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28109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部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目 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41 计量方法42 调节和控制5 楼栋热计量51 计量方法52 调节和控制6 分户热计量61 一般规定62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63 户用热量表法7 室内供暖系统71 系统配置72 系统调控1 总 则101 为了对集中供热系统热计量及其相应调控技术的应用加以规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集中供热计量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节能改造。103 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工作基础等情况统筹考虑、科学论证,确定本地

2、区的技术措施。104 中供热计量系统的统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计量 heat metering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供热量、热用户的用热量进行的计量。202 热计量系统 heat mete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central heating system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计量仪表及其相应的调节控制系统。203 量结算点 heat settlement site供热方和用热方之间通过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值直接进行贸易结算的位置。204 量计量装置 heat metering device热量表以及对

3、热量表的计量值进行分摊的、用以计量用户消费热量的仪表。205 量测量装置 heat testing device一般由流量传感器、计算器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组成,用于计量热源、热力站以及建筑物的供热量或用热量的仪表。206 分户热计量 heat metering in consumers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热量直接计量或热量分摊计量方式计算每户的供热量。热量直接计量方式是采用户用热量表直接结算的方法,对各独立核算用户计量热量。热量分摊计量方式是在楼栋热力入口处(或热力站)安装热量表计量总热量,再通过设置在住宅户内的测量记录装置,确定每个独力核算用户的用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进而计算出用户

4、的分摊热量,实现分户热计量。用户热分摊方法主要有散热器分配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和户用热量表法。207 室温调控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通过设在供暖系统末端的调节装置,实现对室温的自动调节控制(可分户控温,有条件的可分室控温)。208 静态水力平衡阀 static hydraulic balancing valve具有良好流量调节特性、开度显示和开展限定功能,可以在现场通过和阀体连接的专用仪表测量流经阀门流量的手动调节阀门,简称水力平衡阀或平衡阀。209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self-operate differential pressure con

5、trol valve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压差保持恒定的调节阀。2010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self-operate flow limiter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流量保持恒定的调节阀。又叫流量限制阀(flow limiter)。2011 户间传热 heat transfer between apartments同一栋建筑内相邻的不同供暖住户之间,因室温差异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2012 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of heating load安装在热源或热力位置,能够根据室外气

6、候的变化,结合供热参数的反馈,通过相关设备的执行动作,实现对供热量自动调节控制的装置。3 基 本 规 定301 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安装热量计量装置。302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303 设在热量结算点的热量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法的规定检定。304 既有民用建筑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及节能技术改造应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305 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优先实行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热源的气候补偿和优化运行等系统节能技术,并通过热量表对节能改造效果加以考核和跟踪。306 热量表的设计、安装及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1 热量表应根据公称流量选型,并校核在设计流量下

7、的压降。公称流量可按照设计流量的80%确定。2 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仪表安装要求,且宜安装在回水管上。3 热量表安装位置应保证仪表正常工作要求,不应安装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和振动的位置。仪表安装前应将管道内部清扫干净。4 热量表数据储存宜能够满足当地供暖季供暖天数的日常工作供热量的储存要求,且宜具备功能扩展的能力及数据远传功能。5 热量表调试时,应设置存储参数和周期,内部时钟应校准一致。307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等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等指标应符合产品

8、标准的要求。308 管网循环水应根据热量测量装置和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水处理方式,在非供暖期间,应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满水保养。4 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41 计 量 方 法411 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412 水水热力站的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一次管网的回水管上。413 热量测量装置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414 热源或热力站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均应计量。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算。42 调节和控制421 热量或热力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422 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应放于通风、遮阳、不受热源干扰的位置。423 变水量系统

