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26408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颗钻石》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颗钻石》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颗钻石》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颗钻石》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颗钻石》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颗钻石》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颗钻石》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颗钻石说课稿一、 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2、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二、说教法和学法 1、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感情朗读,我想这是对本篇情感味较浓课文增进体验的合理途径。 2、 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

3、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感受。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 1、下面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2、生默读课文。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4、(小姑娘为她妈妈找水喝的事。) 问:那么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空水罐、水罐、银罐、金罐、钻石。) 问:上一节课,我们留了哪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呢?(水罐为什么发生这么多变化?)小结: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1、指名读第二段。听完后回答,哪句话让你非常感动?(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结:多么孝顺的女孩啊,她的母亲生病了,她替母亲找水。还有不同的句子吗?(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这句体现了小姑娘很孝顺妈妈。) 过渡:老师有一个问题觉得很奇怪,我们这儿的水并

5、不重要,为什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呢?(那儿在闹旱灾。)2、联系上下文读书,下面我们来目睹一下干涸的场面。 一边播放录象,教师一边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为解说词。问: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水)没有水等待人的就只有(死亡)3、姑娘是多么希望能找到水啊,自由读这两句话。(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小结: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女孩找水的情景。(小姑娘来到了小溪边,小溪干涸了,她又匆匆忙忙来到了丛林,可是树木都干枯了。所有能找的地方她都找过了,岩石刮破了她的双手,荆棘割破了她的衣服,可她却哪儿都找不到水,倒在草地上谁

6、着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孝顺,坚持、有毅力的孩子)4、读一读。 出示:比较句子 小姑娘找不到水,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句话?5、用课文中的词说一说小姑娘发现水时的心情。(喜出望外) 解释:没有想到会有水,超出自己的想象,就叫喜出望外。 指名读。6、师范读。 老师一边读一边想像小姑娘找水时的焦急和找到水时的喜出望外。想不想也学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呢?7、生齐读。8、谁来告诉老师,什么原因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水呢?(小女孩的爱。)问:对谁的爱?(对妈妈的爱。)9、过渡:后来她又把水给了谁?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由读。(她把水分别

7、给了小狗和过路人。还有母亲。)10、问: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把水给小狗时的情景呢?(生: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一起读,体会小狗的高兴。11、小姑娘不仅爱母亲,她还爱什么?(生:爱小动物。)小结:是啊,这时水罐变成了银的。12、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妈妈怎么说的?自己读读。问: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对小姑娘很好。妈妈很爱小姑娘。妈妈不顾自己的生命,也要把水让给小姑娘喝。)小结:妈妈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把水留给孩子,这时银罐变成金罐,妈妈多爱自己的孩子啊,读读这句话。13、指名读。小结:老师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过渡:小姑娘一心把水让给别人,她难道就不

8、渴吗?(很渴。)14、问: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说说你的体会。(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15、把感受带到朗读中。指名读。齐读。过渡:就在小女孩忍不住的情况下,她又作出了什么举动?(她把水让给了过路人。)16、读读课文中的句子。(生: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一起读。老师引读。17、你体会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生:一定要帮助别人。)看出小姑娘的什么?(爱心。乐于助人。)小姑娘的心灵就像什么?(金子般美好,钻石般闪亮。)喜欢这个小姑娘吗?佩服她吗?18、看着这股清澈的水流,你最想说什么?(是这股水流带来了快乐。是水流救活了生命。人们终于不用口渴了。这股水一定要分给所有的

9、人。)小结:这股水流滋润了大地,拯救了万物,是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这些变化,带着感动读最后一段。19、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出示:写一写: 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要求:写完后再读一读,同桌可以交换,看看不同的感受。问:这个大大的问号你弄明白了吗?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20、齐读课文最后一节,可以做些动作。(三)、欣赏爱心名言(四)、布置作业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带来的七课钻石,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星座,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试着自己写写童话。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形象直观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19.七颗钻石 ? 空 有水 银 金 钻石 妈妈 小动物 女儿 陌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