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294171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及技能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1-06 14:11:00 作者:申小英 编辑:studa090420 - 小学的美术教 育的实质是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以及人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对 儿童美术教 育目标的已有阐述,指出其不科学及模糊之处;点明了儿童美术教育的独特性质以及与其它美术教育的区别, 揭示出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创造性的造形活动。但在其教育当中儿童的绘画心理和绘画技能尤为重要。下面先将儿童绘画心理和绘画技能做几点分析: 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由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而且儿童绘画的发展状况同样也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2、。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儿童绘画发展中各个阶段的特性,才能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而去制定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在这里我们根据儿童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把儿童绘画心理分成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12年级) 这个阶段是儿童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作为教育者所面临的最主要课题,就是如何把儿童在入学前的自由式即兴作画的热情引导到正规学习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教材要适合此阶段儿童的兴趣外,师授课方法要正确得当。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对这种正规的学习方法感到新鲜好奇,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因而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宜以正面鼓励和耐心细

3、致的引导为主,如果因授课方法不当,激不起儿童的学习热情,或是指责过度,无疑将会使他们中断绘画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2中组阶段(34年级) 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如不注意引导,过度指责,容易导致大批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

4、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方式,如走出课堂、多增加写生和速写的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很有帮助的。 3高级阶段(56年级) 在这一时期,儿童在抽象思维方面已得到了很大发展,爱好美术的同学此时热情更高,他们对形体的观察理解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常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教师就需对这阶段的学生教育要有所区别,除了传授课堂知识,在课外对爱好美术的学生要系统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写生能力的训练。 4浅谈儿童基本绘画技能的培养 儿童绘画中最基本的技能主要是临蘑写生、速写和默写四个方面,这是提高儿童绘画水平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将儿童由被动的学习

5、转为主动学习的最理想途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使儿童的绘画表现得更轻松而得心应手。 4.1临摹:临摹对儿童阶段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很注重临摹的学习。临摹要注意学习对象,低年级适于临摹简单的,线条单纯,色彩明快,令他们感兴趣的图画,可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以丰富画面内容。这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可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到中高年级,可根据儿童实际绘画能力提供给他们一些静物或风景作品,但要注意一点,临摹只是辅助学习方法,要掌握好绘画的技能,重要的还是造型能力的训练。 精品. 4.2写生:写生是面对着实物进行的绘画,因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锻炼学生观察、分

6、析事物的能力,锻炼眼、手的协调能力,经过长期有目的的写生练习,学生便能建立起正确感知物体形态、结构、比例、色彩、空间等概念,作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阶段性要求,在写生练习时要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和表现,切不可用同一种模式去要求他们。4.3速写:速写同写生不一样,虽说都是面对实物作画。但速写要求在短时间内把眼前的物体表现出来,这种技巧的熟练掌握,将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用画笔表现生活的欲望和热情。儿童速写可以先从易于观察理解、有特点的静物开始,然后可过渡到今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物,进而再画人,再由简单的场面过渡到复杂的场面。随着技巧的熟练,眼光也会变得敏锐起来,从而使绘画变得更加自由了

7、。 4.4默写:默写是指把曾经看到的形象回忆起来,并用绘画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因此默写的基本前提是先要有记忆。教师在进行默写训练时,要通过组织活动,然后启发他们去回忆,想象活动中生动的场面、人或物等,然后将他们画出来。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很重要,通过启发能使儿童们的回忆更富故事情节、更生动、更典型。但这种启发要根据儿童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原创启笛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杨景芝启迪儿童绘画是杨景芝教授,通过42年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工作,20年办绘画能力超前教育实验班,搜集并认真分析了上万件的儿童作品,对5000名儿童进行美术能力发展的跟踪调查研究,并在

8、已发表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对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问题做了深一步探讨,而取得的最新成果。由理论和100个课例两部分组成。教材1本,配套VCD 10碟,教材铜板纸,彩色印刷,大16开,共308页。适合310岁孩子。联系电话:15959789059 销售地址:佳洁愽学书店启迪儿童绘画理论依据:精品.启迪儿童绘画理论依据:1、“绘画潜力”理论。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2、“发现

9、学习”理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由此看来,儿童也是发现者,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3、“启发教育”理论。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剂,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启迪儿童绘画以上述三个理论为基础,重视儿童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迪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主动探索进行美

