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28300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会题目 尊重文化主题、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信息爆炸,学生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方天地。加之文化的多元和外国流行文化的冲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重视。不负责任的恶搞视频、网络流行用语、穿越电视剧时刻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成长中的高中生如果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世界观、人生观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从仰视的角度,用一颗尊重的心去对待、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设计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深度和广度,本节班会课以热门影视剧、网络文化作为一个小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本节课设计正、反两面。首先从反面入手,对于一些不负责

2、任的穿越电视剧和流行网络用语进行批判,起到“破”的目的,然后再从正面欣赏,探究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中富有文化意蕴的部分,是为“立”。一“破”一“立”,让学生领略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从心底尊重、敬佩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觉改变对文化的态度。教育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热爱我们的文化、尊重我们的文化。2、通过答题、思考,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3、通过开放性的分组讨论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合作与交流能力。4、通过同学间合作排演、共同活动,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前期准备:1、搜集相关网络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2、和学生共同完成活动布置、稿件编排、节目排演。3、分组,便于学生讨论学习。4、结合语

3、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班会课外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文化常识。活动形式:老师谈话交流、学生活动表演、集体讨论提升活动过程:学生引入:杜甫很忙导入:播放视频“杜甫很忙”师说:杜甫精神是我们的民族之光、文化之光,对待杜甫的态度反应着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那么,对于文化,我们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下面,让我们展开一段探讨之旅。(设计目的: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现象入手,勾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于文化的思考。)学生引入:穿越话题环节一:揭开穿越“面纱”师说:穿越剧可以说是近期的潮流,从地方台的收视热播剧到中央台的年度大戏,电视剧可谓是无穿越不火。不可否认,历史剧需要有一些艺术加工,但是随意扭曲历史,

4、是对我们文化的歪曲和否认。以热播剧寻秦记和央视2010开年穿越大戏神话为例,我们来一起找一找它的种种“漏洞”。问题:看视频,找出穿越电视剧中的种种“致命伤”。每看完一个,找同学发言。不容易发现的,可以小组讨论。1穿回秦朝现代人和古代人的语言是不通的。(展示上古汉语读音封神榜) 2佳人投海故事主要发生在赵、秦两国,这两国是内陆。 3仁义不施“仁义不施”该句是贾谊写给汉文帝的。 4烟花烟花和火药联系紧密,火药是在唐朝出现,到了宋朝才发展成熟的。 5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以小篆作为通行文字。而画面上的字更像是隶书,隶书是到了汉代才通行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漏洞百出的电视剧,并且我们大家还看得津津

5、有味呢?总结:当前流行什么都提速,什么都是量产化,都是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电视制作者急功近利,急于造星、赚钱,而观众仅仅把这些电视剧当成是文化快餐,不必当真,不必追根究底。抛开穿越不谈,2010年有新旧红楼梦论战,今年年初有新旧西游记论战。86版西游记拍了4年。不像现在,影视基地到处开花,不论什么时代的景物,建筑都能在那里找到。所以剧组是实地取景,安徽、浙江、广州、厦门、西川,广西,他们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到各地的道观、寺庙,而且他们并不只是抱着完成拍摄的目的,他们有虔诚的心。反观现在的新西游记,技术提高了,布景有很多都是电脑合成。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对于文化的认识。现代人了解世界的方法更

6、多样了,途径更多,眼界更广,所以他们认为我们的名著、我们的文化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现代人对文化所持的是一种平视的态度。而我们的文化经过这几千年的积累,怎么能够是现代人能够平视的,我们的文化像是巍峨的高山,对于高山,我们必须要仰起头,仰视它,尊重它。(设计目的:从当前流行的穿越电视剧入手,让学生着眼于平时忽视的地方,通过当前我们对电视剧的态度,引出当前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学生引入:网络新词、新造词语环节二:探讨“新词新语”学生展示:自编自演相声问题:从相声中找出当前“流行”的词,并用常用词语加以替换。范例:(学生现场相声可能略有出入)? 你又out了吧。 你又跟不上潮流了吧。? 我这么潮的一

7、个人。 我这么时髦的一个人/我这么追求流行的一个人。? 你可真是菜鸟。 你可真是新手/入门者/初学者。? 这又快挂了。 这又快死了。(可以再扩展到挂科)? 你又躺着中枪了! 你又无辜受到牵连了。? 一脸悲摧啊。 一脸不乐意啊/不舍得啊。? 整个儿一恐龙啊 长得太丑了。师说:有段时间不接触网络或是媒体,有些新词我们就听不懂了,就比如最近的HOLD,前段时间的给力,还有囧,对此,囧可就不乐意了,他有话要说:学生展示:“囧的自白”师说:像囧一样,我们的汉字有着演变的过程,不是随便造出来的,就比如“鹿”字,还有“男”字。但是有些字如“雷”在它本来的意思之外,由于一些方言和网络的误导,出现了对它意思的曲

8、解。总结:我们美丽的语言出现了“愚乐化”的倾向,小到学生作文,大到电视节目,不说“展览、展示”而说“秀”,不说“卖弄”而说“作秀”,不说“聚会”,而说“派对”,不说“歌迷”“影迷”,他们都成了“饭”和“粉丝”。我们并不是排斥语言的发展,如果有利于沟通,也不妨采用,但为了一些起不到沟通作用的语言,为什么要舍弃我们民族固有的词语!更有甚者,私自改变了我们文字的美丽结构。(这就是火星文字:這僦媞鈥魰牸)。 针对这种情况,已经有一些地区动了起来。上海政府就规定: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PK”、“粉丝”、“山寨”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设计目的:网络语言是学生每天

9、都会接触到的,专门把学生之间流行的话拿出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说网络“新词”并非真正的时尚,引发学生对于语言、对于文化的思考。)学生引入:传统文化环节三:解密文化密码问题:达芬奇密码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就像小说中最后的晚餐一样,一幅小小的画作包含了西方文学和宗教的密码,我们的风俗节日中也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和整个民族的共同情感。春运艰难,为什么明知交通不便我们仍要回家?八月十五身在异地,抬头望月为什么会想念家乡?下面,让我们一起给我们的文化解码,大家一起看图、看文字描述,猜猜这些材料说到的是我们的哪个节日,哪种文化风俗。 各个文化密码分别是: 春:曲水流觞 夏:端午节 秋:重阳节 冬:冬至

10、节气,九九消寒图师说:各国对自己的文化都是一种保持和尊重的态度,而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在为自己拥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而自豪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我们的文化。(设计目的:有很多文化现象已经深深融入了们的血脉,通过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分析,引发学生对我们文化的感佩之情。) 结尾总结:老师总结师说:有些同学喜欢追求洋节日,觉得外国的节日比本土的更有档次、更有情调,其实却不知道,我们古人的种种活动可比外国来得更加风雅、更加浪漫。春天来了,曲水流觞,秋天来了登高望远,冬天到了绘制九九消寒图,我们能不为古人这份闲情逸致而折服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抬头仰视我们的文化,对它致以我们最大的敬意吗?反观现在最火的圣诞节,平安夜,谁知道它背后的由来和它背后种种故事呢,假如我们知道,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的胸中会充沛着激动吗?它是西方的文化,需要尊重,但它的文化内涵是我们语言不同、种族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的。什么是尊重?永远抱着一颗敬畏之心是尊重,永远怀着一份骄傲之情是尊重,永远仰视、知道自己知道的还不够多,这也是尊重。我们应永远以一颗尊重的心对待我们的文化。活动延伸:1、结合语文课特色,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继续积累关于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2、完成一次关于文化的练笔,提升学生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