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27968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暑期复习 专题 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和衍射P3.复习精要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一、波的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这几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二、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相比或比波长小。P4.三、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发生干涉现象,则介质中某点P的振动是加强或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达两波源的距离之差:若距离之差恰等于半波长的偶(奇)数倍,则P处的质点振动必然是加强(减弱)的。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

2、是: 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发生干涉还要求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还要求相差恒定。我们经常列举的干涉都是相差为零的,也就是同向的。如果两个波源是振动是反向的,那么在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和减弱的位置就正好颠倒过来了。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偶数倍, 即=n 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P6.四、声波和多普勒效应1. 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声波。2. 声波是纵波。3.3. 声

3、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4.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频率为f 的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增大 f1 f; 频率为f 的波源和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减小 f22,某时刻图中P质点处恰好两列波的波峰相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P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 P质点将始终位于波峰C.由于两列波的波长不同,因此P点的振动不遵从波的叠加原理D. P点的振动仍遵从波的叠加原理,但并非始终加强P12.S1S2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一模1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1与

4、S2发出的两列机械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B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D振动最弱的质点就是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质点P13.18年4月苏州中学调研卷6如图所示,从入口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路径SAT和SBT,声音传到了出口T处,并可以从T处监听声音。右侧的B管可以拉出或推入以改变B管的长度。开始时左右两侧管道关于S、T对称,从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后,将B管逐渐拉出,当拉出

5、的长度为l时,第1次听到最低的声音。设声速为v,则该声音的频率为( B )A B C DP14.18届南京市综合检测题(二)图44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A图示时刻质点b的位移正在增大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2 mC若此波遇到另一简谐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50 Hz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 m大得多P15.18年广东普宁市华侨中学三模卷11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D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B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