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操作规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26431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测量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测量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测量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测量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操作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经纬仪观测(一)测量准备工作1、在搬运、测量时,必须妥善保护仪器、工具,不得磕碰; 观测时,仪器架设后,测站(和镜站)不准离人;测站搬家时,必须卸 下仪器装进仪器盒。如测站距离较短,可以不卸下仪器,但必须怀 抱仪器,用手托住架脚。行进时,不得跳跃或快跑。2、测量外业观测应选择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 内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 烈,不应进行观测。三角高程测量还须选择大气折光比较稳定的 时间观测。3、在高标和建、构筑物上设点观测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保 险带。仪器上下搬运应采取有效措施,仪器箱和其他用具须放置 牢靠,严防坠落,确保仪器和人身安全。4、观测时,要

2、按以下要求进行:(1)仪器转动要平稳,用望远镜垂直丝照准目标时,应将目 标置于水平丝附近;并按观测顺序依次观测其他目标。使用微动 螺旋照准目标或用测微螺旋对准分划线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 旋进。(2)每次照准目标,不得过分拧紧水平和垂直固定螺旋,微动 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3)观测过程中,照准部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心不得超过一 格,接近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4)当望远镜旋转超过了要观测的目标时,必须旋转一周后重 新照准,不得反向旋转。(二)地面三角测和精密导线测量1、观测前应清除觇标、脚架周围杂草,并根据土质情况采 取打脚桩或其他措施使脚架稳固。观测时应避免日光照射,以 便于操作

3、和保证测角精度。2、方向观测要选择一个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 并与测站大致等高的方向作为零方向。3、水平角观测各测回,应均匀地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器上的不 同位置。度盘和测微器的变换位置应按规程规定的度盘表进行。4、在垂直角超过3时,每测回间应重新整置仪器,使水准 气泡居中,或者采取在观测过程中,加入垂直轴倾斜改正的方法。5、观测时的补测、联测、重测和取舍及观测限差、记录格 式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的规定。6、三、四等三角测量水平角的观测,一般应采用方向观测法。 其操作程序如下:(1) 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2) 经纬仪望远镜照准零方向目标,对好度盘和测微器。(3 )顺时针旋转照

4、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第十个方向目 标,读取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9重合对径分划线二次,每重合 一次读一次数)。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第十个方向目标读数,然后 再依次照准第3、第4 第n个方向进行观测读数,最后归位到零方向。(5) 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 方向目标,按本条第3款读数。(6) 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其余各方向目标,最 后归零(方向数不超过3个时不归零)。以上操作为一个测回。7、精密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其方法和操作程序与三角 测量相同。只有两个方向时应测左、右角。在总测回数中,以 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各为总测回数的一半),分别观测导线前 进方向

5、的左角和右角。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 度盘位置。(三) 井下导线测量1、在井下观测时应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在主要运输大巷主运输石门等运输繁忙地段,须提前 和有关单位联系停止运输;其他巷道和工作面的运输设施影响观 测时,亦应立即停止运行。(2) 在有架线巷道和电力设施的地点施测时,应特别注意人 和仪器的安全,必要时应停电作业。(3) 在上、下山等坡度较大巷道作业时,应事先联系停止工 作面施工、禁止行车,然后方可施测。2、井下导线水平角观测,应按规程的规定选用测回法或复测 法。3、测回法一个测回操作步骤如下:(1) 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2) 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

6、度盘的读数略大于0。(3)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4) 纵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5) 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4、复测法一次复测步骤如下:(1) 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2) 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为0,固定度盘,打开复测器。(3)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关闭复测HR W器。(4) 纵转望远镜照准后视目标,固定度盘不读数,打开复测HR W器。(5)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5、风速过大,对中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镜上光学对中,或采 用挡风措施以确保对中精度。6、设点困难或边长过短时,为保证

7、测角精度,可采用三架法施测。(四) 三角高程测量1、地面三、四等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的观测,一般将观测 方向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2 -4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若通视条 件不佳,也可以分别对每一个方向进行连续观测。2、每一个方向的观测,要在垂直度盘的两个位置上进行。3、各方向垂直角观测的照准部位,须按规范规定的有关符号 记入手簿。4、垂直角的观测程序:在垂直度盘的一个位置上,将望远镜 的一根或二根水平丝依次照准该组的每一目标,并进行垂直度盘 读数(重全对分划线两次);纵转望远镜,依相反的照准次序进行垂 直度盘的另一位置观测;如此完成该组中每一方向一测回的操 作。5、两个镜位照准目标时,目标的成像应

8、位于垂直丝左、右 附近的对称的位置。用三丝法观测时,纵转望远镜前后,水平丝 照准一律按上、中、下丝的次序进行。6、在进行垂直角观测前,应将照准部水准器整置水平;在每 次进行垂直度盘读数以前,必须将垂直度盘上的气泡精确调至中 央。7、观测过程中,当发现指标差的绝对值大于30时应进行校 正;已测完的一个完整测回,若其他各项符合限差要求仍可使 用。8、垂直角观测的限差与重测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9、观测结束,必须量取觇标和仪器水平轴至中心标石上标志 面的高度。10、井下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中丝法施测。现测方法与地面三 角高程测量相同。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可与水平角观测同时进行。11、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同时要测量

