不良行为 E、其他 疗法的基本特点:A、对象是个体的非适应性行为 B、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不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D、是一种系统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3)方法与技术:系统脱敏法:A、进行放松练习。 B、确定焦虑层次。 C、分级脱敏练习。 厌恶疗法:A、确定靶症状。 B

7、、选用厌恶刺激。3、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人本主义疗法: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最著。(1)特点:基本目标:“去伪存真”基本特点:A、以案主为中心。B、将治疗看成是一种转变过程。(2)实施程序: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无条件倾听。复述和反馈治疗过程与阶段:A、案主有一种求治似乎不是出于自愿,对治疗也不抱希望的心态。B、能够对与己无关的问题发表意见,有时把感情说成是不属于自己或是过去的事。C、感到已被治疗者完全接受,逐渐消除顾虑,更自由地谈到自己,甚至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有了求治的愿望。D、对自身问题及症状的描述减少,对自己的体验开始产生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自信心也开始增强

8、。E、案主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当时的感情,不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并开始意识到他的自我应做调整以适应现实而不应按内心冲动行事。F、转变的关键阶段。G、代表着治疗的趋势和最终目标。4、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糅合了行为疗法的某些技术而自成一体的理性情绪疗法。该疗法的基本理论是情绪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案主的信念系统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一般认为,案主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有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情绪治疗模式却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AC之间还有一个信念因素在起作用,只有通过案主的认识和评价引发事件才能影响案主。由于案主通常根据自己大量

9、的非理性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就导致案主的不良情绪和行为。(1)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糟糕至极。(2)治疗目标:以理性治疗非理性。(3)治疗步骤: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折中取向的心理疗法:格塔疗法:建立积极有效地咨询者与案主的关系。激发此时此刻的体验。A、空椅子技术。B、夸张联系。C、感觉留置。责任感的建立。该疗法认为:那些困扰案主的行为只是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表明在当事人的心理过程中存在某种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可能来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可能来自人际关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把两个不和谐的对立状态引导出来成

10、为表面化,自然化的冲突。现实疗法:相信人们有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对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认同的需求追求自己独特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我”的感觉。步骤:建立咨询者与案主之间有责任的关系。要求案主对自我行为作价值判断。制定精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在五大治疗模式中,行为治疗模式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最常用的两种模式。三、治疗方法的具体运用 例如:患者15岁,女,高中二年级学生。患者的家离学校很远,每日天骑自行车回家,一天晚上放学回家后,她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凶恶的大狗跟在她后面,患者不停地往回看,并且加快了自己的速度,可是那只狗也跟着逼近,患者害怕极了,

11、认为这只狗想吃她。快到家的时候,患者大声吼叫,狗最终被她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叫出的凄惨的声音赶走了。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患者都担心狗会扑过来吃了她,一想到这些,心理就乱颤,眼睛四处乱瞟,害怕有鬼会来抓她。从此以后她非常害怕狗,而且只要听到狗这个字,就会心神不宁、出虚汗、浑身战栗等等。 针对上面的案例,如果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来加以治疗,实施方案如下:首先进行放松练习。工作者将患者的恐惧分为六个层次:(1)谈论其他小动物。(2)谈论狗(3)听到狗叫。(4)远远看到狗。(5)靠近看到狗但仍有一定的距离。(5)亲密与狗接触。工作者与患者开始一起谈论其他小动物,同时指导患者做放松练习,直到消除这一层

12、次的恐惧症状为止。让患者进入第二层次的恐惧状态,同样做放松练习,克服这一层次的恐惧症状。这样就可以依次消除五个层次的恐惧症状,使患者最终摆脱对狗的恐惧感。若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加以治疗,实施方案如下:明确辅导要求。对患者的恐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运用情绪ABC理论加以解释。找出引发事件A为“一只凶恶的大狗跟在她的后面”,患者的信念系统B为“狗想吃了她”,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行为C为“非常害怕狗”。检查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如:担心狗会扑过来吃了她;害怕有鬼会来抓她。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可以问:“狗与鬼有什么关系?”;“狗为什么要来吃自己?”;“鬼为什么要来抓自己?”学会理性的生活方式。理性的生

13、活方式如:没有鬼会来抓自己的,也没有狗会来吃自己,纯属自己的担心和想象罢了,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巩固辅导效果。一方面帮助患者继续练习理性的反应方式,巩固个案辅导的效果,另一方面帮助患者逐渐内化理性信念,并鼓励患者以此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最后,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并鼓励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此理论方法,不断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分析、理解和质疑,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积极、健康。参考文献:1 (美)Gerald corey.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桑标主编.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3 许莉亚主编.个案工作.(M). 高等教育出版社4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