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265372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磷矿水资源论证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安县上庄磷矿矿区水源地靶区水资源可行性总结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年十月平安县上庄磷矿矿区水源地靶区水资源可行性总结编制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水文分院项目负责:李 健技术负责:吴艳军编 写 人:吴艳军 李 健总工程师:严维德单位负责:严维德提交报告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提交报告时间: 2011年10月 25日1 前 言 11.1 项目来源 11.2 论证范围 11.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1.4 编制依据 21.5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41.6 工作等级 41.7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42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62.1 自然地理 62

2、.2 气象、水文 62.3 地形地貌 82.4 地质、构造 83 区域水文地质 11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13.2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123.3 论证区水文地质条件 134 论证区水源地天然资源评价 154.1 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资源评价 154.2 供水水源地地表水资源评价 154.3 需水量与供水量分析 165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7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5.2 取水合理性分析 175.3 取水保证程度 176 结论及建议 181.1 项目来源平安县上庄村人畜饮水截潜工程位于上庄村响河峡和东峡的交汇处, 该工程解决了下游 12300多人和 20000多牲

3、畜的饮用水问题。 由于东峡内 有磷矿区分布,青海省银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此峡内进行矿业开 发,为保证下游人畜饮水安全和矿山的正常开采, 拟将现有取水工程移至 响河峡(距现有取水位置上游约 6oom,以解决矿山开发和人畜饮水安全 之间的矛盾。 为此,青海省银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1年 9月 21 日委 托我院承担“平安县上庄磷矿矿区水源地靶区水资源可行性论证”工作, 并于 2011年 11月 10日前提交相应的水资源论证报告。1.2 论证范围论证范围的确定主要以现有取水口的位置和拟建水源地靶区的位置 为依据。主要位于平安县上庄村响河峡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01 4900 101 51

4、51,北纬 36 17 10 36 20 00,面积 20.0km2。1.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为保证下游人畜饮水安全和平安县上庄磷矿的开采, 通过地面 调查、资料收集、 综合研究和开展供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基本 查明拟建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评价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为平安县上庄 磷矿矿区水源地靶区人畜饮用水水源地的可行性提供基础水文地质依据。主要任务: 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基本查明平安县上 庄磷矿区拟建水源地靶区的地层岩性及含水层结构特征; 基本查明拟建水源地地下水分布规律及补、径、排条件; 评价拟建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对拟建水源地进行

5、水质评价。1.4 编制依据1.4.1 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细则 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2002年3月; 国务院颁发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1993年8月;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22号令; 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布的 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 源论证管理办法 。1.4.2 标准依据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 2001);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 9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2002);地下

6、水质量标准(GB/14848- 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 2006);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 20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T7119-93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GB/T18870-2002;(11)青海省用水定额,青海省水利厅,2009年2月。1.4.3 项目依据及参考文献 项目依据 平安县上庄磷矿矿区水资源靶区水资源论证技术服务合同书 主要参考文献 青海省湟中县上庄磷矿矿区东段总结勘探地质报告,青海省地 质局第十三地质队, 1978年 8月 西宁幅

7、、乐都幅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青海省第二水 文地质队, 1984年 青海省平安县白沈家沟、祁家川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质队, 1986年 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人畜饮用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05年 5月 青海省水功能区划青海省水利厅,2003年3月。1.5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取水规模: 根据平安县水务局提供资料, (靶区) 人畜饮用水取水量 为 1800m3/d 。取水水源: 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取水方案, 确定取水水源为响河峡河 水及河谷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取水地点:响河峡峡口隘口处, 在已建河谷截潜引水工程 上

8、游 约 600m 处。1.6 工作等级该建设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取水水源为响河峡河水和地下水, 主要 用于下游人畜饮用水, 水质要求高。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主要考虑河水和 地下取水水源、取水和退水影响分类等级来确定。该水源地靶区位于湟水河一级支流上游上庄村响河峡峡口隘口处,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发利用程度中等(v50%),人畜饮用水取水量1800m3/d 。水源位置涉及青海省水功能区划中湟水河流域。祁家川河为平安县开发利用一级功能区的平安农业用水二级功能区 内,响河峡位于祁家川河干流上游的三级水系, 取水和退水对第三者取用 水影响轻微,该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1.7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

9、与承担单位论证委托书:平安县上庄磷矿矿区水源地靶区水资源可行性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青海省银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2.1 自然地理平安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南侧, 海东地区中心腹地, 东与乐 都县相邻,西与湟中、西宁市毗连,南接化隆县以青沙山为界,北与互助 县隔河相望,距省会西宁市35km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km。为海东地 委、行署所在地 , 是全地区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 县域总面积 769km2。平安县上庄磷矿区位于县域内南缘, 八宝山以北的中高山区, 南邻化 隆县。该区主要为山区,海拔30803100m距平安县城约45k