9、仪器高和前视高,并量测 该点至底板高度。(五)施工测量1、用经纬仪施工放线,标定次数和其他限差严格按有关规程 要求确定;每次必须采用两个镜位标定,取其平均位置;严禁用 一个镜位标定。2、土建施工中,用经纬仪以及坐标法、支距法或交会法质 放样后,应对各轴线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3、用经纬仪标定巷道中腰线时,必须采用两个镜位进行二、光电测距仪观测(一)光电测距仪观测1、用于煤矿井下测量的测距仪和电池必须具备防爆性能。2、作业前,要根据需要的充电时间为电池充电,并按规范规定的项目,对测距仪及其主要附件进行检测,符合要求方可 作业。3、要选择良好的气象条件和有利的观测时间进行测距作 业

10、。操作要求如下:(1) 测距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老 雾、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以及井下烟尘雾气较大的情况下 不应作业。(2) 在测距过程中,如遇大风或大气湍流影响严重时,应停 止观测。(3 )在平原或丘陵地区,晴天无云雾时,各等级测距的最佳 时间是上午日出后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至半 小时。而在山地沟通谷地区则应选在下午日落前的时间观测。阴 天、有微风以及井下作业时,均可以全天观测。质外各类边长的 测距作业,无须严格限制观测时间。4、测距仪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测距仪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 中的规定操作仪器。(2) 测距开始前,应使测距仪与作

11、业温度相适应。测量时,光 强信号应在保证测距精度的情况下进行测距作业。(3) 在晴天作业时,应给测距仪、反射镜打伞,严禁将照准 头对向太阳,测距仪的主要电子附近应避免曝晒。(4 )测距仪与反射镜必须配套使用。若更换反射镜时,必须 重新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检查经纬仪望远镜光思和测距仪光 轴间的距离与反射镜中心到视标中心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不 相等时,应进行校正或考虑测距结果的修正。(5) 测距时,宜根据测程范围采用规定的反射镜个数。(6) 测距作业时,避免有另外的反光或发光体位于测线或 测线的延长线上,否则应采取措施。(7 )测距时应暂停无线电通话,以免干扰。(8)架设仪器后,测站、镜站都不准离

12、人。(9 )测距作业时,一般应用检定测距仪时所用的温度计和气 压计。测距作业前应预先打开温度计,待1。分钟后方能正式读 数。在测量前后,应在测线两端点上测定温度和气压数据。等外 控制各类边长,可只在测站上测定。(10)测量气象元素时,气压表应平置,读数时要防止指针 搁滞。温度计应悬挂在与测距仪和反射镜近似同高,不受阳光直 射,受辐射影响小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在使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时, 应按其使用说明书上所规定的通风时间测记温度。(二)光电测距仪操作程序(1) 在测站上安置测距仪,应严格仔细地进行对中整平。对 于分离式或组合式测距仪,需将测距头、控制器(箱)与经纬仪 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接好电缆

13、线,并检查接装是否牢靠, 接触是否良好,防止测距仪晃动。(2) 精确对中、整平反射镜,反射镜面与测线要近似垂直。(3) 对于具有米英制或3 60及40 0制的各种不同制式 的测距仪,应首先将程序选择器放在所需的位置上(我国通用 360和米制)(4 )接通电源,进行仪器自检,待运行正常后即可开始测距。(5)照准反射镜可采用“电子照准”的方法,使光强信号适 当时再进行读数。(6 )按测距键,根据所测边的等级,按照规范所规定的测回数 及读数次数进行读数。(7) 按测量规范第65条第9款中的规定测记温度和气压。(8) 观测垂直角(如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两端点高差,可不观 测),并量取仪高和镜高。(9 )

14、测量边长的结果必须经过气象、加常数、乘常数修正 后变成斜距,才能化算为水平距离。气象修正和加常数修正两项, 可按不同的测达精度要求和测距仪的性能,在仪器内预置或手 算。可在具有自动归算水平距离和高差以及坐标增量的测距仪上 进行所需的自动计算。三、特殊操作1、严禁擅自进入盲巷、旧巷或已停止作业的掘进工作面进彳亍测量。2、在有架空线的巷道中进行测量或挂线时,要有防止触碰架 空线的措施;需要在巷道顶作业时,必须断电后再进行作业。3、在特殊地点搞测量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措施,报总工程 师批准。4、延线需打眼应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测量工不得违章操作。5、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 0米,其

15、他巷道相距3 0米前,必须下达贯通预透通知单,并按规定经有关部门签字,下发,并必须留底备查。、记录于计算()记 录1、夕卜业观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整洁美观、 格式统一。2、各种观测都必须有专门负责记录人员,并严格按规定的 要求记录,不能自测自记。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或钢笔记 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册中(井下宜用铅笔)。严禁凭记忆补记。 夕卜业手册中每一页都须编号,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册中的记 录纸。4、手册中各记事项目,每一测站,每一时间段或每一测段的 首末页都必须记载清楚,填写齐全。测站或测段的名称=等级、天 气或成像情况、仪器类型及编号、观测者及记录者、作业日期、 观测开始及结束时间等均按各类手册要求内容填写,并绘制必要 略图。要求如下:(1) 水平角观测还应填写觇标类型、方向号数、名称及 照准目标。(2) 垂直角观测还应填写仪器高、觇标高、照准点名及照 准部位。(3 )水准观测还应填写测段水准起、止点点名(或点号)后 视及前视水准标尺号。(4 )光电测距还应填写边名、仪器高、反射镜高、觇标高、 反射镜个数、风力、信号强度、测站及镜站的温度、气压。(5)井下导线测量根据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