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26671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课程教材试用 编委会总参谋:顾 问:主 编:副主编:编委会:校 对:封面设计目录第一章 完成作业-31、我的作业做完了吗?-42、都有哪些作业?-83、我遇到难题了-114、老师,这是我的作业-14第二章 乐于交流-161、什么是交流-172、你是个乐与交流的人吗?-203、怎样做一个乐于交流的人-234、交朋友-25第三章 守时惜时-271、守时-282、惜时-323、和时间赛跑-364、做时间的好朋友-41第四章 老实守信-451、老实守信的小故事-462、老实守信的名言警句-503、老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原那么-534、老实守信是为人之本-55后记56第一章:完成作业习惯是什么?习惯是

2、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学习工作而稳固下来的一种需要。对于我们来说,习惯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潜意识行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今后的事业乃至整个人生都起着深远的作用,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坚实基石。第一课:我的作业做完了吗?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比一比:你最喜欢谁的暑期作业?明明:老师,这是我做的英语手抄报!小刚:老师这是我的作业小红:老师,这些题我不会做!小丽:老师,这首诗我背的不熟写一写:你为什么喜欢她的作

3、业?说说理由吧! 说一说: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合格的作业?: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仅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懂得了许多知识,而且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一定会按时、正确、认真的完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才有好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责的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将来置身于剧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顽强的生存奠定夯实的根底。第二课 都有哪些作业?读一读在巴黎的一个宴会,来参加的人都是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宴

4、会上,主人问其中一个来宾:“你的成功秘诀是从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个来宾给了主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复:“不是别的地方,而是我的幼儿园!主人睁大了双眼问:“哦,是吗?说说看,你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以致让你后来拿到诺贝尔奖章?这位来宾答复说:“没有什么,我只是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自己的东西不乱放,饭前饭后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他的答复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可,这些开参加宴会的人都是认为众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成的良好习惯。看一看

5、:我知道了: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oo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开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

6、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组成绩最差。 或许今天的作业比拟琐碎,或许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实践课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把作业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我们就不会忘记了,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想一想:怎样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三课 我遇到难题了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正确的条件。但是,毕竟我们的知识有限,遇到难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读一读:案例一:高强的父母安排他做作业达三小时之久。往往一

7、吃好晚饭就开始,到11点还不一定结束。高强也不“争气,人在书桌前,心在电视机上,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小便,心不在焉,忙碌不停,一小时能做完的功课,花了三小时还不能完成。父母疑心他有多动症,高强却抱怨说:“反正做快做慢都要到10点钟结束,干脆边做边玩。为什么高强要马拉松似地做作业呢?原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最长时间仅2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限度,他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连续动脑筋做作业。高强的父母了解了这个特点后,妥善地安排了夜自修时间。从此,晚饭后高强除了做作业,还可以休息、玩耍,甚至看电视。虽然做作业的时间短了,但自觉性提高,作业做得又快又好。 案例二:二年级的杨光,平时不愿动脑

8、筋做作业,东抄西凑地向老师交差,父母对此视假设无睹。到了临考前两天,父母才硬逼着杨光挑夜战。杨光还真聪明,一读就记住,不到10点钟就可以收兵了。谁知考试结果只有70分。父母长吁短叹,说这孩子忘性大。为什么杨光前一天晚上能背诵如流,第二天考试时却忘了一大半呢?原来,儿童的记忆有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通过反复复习才能强化记忆,减少遗忘。杨光的父母得知这个道理后,改变了过去“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注意平时的学习与复习,杨光的成绩很快到达90分以上。 案例三:李玲才二年级,父母就给她开“小灶,每晚做完作业之后,就认真地教她学英语。父母教得很费力,李玲却瞌睡得要命,学了一小时还记不住一个单词。是

9、她太笨了吗?不,是因为她对枯燥的字母、单词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李玲的父亲改用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不到一个月,李玲就能用英语对客人作简单的应酬。 说一说:从上面三个小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其实在大多时候,不是我们学习不好而导致的作业完不成、而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我的忠告是: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的缺点,就不要一错再错了,应该练习着慢慢改良。但是愿意改掉坏习惯的人很多,有恒心时时检点、日日改善的人却不多;所谓积弊成习、积非成是、积习难改。其实,只要发愿改善,就可做得到的。拓展:调查一下自己都有哪些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给自己制定一个方案,相信你一定会改掉这些坏习惯!第四课 老师,这

10、是我的作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读一读:案例:我们班的李飞同学现在进步多了,听说他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从来没有让老师安生过。在他还没上学时,父亲就因为同别人打架被人杀死,母亲也在他父亲死后不久离家出走,剩下幼小的他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逐渐长大。因为如此,学习也是一塌糊涂,懒惰成性,作业完成的时候很少,即使完成了也是照抄别人的作业,每学期考试几乎都在倒数几名。偶然有一次,李飞主动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答复得非常正确,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也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谁说李飞

11、又抢别人东西的说法了。在我的耐心引导下,他说脏话的毛病也改了。同学们说李飞现在变好了很多,体育上是我班的篮球干将,劳动方面表现也很好,现在还主动承当了倒教室后边垃圾桶、洗痰盂、整理笤帚、垃圾铲的责任,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夸奖和老师的表扬。但他现在在学习上也很用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虽不够专心,学习主动性差。但我想通过努力,李飞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展示台:这是我的作业!第二章 乐于交流人为什么会说话?我想是源于交流。其实动物也一样,动物就没有交流吗?一定有。我不是动物学家,对动物之间的语言和情感世界缺乏了解。可是通过观察生活也会知道,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也是

12、有交流的。雄鸡报晓就是个例子。记得早年在乡下时,万籁俱寂的黎明时分,不知道哪家的大公鸡第一个叫早,接下来就是群雄争霸,一个接一个,一声接一声地比唱起来。那时没有时钟,没有闹铃,更没有mornning-call,只有靠大公鸡来报时效劳了。第一课 什么是交流交流的含义交流:共同驱逐自我身中和它者身中之后建立的关系。 交错地流淌。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浑家初时也容许道该去,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爱夫妻,何忍别离?不觉两泪交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 彼此把自己有的供应对方。自古以来许多文献中关于交流,人们有很多的阐释!1. 谓江河之水集合而流。 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仇兆鳌 注:“?三齐记?: 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 2. 指水渠纵横交错而流。 ?文选何晏?:“假设乃虬龙灌注,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