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26672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的题目申报书梁元昌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申报书编号GJYF附件2:国家示X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项目立项资源共建研发申报书2013年修订课题类型精品课程资源专业课类课题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课题编号ZYKC201303课题申报单位某某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盖章课题负责人 梁元昌 申请项目角色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成员单位申报日期 2013年10月25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主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编制2013年9月 / 申报说明一、 本申报书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定,供拟申请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下设各相关专业协作组并申报立项资源共建研发的单位填写使用;申报

2、单位须指定课题负责人。选择申报多个课题的单位,每个课题须单独填表。二、 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为1名课题负责人必须为申报单位熟悉业务的负责人、部门骨干或业务带头人;主要参与者至少3人,最多10人不含课题负责人。三、 申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实际需求选择申报其中的课题类型和具体课题项目。选择课题任务请参看附件5:国家示X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科研课题共建任务选择和共享成果遴选参考目录。四、 国家示X性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单位通过网络远程申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部署在“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上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X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于2013年9月30日-10月25日在“共建共

3、享课题项目栏目下的“课题立项申报选项里填报;之后,通过系统导出PDF格式的申报书,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3份,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当信誉保证和课题研究保障,分别在首页和尾页盖章处加盖公章;在信封上注明“立项资源共建研发字样,于2013年10月30日前寄至师X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1110号, :100875。其他单位,直接填写打印本申报书,按上述要求盖章后书面报送。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下述电子。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办公: 010-52452581;电子:SkillChina126.。一、根本申报信息课题类型精品

4、课程资源专业课类精品课程资源公共根底课类通用主题素材教研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群落自荐课题是否课题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精品课程资源课题编号ZYKC201303申报单位某某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单位性质学校法人行业组织企业法人学术机构其他课题负责人某某梁元昌政治面貌群众性别男年龄48行政职务专业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科专业机电学历学位大学本科通讯地址某某市历城区荷花路37-1历城二职专邮政编码250108固定移动409177742 .课题负责人学术成果、业务成就与社会影响:1、2007年获某某市教师技能大赛“电子装配项目三等奖;2、2009年撰写的中等职业学校分层次教学初探获某某省中小学教育科

5、研优秀成果二等奖;3、2010年、2011年被评为某某市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2011年被评为某某省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4、2013年撰写的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课题组主要成员某某性别年龄专业职称学科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王兰海男49中学高级机电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X宝喜男38中学中级机电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徐守华女38中学中级机电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孟繁堂男45中学高级机电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孟庆宝男45中学一级机电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起止时间2013年10月25日至 2015年7月30日二、主要经费来源全国职

6、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单位共建共享出资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企业出资;其他渠道_计划出资预估180万元实际出资额由正式成立的协作组研究确定有关情况描述:根据本课题6门精品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研发实际,开发一个标准化、智能化和高水平、并且供全国共享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预计需要研发经费180万元。其中本单位承当建设经费60万元,希望更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研发,群策群力,以大幅度提高研发成果的针对性、普适性和优质化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与共享。三、课题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与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根底等 (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不超过2500字

7、) 。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改革教学模式。为满足企业的需要,我校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能型人才。机电技术人员要求技能实践性较强,应该进展大量的实践训练。随着教学模式的改良模块化、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法教学模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出现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它为人、机提供了高效的交互平台,且有效的解决了机电设备维修实验、实训中的一系列难题,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里就可以对虚拟设备进展操作与装调,对各种各样的设备进展任意排除,没有安全隐患,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复训练,还可以自我评价和考核,可以在很大

8、程度上缓解昂贵设备带来的教学本钱压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亲手体验操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经验,扩展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涉猎很广的工科类专业,按传统教学方式培养一个合格机电技术人才的周期很长。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机电专业教学去,使枯燥难懂的原理等内容变得简单直观,通俗易懂,使教师容易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其次每个学生都拥有跟虚拟机互动的机会,可以不受时间约束任意操作,使其快速掌握知识点,大大缩短培养时间。实践意义:根据某某市历城区的企业对现代机电技术工人的能力要求,探索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工人的培养模式,建立机电设备虚拟操作与

9、维修维护的虚拟现实实训环境,经历现代化虚拟实现技术手段的调整后,提高操作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操作能力,能都处理各种随时出现的设备故障,极大地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岗位技能培训周期,为现代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培训的瓶颈找到了一条有效地途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虚拟现实资源建设表现了现代化操作与维护维修工培养要坚持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重视利用现代化虚拟实现技术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将对机电设备专业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本课题在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与趋势在国外,引起世界众多国家关注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

10、OCW,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技术委员会设计、开发与管理,它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把MIT几乎全部的、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国际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加拿大政府发起了eduSource项目,其目标是创建跨越整个加拿大的国家互联同享的学习对象库网络,开发的教育资源对所有的加拿大人开放。在仿真教学领域,西方兴旺国家建立了许多国家级员工培养中心,仿真技术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手段和教学手段,是西方现代工人培养的“重要武器。在国内,从实际调查结果看,目前各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课程配备的实验大致有电子技能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PLC控制电气实验室三

11、大类,大局部学校只配备上述三类实验室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多年的机电专业教学体会,类型单一、数量有限功能不全,学生实训不够;缺少传感测验器的相关实验;机床电气连接实训不够。国内不少公司在机电专业教学领域中进展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逼真的三维模型,可进展多种机电故障诊断和排除实训。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了机电维修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新利器,与现有实验室结合时解决目前教学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和体会来看,虚拟机电技术在操作、拆装与电气连接方面实训效果明显。本单位的现有成就: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某某省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X学校建设项目重点中等职

12、业学校,是某某市中职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师资力量最强、设施设备最好的学校,长期坚持推进教学改革,曾屡次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某某省重点专业。本单位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中的研究根底:1)拥有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的教师构成老中青三结合,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相结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2)有实训平台: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有较好的校企合作经验和合作伙伴:我校与中国重汽集团某某、三星电子某某、某某栋梁科技某某等十余家企业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4)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后

13、盾。四、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内容、研究重点、预计突破的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等位口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不超过250。0字).)。根本内容:在企业实际需要的机电技术人才由简单的操作人才逐渐向复合型人才过度的进程中,研究现代制造业开展导致的机电应用专业岗位职责发生的变化,和其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变化,以与在培养相关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建立。建设6门基于以行动导向的项目法教学的精品课程和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各种原理,并获得一人一机的实践操作机会,理论结合实践,快速成长为以现代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研究重点:1电工技能与训练课程

14、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2电子技能与训练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3电力拖动控制电路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4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5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6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技术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背后,要充分表现现代教学策略,要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规律,将复杂、抽象、难以讲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易懂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实训所遇到的教学本钱过高、从而制约学生获得实践机会和实践技能的难题,转化为学生人人都能不受时间、空间、教学本钱的限制获得充足实践机会;将无法实时跟上现代装备开展的教材、实训设备,转化为能与时俱进的教学装备;将电气连接等实训课程中耗材大、实验准备复杂、教师评判工作量大的难题,转化为高效率的教学实训模式;将各种排故实训过程中,对初学者产生安全隐患的难题,转化为安全便捷的操作模式。主要创新:一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利用全球领先的WEB3D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突破时间空问的限制,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