9、的一、二次循环水泵,应采用调速水泵。调速水泵的性能曲线宜为陡降型。循环水泵调速控制方式宜根据系统的规模和特性确定。424 对用热规律不同的热用户,在供热系统中宜实行分时分区调节控制。425 新建热力站宜采用小型的热力站或者混水站。426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宜在热力人口设置混水站或组装式热交换机组。427 热力站宜采用分级水泵调控技术。5 楼栋热计量51 计 量 方 法511 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量表。对建筑类型的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围护结构做法相同、用户热分摊方式一致的若干栋建筑,也可确定一个共用的位置设置热量表。512 公共建筑应在热力入口汉热力站设置热量表,并以此作为热量结算点。51

10、3 新建建筑的热量表应设置在专用表计小室中;既有建筑的热量表计算器宜就近安装在建筑物内。514 专用表计小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有地下室的建筑,宜设置的地下室的专用空间内,空间净高不应低于2.0m,前操作净距离不应小于0.8m。2 无地下室的建筑,宜于楼梯间下部设置小室,操作面净高不应低于1.4m,前操作面净距离不应小于1.0m。515 楼栋热计量的热量表宜选用超声波或电磁式热量表。52 调节和控制521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平衡检测。522 集中供热系统中,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并应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试。523 当室内供暖系统

11、为变流量系统时,不应设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是否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应通过计算热力入口的压差变化幅度确定。524 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控制阀的规格应按热媒设计流量、工作压力及阀门允许应降等参数经计算确定;其安装位置应保证阀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阀门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管径,阀门后直管段不应小于2倍管径。525 供热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时,应对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校核。当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不能满足既有供暖系统要求时,应采取提高管网循环泵扬程或增设局部加压泵等补偿措施,以满足室内系统资用压差的需要。6 分户热计量61 一 般 规 定611 在楼栋或者热力站安装热量表作为热量结算点

12、时,分户热计量应采取用户热分摊的方法确定(通断时间面积法);在每户安装户用热量表作为热量结算点时,可直接进行分户热计量。612 应根据建筑类别、室内供暖系统形式、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及供热管理方式,合理地选择计量方法,实施分户热计量。分户热计量可采用楼栋计量用户热分摊的方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对按户分环的室内供暖系统也可采用热量表直接计量的方法。613 同一个热量结算点计量范围点,用户热分摊方式应统一(通断时间面积法),仪表的种类和型号应一致。62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621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可用于采暖散热器供暖系统。622 散热器热分配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选用

13、的热分配计应与用户散热器想匹配,其修正系数应在实验室测算得出。623 散热器热分配计水平安装位置应选在散热器水平方向的中心,或最接近中心的位置;其安装高度应根据散热器的种类形式,按照产品标准要求确定。624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宜选用双传感器电子式热分配计。当散热器平均热媒设计温度低于55时,不应采用蒸发式热分配计或单传感器电子式热分配计。625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的操作应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和服务,用户热计量计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有据可查,计算方法应清楚明了。626 入户安装或更换散热器热分配计及读取数据时,服务人员应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干扰,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入户读表或者用户恶意破坏热分配计的情况,应提前

14、装备应对措施并告知用户。63 户用热量表法631 户用热量表法可用于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室内供暖系统和地面辐射供暖系统。632 户用热量表应符合热量表CJ128的规定,户用热量表宜采用电池供电方式。633 户内系统入口装置应由供水管调节阀、置于户用热量表前的过滤器、户用热量表及回水截止阀组成。634 安装户用热量表时,应保证户用热量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户用热量表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管径,户用热量表后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2倍管径。635 户用热量表法应考虑仪表堵塞或损坏的问题,并提前制定处理方案。64通断时间面积法641 通断时间面积法可用于各类供暖系统中,进行热量分摊和

15、节能调节。642 通断时间面积法是通过温控装置控制安装在每户供暖系统入口支管上的电动通断阀门,根据阀门的接通时间与每户的建筑面积进行用户热分摊的方式。7 室内供暖系统71系 统 配 置711 新建居住建筑的室内供暖系统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系统,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712 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713 新建公共建筑的室内散热器供暖系统可采用垂直双管或单管跨越式系统;既有公共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散热器系统应改成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或垂直双管系统。714 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