10、m有简易 公路可抵达矿区,交通较为便利(图 1)。2.2 气象、水文2.2.1 气象论证区属凉温性半干旱气候型,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 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雨滋润, 冬季寒冷漫长。 年平均气温 0.36.8?,极端最低温度-23.7?,极端最高温度 34.8?。 年温差 24.2 24.9 ?,日温差 13.017.7?,全年平均无霜期183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462.42880.8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450mm最大年降水量600mm 最小降水量350mm降水多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187%, 11至翌年3月占36%。境内年平均风速 2.7m/s,最大风速22m/

11、s,大 风出现率较少,年均 5 8 次,主要出现在冬未春初和雷雨之际。最大冻 深 1.34m。西宁市辖区高塞乡小峡平安县a中县沖期回族乡都LL古城回联乡县tf卫A儿宝山丄翻由山化回U1 ?自诸互助土族自墙县公踣乡村公略Oo县、参、村十、.县界馥铁路河洗高速公路诒证区图1水资源论证区交通图222 水文论证区以下河流为祁家川河,属常年性河。每年511月底河床内有水流淌,12月至翌年4月,河床内基本断流,河水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论证区的东峡与响河峡为祁家川支流河源区, 据访问当地居民,两河流冬 季断流。 2011年 9月 30日测得东峡河流量(瞬时) 0.066m3/s ,响河峡河 流量(瞬时) 0.

12、075m3/s (流速仪)。2.3 地形地貌论证区位于青沙山以北, 地形主要山区, 地势南高北低, 最高峰为南 部的八宝山,海拔4403m以北为中低山区,海拔 29503060m平均海 拔2900m左右.起伏高度约150250m3100m以上山地寒冻风华作用强烈, 山脊单薄,大多呈鳍状。 分水岭以北沟谷深切,向源侵蚀极为强烈。 地貌 上可分为侵蚀构造地形,横向上(东西)可分为沟梁相间的地貌类形。响河峡为南北向展布的沟谷,走向与山体一至,宽50 100m地形向北倾斜。上游两侧为中高山分布,相对高差100200m山体冲沟发育, 岩石裸露,侵蚀切割强烈,顺山体走向断裂发育,河流深切。 中下游为中 起

13、伏的中低山区,山体起伏相对较以北中高山地平缓,起伏高差50100m山顶平缓呈浑圆状,山体坡度 1530,表层多为黄土及亚砂 土覆盖,并生长稀疏的植被。2.4 地质、构造2.4.1 地层论证区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为前第四纪上元古界变质较深的地层、 古生 界的寒武系及变质较浅的及中新生界白垩系地层, 中部出露有加里东期 花岗闪长岩,第四纪主要为全新世冲洪积及坡积地层。 前第四纪地层 上元古界下岩组青石坡组(Pt2a),主要分布于项目区中部,岩性为砂岩、灰色千枚岩、板岩、泥质结晶灰岩夹千枚岩,厚度大于2402m。 古生界寒武系中统泥旦山群( 2nd),灰分布于南北中高山区,岩 性为绿色变安山岩,厚度大于

14、 2332m。 新生界白垩系(Khk),分布于项目区北部,岩性为一套灰紫色一褐紫色厚层钙质胶结砾岩夹薄层含砾不等粒钙质硬砂岩。 厚度大于 130m。 分布于响河峡中游地带的侵入岩主要为中性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 (Y8 32),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第四纪地层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东峡及响河峡沟谷内,以冲洪积及坡积地层为主。 冲洪积泥质砂砾卵石(Q4al-pl ),青灰色,松散,分选性及磨圆度 差,砾卵石成份主要为千枚岩、砂岩、板岩。 坡积碎石(Qdl),青灰色、灰白色,松散,分选性及磨圆度极 差,成份主要为河谷两侧母岩,为千枚岩、砂岩等。2.4.2 地质构造论证区区域构造体系 (构造带) 彼此交织, 地质构造呈现出比较复杂 的格局。 区域上祁吕山字型构造体系 (简称祁吕系),是主要的构造体系。 祁吕系包括了西宁民和槽地(盆地) 、拉鸡山断隆(山地)、尖扎群科 尔槽地, 化隆槽地等构造单元。 老的南北向构造带、 古北西向构造带均受 到祁吕系构造的包容和改造, 成为其断隆带的一部分。 压性为主的主断裂 多被复活而逆冲到中新生代地层之上。 祁吕系的断裂具有规模大、 影响深, 延伸远、成组出现的特征。 槽地中的褶皱构造较开阔, 多为短轴单式褶皱。这说明主体构造具有顺时针扭动和压性结构面等特征。 拉鸡山北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