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试题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2719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概论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学概论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学概论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学概论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学概论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学概论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概论试题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种子指作物生产上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或植物学上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2、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3、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4、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5、品种指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经人工选择 培育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相对一致,能生产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产品的一个 作物群体。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支持、合成、贮藏。2、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

2、水分、温度及氧气。3、作物生长必需的生活因子有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和养分。4、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5、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6、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7、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8、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9、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温度。10、短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个临界日照长度,才能正常开花 结实。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作物属于长日

3、照作物的是(B )。A.大豆B.油菜C.黄麻D.烟草2、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A )。A.冻害B.热害C.旱灾D.涝灾3、(C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A种植制度 B.作物布局 C.复种 D.连作4、下列作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D )。A.豌豆 B.大豆 C.蚕豆 D.青稞5、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大豆 B.玉米 C.茄子 D.马铃薯6、小麦属于(A )。化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7、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D )。A.间作 B.混作 C.

4、复种 D.套作8、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A.花生 B.水稻 C.青稞 D烟草9、原产于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其生育期一般会(A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10、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 )。A.形态和生理均未成熟 B.生理成熟,形态未成熟 C.形态成熟,生理未成熟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B、C、D、E )A.播种 B.晒种 C.消毒 D.包衣 E.浸种催芽2、品种改良的目标

5、有(A、B、C、D)。A.高产 B.优质C.稳定性好D.适应性强E.产量低3、播种期的确定应根据(A、B、C、E)等综合考虑。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 C.气候条件D.播种方式E.病虫害发生情况4、种子清选的方法有(A、B)A.风选 B.筛选 C.密度选 D.压力选 E.质量选5、植物病原物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主要有(A、C、D、E )。A.人为传播 B.营养传播 C.昆虫传播 D.雨水和流水传播 E.气流传播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4)选择作用;(5)遗传基

6、因的继续分离和基因突变。2、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种子休眠的原因有:(1)种皮厚,透气差;(2)胚未发育完全;(3)后熟作用未完成;(4)抑制物质的存在。3、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有:(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3)加强栽培管理;(4)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轮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用养结合,提高地力;(2)可减少病虫害;(3)消除土壤有毒物质;(4)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六、论述题(15分)你认为当前西藏农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是什么?此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农业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7、能力,鼓励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评分标准如下:(1)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藏农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规范,条理清楚,得分10 15分。(2)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基本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 藏农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较规范,条理较清楚,得分59分。(3)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不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藏农 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不规范,条理欠清楚,得分5分以下。农学概论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 农业发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和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3. 从物质生产及其转化效率上看,作物经济产量是

8、 和 两者的乘积。4. 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主要有(1);(2);(3)边 行效应;(4)作物间互利关系;(5)增强抗灾能力。5: 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6: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热量#: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的综合$:种植制度7: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作物布局8: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反映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 的吻合的程度$:环境9: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具有、地区性和相对性。$:季节性10:作物生产系统由作物、技术、经济四个子系统组成。$:环境11: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12:长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

9、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 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长于13:短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 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短于14: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作物每形成一克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称为$:蒸腾系数15:土壤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有径流、渗漏和$:植物吸收16:在腐殖质作用下形成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为 毫米,称为团粒结构$:0.25-1017: 土壤肥力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经常不断的适量的给植物提供并调节生长所需 要的扎根条件、热量、水分、养分和$:空气18: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的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19: 土壤中各粒

10、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 $:土壤质地20: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能够 的疏松层$:生长植物21: 土壤肥力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经常不断的适量的给植物提供并调节生长所需 要的扎根条件、空气、水分、养分和$:热量22:是土壤最重要、最有效的水分。$:毛管水23: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24: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差值的累加称为$:有效积温或生长度日25: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的差值逐日累加的和称为$:有效积温或生长度日26: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逐日累加的和称为$:活动积温27: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

11、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此期称为$:温度临界期28: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气温之和称为$:活动积温29: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最高、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最适30、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有温度、水肥、空气和。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I. 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A.油菜B.大豆C.黄麻D.烟草5. 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A.冷害B.冻害C.旱灾D.涝灾II. 对一些自然休眠已解除的农产品,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保持强迫休眠状态来延长农产品 的贮藏期,其中最有

12、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是()。A.控制光照时间B.射线辐照C.使用抑制剂类激素D.冷藏12. 原产于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其生育期一般是()。A.延长B.缩短C.不变D.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13.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A种植制度B.作物布局C.复种D.连作1. 下列植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A.小麦 B.大豆 C.蚕豆 D.西瓜3.下列作物根系属须根系的是()A.大豆B.小麦C.茄子D.棉花14. 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A.间作B.混作C.复种D.套作20.小麦属于()化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13、D.中性作物10.下列作物中,较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甜菜、马铃薯B.向日葵、大白菜C. 花生、烟草D.玉米、小麦9. 一般把作物种子播种(或出苗)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A.生育时期B.生育期C.生育阶段D.物候期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1. 在下列播前土壤耕作措施中,属于土壤辅助耕作措施的有()。A.耙地B.耕地C.起垄D.镇压E.作畦2. 植物(作物)无性繁殖的方式有()。A.根、茎类器官繁殖B.嫁接C.体细胞组织培养D. 抨插E.体细胞杂交2. 禾

14、谷类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A.单位面积有效穗数B.每穗实粒数C.粒重D.结实率E.单位面积的株数6.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植物根的种类有()。A.主根B.直根系C.侧根D.不定根E.须根系7. 作为一个品种至少应符合的条件有()。A.优良性B.稳定性C.纯一性D.商品性E.适应性8. 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表现为()。A.提高土壤温度B.增加光照强度C.防止水分蒸发,保湿保墒D.防止水土流失E.除草抑盐碱9.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有()。A.浸沾法B.喷洒法和喷粉法C.浇施法D.涂沫法和注射法E.气熏法10. 植物病原物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主要有()。A.人为传播B.气流传播

15、C.昆虫传播D雨水和流水传播E传染性传播2. 土壤耕作的主要作用是()A.松土 B.翻土 C.混土 D.平地 E .开沟培垄1. 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A 种皮B 果皮C 胚D胚乳E胚芽#:一个地区能否复种须考察其A热量条件 B经济条件 C水分条件 D种植习惯E劳力条件$:ACE#:套作A能够提高复种指数B是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C作物的共生期长D技术关键是适期播种E要求前后茬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相同$:ABD#:间作A能够提高复种指数B是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C作物的共生期长D增产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密度E要求各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大体相同$:CDE#:连作的危害有A病虫草害加剧B土壤养分失衡C有毒物质积累D土壤结构恶化E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