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案例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29293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田股份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田股份案例分析【引言】: 2001 年 10 月 26 日,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对蓝田造假丑闻进行揭露。自此蓝田股份从 “ 中国农业第一股” 变成退市股。 这是继银广夏后中国股市最为耸人听闻的又一个“ 股市陷阱 ” 。【关键词】:蓝田股份,造假手段,审计分析,结论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蓝田总公司是中国农业大型企业、始建于 1987 年,以农副水产品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大农业为主业,兼营生物制药、房地产开发、 电子通讯及网络、 电子商务、 饲料加工、 建筑制造、 涉外酒店、 连锁超市、国内外贸易、广告策划、电脑科技、市场

2、研究等多种产业。中国蓝田总公司旗下的蓝田股份(后更名为 “ 生态农业 ”、“ST 生态 ” ) , 是其在湖北省的上市公司,主营生态农业。 1996 年上市以后,蓝天不惜巨资在全国主要媒体上打造其品牌形象, 被誉为 “ 中国农业第一股” 、“ 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 ” ,获得了大量股民的追捧。二、蓝田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手段(一)虚构营业收入为构造其业绩神话, 蓝田股份公司虚造其旗下产品野藕汁、 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 5.29 亿元之巨。其70% 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故采用 钱货两清 方式结算成为惯例, 由此该公司借此夸大收入,虚增养殖产值, 构造鱼塘养殖泡沫;

3、此外,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 鼓吹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行业的 10 至 20 倍,甚至达30 倍之高。(二)虚增固定资产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 1995 年 12 月的银行对账单, 虚增银行存款2770 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 8370 万股改为 6696 万股,虚减总股本, 提高每股收益。(三)虚造存货价值在蓝田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货价值从1999 年的 2.6 亿增加至 2001 年的4.4 亿。除去饮料这一可明确计量部分,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 水产养殖,据估计,蓝田一亩水面的产值要达到 2 到 3 万元钱,才能符合其

4、业绩水平。每亩 3万元,意味着蓝田一亩水面至少要产三、 四千公斤鱼, 就是说不到一米多深的水塘里, 每平方米水面下要有50-60 公斤鱼在游动, 这么大的密度, 不说别的, 光是氧气供应就是大问题, 恐怕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做得到。 没有人能说清楚, 这一部分的存货价值如何计算得来。(四)利用 “ 资本运营 ” 圈钱蓝田公司上述造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营造一个公司盈利丰厚,运营蒸蒸日上的局面, 从而吸引广大投资者踊跃购买其股票, 聚集资本, 达到为少数人牟利的目的。 因为在这些少数人眼中, 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 壳 ” 去资本市场大把圈钱, 而不是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一个

5、实实在在的实体。如上所述,蓝田股份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可以从动机或压力、 态度和接口两个舞弊因素上进行分析。蓝田股份造假的目的只有一个 为少数人谋取福利,即管理层为满足第三方要求或预期从而进行造假, 虚增营业收入等使得那一少部分取得福利的人的福利显得十分正常。 管理层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信息, 以及虚增资产等, 体现了蓝田股份的管理层态度不端、 诚信丢失, 是使蓝田股份陨落的重要原因。三、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分析独立性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实质性和形式上保持独立, 不应当与客户在经济利益、 关联关系等等方面有任何联系。 而负责审计蓝天股份的会计师秦凤英是否与蓝田股份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6、呢?这是有待考察的。其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这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前必须确认自己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技能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运用专业知识、 技能和经验, 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然而在此案例中, 不能称作专业人士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根本不相信蓝田的业绩神话,其高出同行业几倍的利润和毛利率, 以及市场上根本看不到野藕汁卖,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利润呢?然而我们的注册会计师并没有看到此疑问, 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审计失当,我们不得不对他的专业胜任能力保持怀疑。可见,审计的一开始, 注 册会计师就应当明确该项业务他们是否有能力承

7、接,进而也能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后面的悲剧。按照相关准则和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 )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性质; ( 3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等等。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可以对某些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 比如需要特别考虑的审计领域。 如关联方交易, 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以及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然而,在此案例中,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即蓝天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中,出现的过失主要如下:( 1 )没有仔细了解蓝天股份的相关行业状况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公司前分析下同行业的情况, 将使常识的应用提升到专业水

8、平,从而形成特定的审计领域。 我们以 1999 年为例,蓝田的饮料收入是5.09亿,而同行业的露露和伊利的收入是 7.4 亿和 9.59 亿元,三个公司的饮料收入差别不是很大, 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喝的最多的是后两者, 几乎未见过蓝田公司的野藕汁和野莲汁,其中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2 )没有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通过蓝田股份的报表可知, 蓝田股份的高额收入主要是采用现金交易, 那么其有关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便尤其值得注册会计师了解与测试。 其次,年报还显示,蓝田股份的资产大多都是固定资产, 那么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内部控制同样应得到审计师的重视。四、结论( 一 ) 对会计师事务所华伦会计师事

9、务所是蓝田股份发布虚假财务报告期间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审计机构, 其应当严格按照 会计法、审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蓝田股份提供的财务文件进行真实、 客观、公正的审查核实并出具结论, 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合法性。 但该所却违反上述法规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和真实客观的原则, 对具有虚假记载内容的蓝田股份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 纵容蓝田股份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并连续几年将载有虚假内容的中报、 年报在主要证券媒体公布, 对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进行欺诈、 误 导,其行为与蓝田股份仪器均构成虚假陈述。 华伦所对投资者构成共同侵权, 应 承担连带责任,这对社会起到了警示作

10、用。(二)对蓝田股份来说为何蓝田股份从“ 中国农业第一股” 变成退市股, 成为继银广夏后中国股市最为耸人听闻的又一个“ 股市陷阱 ” ?这起案件起源于蓝天公司的内部控制之上, 蓝田股份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一是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应当树立会计内部控制理念。 会计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现代企业员工有没有会计内部控制观念, 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我们要科学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权,确保分权、 分责、制衡机制的有效性, 保证股东大会的最终控制权; 积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保证董事会的独立决策权, 确立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保证经理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利和

11、监事会依法检查监督权利, 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以人为本。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与良好的敬业精神, 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 实行有效地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关于蓝田股份的内部控制点, 我认为应该设在三个位置上: 一是资金。 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回圈。二是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 防止出现舞弊行为。 三是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 经营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 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三)对证监会审核部门在蓝田股份这起案件中, 证监会的审核部门

12、在复合的时候, 没有进行全面复查。在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完成后, 证监会审核部门应对蓝田股份的资产报告进行全面、 彻底的复核, 预审员还要结合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反馈及回复),对照自查报告, 发现有该查不查的, 直接移交稽查立案。显然在这方面, 审核部门做的还不是很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增强审核部门的工作能力:1 、增强责任意识,加大业务部门和审计组长审核和复核力度。2 、审核部门要变“程序性复核” 为 “ 实质性复核” ,坚持程序审核与内容审核相结合、 过程审核与结果审核相结合, 扎实做好审计工作, 提高审核质量和审核效率。【参考文献】:1 蓝田财务欺诈案例研究 宋夏云2 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失败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析 于飚3 财务报表分析蓝田股份案例4 五问蓝田股份5 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及其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