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2717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共36道试题,共72分。)V1.“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C.视觉定位D.形状知觉2.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儿童()开始真正形成的。A.3岁以后B.1岁以前C.6、7岁时D.2岁左右3.理智感是由()。A.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B.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C.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D.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起的4.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5.()的研究对象是个

2、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6.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A.游戏B.模仿C.逻辑推理D.阅读识字7.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B.(4)确定问题所在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8.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A.洛仑兹B.达尔文C.劳

3、伦兹D.马赫9.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A.同情B.移情C.分享D.合作10.“兴趣”、“能力”、“性格”是人的()心理特征。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性11.“幼年健忘”指的是()的现象。A.3岁前儿童记忆力超常B.3岁前儿童记忆力丧失C.3岁前儿童记忆不能永久保持D.3岁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一种病症12.“一个没有学过学习理论的教师,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教师,也可以成为一个差教师,但好却好得好的有限,而差却可能每况愈下。”这是()说的。A.布鲁纳B.艾宾浩斯C.华生D.布卢姆13.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A.吮吸反射B.眨眼反射C.怀抱反射D

4、.抓握反射14.客体移动时婴儿能够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时,他也继续追踪。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B.第二阶段(1-4月)C.第三阶段(4-6月)D.第四阶段(6-12月)15.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是()。A.陌生情境实验B.视崖实验C.习惯化D.吸吮反射16.“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17.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18.儿童最初的感觉是()。A.后天学习得来的B.逐渐形

5、成的C.与生俱来的D.成人训练下形成的19.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后A.奥苏贝尔B.艾宾浩斯C.华生D.罗杰斯20.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A.直观的概括B.动作的概括C.语词的概括D.抽象概括21.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A.对比现象B.嗅觉适应C.味觉适应D.肤觉适应22.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A.掌握了代名词“我”B.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23.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A.搜索式策略B.启发式策略C.探究策略D.脑图策

6、略24.新生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要()手的触觉探索。A.晚于B.滞后于C.早于D.同步于25.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26.()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A.乔纳森B.班杜拉C.华生D.奥苏贝尔27.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

7、直觉思维阶段D.运算阶段28.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C.自我调节化D.情绪表达的社会化29.儿童心理的(),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A.关键期B.原始期C.最近发展区D.最佳期30.参与性观察的优点是()。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C.能严格控制条件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31.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出现。A.01月B.45月C.612月D.13岁32.儿童离开了玩

8、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不存在的33.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出现在()。A.1岁之前B.2岁左右C.3岁左右D.36岁3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35.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A.语法规则B.成人的提示C.自己的言语习惯D.不存在的36.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A.同时对比B.先后对比C.先后适应D.同时适应二、多选题(共4道试题,共8分。)V1.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A.学习的规律B.学习发生

9、的条件C.学习的结果D.影响学习的因素BD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下列()原则。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逻辑性BC3.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来实现的。A.动作B.情绪C.表情D.言语C4.下面属于无意想象的是()。A.看到天上的白云,想到它的形状很嫁一匹飞奔的骏马B.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儿童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C.做梦D.精神病思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BCD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强化:凡能使个体操作该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分正强化和负强化。A.错误B.正确2.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偏好复杂的刺激物。A.错误B.正确3.学前儿童的

10、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行为。A.错误B.正确4.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A.错误B.正确5.认知风格: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A.错误B.正确6.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A.错误B.正确7.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A.错误B.正确8.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像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像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A.错误B.正确9.幼儿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成人的引导。A.错误B.正确10.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想像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错误B.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