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294889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培训讲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3637页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问题及相关 习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4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学 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

2、质、求比值、化简比知识树呈现本单元的内容(师出示信息窗1 的情境图)大家请看大屏幕上呈现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师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昨天我们进行了前置性学习,现在来汇报二、小组交流互学补充根据 “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 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 号、 2 号、 3 号, 4 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 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

3、的比是16: 2;第二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32: 4;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都等于8。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写成16: 2 = 32: 4。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我举例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 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如在 16: 2 = 32: 4这个 比例中,16和4是比例的外项,2和32是比例的内项。16 3216: 2 = 32: 4写成分数形式就是 王。24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项; 而比例是表示两个 比相等的式子,有四个项。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因为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所以关 键要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师质疑:如果不能很快看出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怎么办 ?(生先讨论, 回答后师再作一讲解:可以化简比)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我们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判断两个比能 否组成比例时,关键要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完成第3839页的自主练习1、3、4题。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 项叫做比例的内项。16 : 2 = 3

5、2 : 441 f |L内项外项16 : 2 = 32 : 4也可以写成=写*r,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2.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41页 信息窗1第2课时。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 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2 .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 的过程。3 .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 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4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 断、概括的能

6、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 1 一1:1和 12: 916: 2和 32: 47: 4和 5: 3 80 : 2 和 200 : 53 4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11教师板书:1:1=12: 9 16: 2 = 32: 4 7 : 4金5 : 3 80: 2 = 200 : 5 342、谈话引入: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通过前置

7、性学习,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理解。二、小组交流互学补充根据“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 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号、2号、3号,4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 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三、展示汇报评价质疑1 .哪个小组愿意将您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2 .汇报: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 .课件展示一一比例的基本性质4 .验证发现,共享成功。师: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 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

8、的积。(学生独立验证)小结: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 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在继分数、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基本性质。 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自主练习第39页第3、4、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谈谈想的过程。2 .教科书第39页第6题。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充分交流,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 .总结: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在

9、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桌互说后,师随 意挑选多个同学说出他们在这一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40 : 2 = 6 0: 3I 内项I外项 40X3=120802X60=120200外项内项X 5=400/内项80 200外项X 2=40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 解比例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 37 页信息窗 1,红点 3。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2知道什么是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3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10、学会解比例。2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谁能来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它有什么性质呢?学生说一说。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6 : 10 和 9 : 1520: 5 和 4 :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7 : 8=15 : 401.5: 0.2 =30 : 4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解比例的知识, 根据你们的前置性学习, 哪个小组 来汇报一下。二、小组交流互学补

11、充根据 “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 号、 2 号、 3 号, 4 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0x =25X4.写这个算式时 要注意强调一定是2 内项相乘, 2 外项相乘。生:展示结果:板书:解:20x=25X425 4 x= 20x =5师讲解:像这样,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想:什么是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方法呢?(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 .解比例时,根据比

12、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方程的形式,再通过 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3 .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一)基本练习1 .出示课本40页,自主练习第9题。(1)想一想,解比例的方法步骤。(2)议一议,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 .出示课本40页,自主练习第10题。比较上一题与这道题的区别,再说一说解决的方法。3 .课本第40页的第16题。115X6=3X 10 X12=8X 32(1)想一想,等式与比例的关系。(2)议一议,一个等式可以转化成几个比例?4.小结: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比例4920x=25X4二 一5-25 4-解:

13、x= 25J解:4X=5?94.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142页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感受正比例在实际中的存在,发现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2、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3.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能力;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地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 课本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走进啤酒厂参观货车运输大麦芽的情况,认识了变化的

14、量,知道有些量可以组成比例关系。今天,我们继续看看啤酒厂还有哪些奥秘吧?2、提出问题: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啤酒生产车间,看看在啤酒生产环节还有哪些奥秘!师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描述的是什么,并提出问题。二、小组交流互学补充根据 “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 号、 2 号、 3 号, 4 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2 .认识正比例。我们发现啤酒生产的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工作总量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减少而减少;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 (工作效率) 一定。工作时间变化, 工作总量也随着变化,而工作效率不变,也就是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 我们就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2、下面表格中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长方形的宽123456长方形面积61218时间123456路程60120180止方形边长123456止方形面积149当长方形的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面积和宽成正比例关系。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它们的比值也是变化的。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