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25460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感冒护理及相关知识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显著的全身中毒症状、 伴相对较轻的呼吸道症状。在慢性病人和老年人中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病毒科,RNA病毒,球形或丝状。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分为人、猪,马以及禽流感毒等,其中人 流感病毒根据 NP 抗原性分为甲、乙、丙 3 型,3 型之间具有相似的 生化和生物学特征。按病毒外膜结构不同,H型又可分为:H16个亚型(H1H16), N有9 个亚型(N1-N9)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极易发生变异,尤以甲型流感病最易发生。 病毒不耐热、酸

2、和乙醚、对甲醛、乙醇与紫外线等均敏感。在低温环 境下较为稳定,在4C能存活1个多月。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 天内均可有病 毒从鼻涕、唾液、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 周,以发病3天内 传染性最强。2.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获得不程度的免疫 力,同型免疫力通常不超过1 年,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性。病毒变 异后,人群重新易感,故可反复发病。4. 流行特征: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沿交通 线传播,冬春季节多发。大流行的发生与下列4种因素有关:潜伏 期

3、短,仅12天;流感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易发生变异;以 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短,且各型 及各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乙型流感多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 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主要通过感染呼吸道内各类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损伤和死 亡而致病。受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与脱落,露出基底 细胞层,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炎症、渗出,产生发热、头痛、肌痛 等全身症状。于病程第 5 天、基底细胞层开始再生,形成未分化的移行上皮,2 周 后形成新的纤毛上皮而恢复。临床表现潜伏期 1-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4 天。1. 典

4、型流感:最常见。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急起高热, 显著头疼、肌痛、关节痛、乏力、咽干、咽痛等、中毒症状与发热程 度有关。发热多于 1-2 天内达高峰,34 天内退热、上呼道症状持 续 1-2 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2. 肺炎型流感:多见于老年人、婴幼儿,患有慢性心、肺、肾等疾患 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易分离出流感病毒。 病程可达34 周。病死率超过50。3. 轻型流感:较轻的呼吸道症状及全身症状,病程24天。4. 其他类型:胃肠型:儿童多见,23天可恢复;脑膜脑炎型: 病毒侵入神经系统;肌炎型:仅见于儿童,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 现;心肌炎型和心包炎型。并

5、发症1. 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继发细菌感染 2肺外并发症:较少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淋巴细胞 相对增多。2. 病原学检查鼻黏膜印片检测抗原:取病人鼻甲黏膜印片,可在 上皮细胞内查见包涵体,或将咽部含漱液接种于细胞培养管内,荧光 抗体染色病毒抗原阳性;病毒分离: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将起 病3天内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或痰液接种于鸡胚进行病毒分离。早期 可获得 70的阳性结果,但发病第7 天后即不能再获得阳性结果;核酸检检:直接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RNA,该方法快速、敏感, 特异性亦较高。3. 血清学检查:取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或血凝抑制 试

6、验,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可以确诊。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和支持治疗。2. 对症治疗:解热镇痛药。3. 抗生素的应用:下列情况可应用: 继发细菌感染: 有风湿病史者: 抵抗力差的幼儿、老人、尤其是慢性心肺疾病病人。4. 抗病毒治疗:应早期用药。(1)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只对甲型流感有效。(2)奥司他韦:特异性抑制甲、乙型病毒复制,75mg, bid,疗程5 天。(3)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対各型流感均有效(4)中草药:金银花、连翘、黄芪等。 常用护理诊断、依据、措施1. 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1)按吸道隔离要求:隔离病人 1 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病人避免 外出、如外出需戴口罩。(

7、2)用药护理:儿童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严重的Reye综 合征(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热后数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昏迷、 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伴有肝大、肝功能轻度损害)。金刚烷胺有一 定的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老年及有血管硬化者慎用、孕妇及有癫痫 史者禁用。2. 气体交换障碍:与病毒性肺炎或合并细菌性肺炎有关。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 营养与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健康指导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可获得 60%-90%的保护 效果。 在每年流感流行前的秋季进行,老人、儿童、免疫抑制的病人以及易 出现并发症者,是流感疫苗最合适的接种对象。对疫苗中成分或鸡蛋 过敏者,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妊娠3 个月以内的孕妇、严重过敏 体质者禁忌接种。12 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室内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病人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 衣物、手帕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或阳光下暴晒2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