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28161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2020年9月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融合评估检查表1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素双重预防体系要素达标标准评审方法事实与不符合描述判定结论(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否决)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1.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定期识别和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并汇总至安全管理部门。2.建立清单及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本数据库,无作废版本。查资料:1.清单与文本;询问交流:

2、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查现场:【严重不符合】1.1、1.2均不符合要求。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纳入培训计划,结合要素5实施查资料:1.培训计划与实施情况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1.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未由相应部门进行符合性评价2.无违反法律法规、标准的情况查资料:制度与规程等询问交流:与相关人员交流查现场:生产区、装置及人员的活动 2 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素双重预防体系要素达

3、标标准评审方法事实与不符合描述判定结论(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否决)2.1 方针目标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 /1、安全生产方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正式文件发布。2、目标应量化3、从业人员应知晓方针目标查资料:公司正式下发的安全方针目标文件;询问:抽查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

4、标。【严重不符合】1.未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或年度安全生产目标;2.未根据岗位职责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或内容千篇一律;3.未制定考核标准并定期考核。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安全目标责任书中应包括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目标。1、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年度目标转化为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基层单位、岗位,形成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目标责任书中应包括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目标。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定期考核。3、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各职能部门制定

5、本部门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查资料:1.各级组织/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标准与奖惩标准;3.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含双重预防体系的推进或融合);各级组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询问:抽查从业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内容。2.2负责人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1.明确第一责任人。2.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中应包括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落实双基等的职责。查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负责人参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的相关证明材料。交流、询问:主要

6、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等情况与做法。【否决项】1.未明确第一责任人,或不符合规定;2未实施领导干部带班。3.主要负责人未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或对此项工作不熟悉。【严重不符合】1.主要负责人不清楚领导干部带班情况;2.主要负责人未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或听取汇报;会议内容未涉及双重预防体系的;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风险意识贯穿于安全文化建设之中1.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时间、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年度的安全工作计划中包括相应内容应予以认可)

7、查资料、询问交流:1.主要负责人组织和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证据;2.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及实施情况。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主要负责人应承诺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要负责人应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所需的资金、人员、时间、设备设施等资源。查资料: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应包含对重大风险的管控与治理的承诺;交流、询问:主要负责人如何提供资源支持;现场检查:安全承诺告知情况。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会议。/1、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或

8、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2、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内容应包括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研究或部署。查资料:1.查安委会会议记录或纪要;2.安全生产工作汇报资料(包括各部门较大以上风险管控的落实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询问:主要负责人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的情况。5. 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主要负责人要对领导干部带班负全责。/1明确带班职责2主要负责人等领导熟知带班职责与带班的具体安排;3领导带班过程中查出问题得到有效落实。查资料:领导干部带班记录。询问:主要负责人等有关负责人了解和执行带班制度的情况。2.3 职责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9、。4.1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应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分管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成员应包括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1、规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级管理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其中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排查的职责。查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内容。询问: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负责人是否清楚本部门安全职责。【否决项】主要负责人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严重不符合】1.未制定安全

10、责任制考核标准或未实施考核的;2.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与部门安全职责不符合。2.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基层单位从业人员的职责,各层级职责中应包括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2、定期对职责的适宜性进行评估、修订。 查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制。询问:1.主要负责人是否了解本岗位安全职责2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对各自职责是否清楚。3.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标准中应包括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建设的考核1 建立责任

11、制考核制度,明确各级考核的责任部门、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或细则。考核标准中细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考核标准;2 定期对各岗位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并予以奖惩。查资料: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2.考核、奖惩决定文件,及奖惩兑现情况。现场检查:财务记录、行政文件。查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2.4 组织机构1.企业应设置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2.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4.1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应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1

12、下发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文件;2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3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委托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查资料:1.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2.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或委托文件。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职称;4.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否决项】未设置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严重不符合】1.未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未按规定委托中介机构;2.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2.5 安全生产投入按规定提取与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13、。/1.明确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与管理要求,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2.安全生产费用台帐查资料:提取标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与台帐记录3 风险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素双重预防体系要素达标标准评审方法事实与不符合描述判定结论(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否决)3.1 范围与评价方法1.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4.3 编写体系文件企业应建立风险管控制度1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程序与要求。查资料: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询问:企业负责人、各部门/岗位组织、参与风险管理工作的情况。【否决项】1企业未组织

14、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对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分析控制措施的;2风险点划分与辨识主要由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实施的;【严重不符合】未制定本单位的重大风险与较大风险的判定准则的。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危险源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中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范围2实施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包括:(1)-(9)查资料: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与实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