10、术活动,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了个性,提高了审美素养。精品.启迪绘画内容介绍:启迪儿童绘画是杨景芝教授2004年出版的最新专著,是她以往成果的浓缩和总结。分理论指导和教学实例100课两部分。【理论指导】以大量图例从理论到实践具体详细地讲解了各年龄段儿童的绘画心理发展特征,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问题。诸如儿童的创作动机;儿童的绘画潜力和表现特点;如何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和审美修养;儿童的绘画表现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等。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空白。【教学实例100课】是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案,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造型活动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按年龄顺序编

11、排。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题,采用过程教学,在教学互动中一步步启发儿童创作。每课包括教学目的、要点、准备、过程及指导建议,其中,教学过程又包括观察与讨论、作画提示、教师辅导及作业评赏四部分。 观察与讨论:提供大量素材及讨论,供互动启发参考,如花树一课,详细介绍了4种不同形状的树,有9幅插图,多个提问及解答 作画提示:教孩子如何构图;如何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如何使用造型元素,即点、线、形、色;如何运用审美造型规律,如对比、疏密、节奏等。 指导建议: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指导如何教,及应注意哪些问题。适合对象:310岁孩子及其家长,幼儿园、小学、课外美术兴趣班美术教师,师

12、范院校(幼师)美术专业师生,其它美术爱好者等。精品.疑问解答:精品.问1:“我想问一下,我儿子没有绘画基础 ,我也不会,看了你的教材,就能画出来了吗?有点不可思议?请问教材教家长如何启发孩子?”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绘画是孩子除口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研究表明,10岁前儿童都具有绘画潜能,无论有无绘画天赋,或绘画基础,都可以通过它来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及良好个性等。如果用传统的示范教学方式,指导孩子学画,则需要家长具有较高的绘画技法知识,所以,很多无绘画基础的家长认为无法辅导孩子。以示范和模仿为主的教学,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孩子就能学会要画的内容,但其结果往往是所有孩子的作品都千

13、篇一律,大同小异。教师教什么儿童画什么,孩子习惯了这种方法就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各种能力的发展机会,限制了儿童的创造性。启迪儿童绘画不需示范,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启发及引导的方式教学,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家长的主导作用,达到既能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又不压抑儿童的表现力,从而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下面谈谈如何启发孩子。第一步:家长看教材理论指导部分,了解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特点,提高伸美术修养,学会欣赏儿童画。第二步:在教学实例100课中,选择孩子最喜欢的一课,让孩子观看VCD,或带孩子到室外观察,打开思路。家长根据课例中的“观察与讨论”提问,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第三步:根据课例中的“作画提示”,

14、辅导孩子作画。第四步:带孩子一起欣赏书中其它孩子的作品,并肯定孩子画得好的方面,指出不足,注意多鼓励。附:“大街上的车”一课的观察与讨论:家长可以预先带儿童到大街上观看行驶中的各种车辆,或让儿童观看影像资料或图片。提问: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它有各种功能。说一说汽车的种类、名称。家长引导儿童根据观察、记忆,认识常见汽车的种类和名称。如按种类分有公共汽车、小轿车、卡车等,按使用分有清洁车、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等。提问:说说汽车的构造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家长通过汽车玩具引导儿童认识,汽车是由车身、车轮、车窗、车门、车灯组成。小结: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不同功能的汽车在造型上各不相同,一些特殊用途

15、的车,还要通过车上特有的细节来区别。提问: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是不是都一样?家长引导儿童认识不同类汽车的造型特点。如,公共汽车是长方形除此之外,不同用途的汽车还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如救护车是白色,车身上有红十字符号;警车有鸣笛声,车顶上有旋转着发光的警示灯;救火车是红色,车上面有云梯和消防队员问2:请问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及配套光盘是否和杨老师以前出的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以及碟片相仿?启迪绘画与杨景芝教授96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相比,有很大差别,具体区别如下:1、启迪绘画是杨景芝教授于2004年出版的新著作,是她最近几年在儿童绘画方面的研究成果。2、启迪绘画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绘画特征的论述更深入、更系统、更详细。如在“感受性的差异”一节,作者通过对32个2至6岁儿童所画的人进行比较,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规律,从而使读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2至6岁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规律;再如,在“儿童的色彩表现”一节,作者论述了色彩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