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25931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01语文积累号综介运用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中曾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结庐(I u)车马喧(xu cn)搔更短(s ao)不胜簪(z)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结庐在人境 结:建造、构筑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问君何能尔. 尔:如此,这样 悠然见南山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4)山气日夕佳 山气:山间的云气日夕:傍晚(5)浑欲不胜簪浑:简直4文学常识填空。(1)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

2、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 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 位田园诗人。(2)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 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5. 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 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02鯉荊圆

3、(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6. (枣庄中考)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 “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 “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境界。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 趣。(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

4、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 字有哪些含义。【示例】“望”到的景物:国都、山河、草木、花、鸟。“望”字的含义有:诗人眼 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意思对即可)9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 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 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 “惜别(恨别家人)”之悲。10.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

5、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 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03拓展阅读思吴江歌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11. 请结合全诗欣赏“秋风起兮木叶飞” 一句。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1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01语文积累号综介运

6、川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_ 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 赤壁中发表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燕脂(y cn)提携(Xi e)折戟(j i)殷勤(y in)谩(men)嗟日暮(jie)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黑云压城城欲摧.(2) 折戟沉沙铁未销.(3)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摧:坍塌销:销蚀殷勤:情意恳切报:回答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A.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C.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 /三山去!(解析: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文学常识填空。 李贺,字长吉,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有“诗鬼”之称。与李白、 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2)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 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 房宫赋等。(3)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李清照,宋代(朝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代表,有“

8、千古第一才女”之称。02课内粘读(一)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 好在何处。【示例一】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示例二】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示例三】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出来。7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

9、故?有什么作用?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报效朝廷、忠君报国的决心 )(二)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丄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9.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 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

10、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 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10. (常德中考)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 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或“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 才不遇的慨叹”也可以)(三)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11 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

11、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12.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详见本课“学法点津”】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的大鹏高飞之志。03拓展阅读(吉林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 沈佺(qu印)期:唐代诗人。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3.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住宿、过夜。14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示例】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

12、门”回答。(意对即可)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体会诗人的情感【典型例题】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自己高洁品质的思想感情。【技法点睛】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 易体会诗人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 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如杜甫在春望中就把情感寄托在“山河”“草 木”“花”“鸟”“烽火” “家书”上。(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如雁门太守 行赤壁渔家傲等就是如此。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描写,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