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25254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遗存的“拆”与“留”: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科学规划北京焦化厂旧址用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详细规划处伴随着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的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留下了很多工厂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在此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些工业遗存,在城市更新改造这一永恒命题下,是否需要对这些反映工业化时代特征、印证着曾经的辉煌工业成就、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工业遗迹的历史文化意义予以考量,是简单的推倒重来、实施土地开发,还是有其他方式,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北京焦化厂旧址用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2、的思路,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涵。一、具有辉煌历程的北京焦化厂:为环保而建,为环保而停北京焦化厂紧邻东五环化工桥,位处京津第二通道的北京起点,总占地约147公顷,始建于1958年,到2006年7月正式停产,已有48年的历史。焦化厂兴建前,北京燃料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巨大,成为当时的三大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的北京市委决定,兴建一座煤化工厂,通过煤的气化,降低污染,达到能源综合利用、节省燃料的目的。1959年11月18日,焦化厂建成投产,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炼焦炉推出了第一炉焦炭,并第一次将人工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市区,“三大一海”(大会堂、大

3、使馆、大饭店、中南海等重要单位成为了第一批煤气用户。从此结束了北京没有煤气的历史。从第一座焦炉投产以来,焦化厂共为首都输送商品煤气148亿立方米,替代燃煤2000多万吨。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进程中,焦化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品焦炭供应和出口基地,年产焦炭2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7%,焦炭出口至欧洲、北美、南美,出口量占全国的6.9%,同时还生产硫铵、轻苯、工业萘、酚等30多种化工产品。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反映着首都辉煌的工业发展史。进入21世纪,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天然气进京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焦化厂所处的地理位臵和生产状况已不符合首都城市建设尤

4、其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落实“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改善北京大气环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加快实施垡头地区传统工业搬迁和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奥运行动规划进一步明确北京焦化厂将实施停产搬迁。作为焦化厂停产搬迁工作总体方案的一部分,2006年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与焦化厂签订了土地收购合同,计划于2008年3月前完成北京焦化厂北厂区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设施设备的拆除工作,用地纳入政府储备土地。2006年7月16日焦化厂全面停产后,各类工业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随即面临拆除的命运。1958年,焦化厂因环保而建,

5、开创了城市煤气化事业的先河,为北京市环境保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48年后的2006年,焦化厂又因环保而停产搬迁。二、对工业遗存的抢救性保护: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思路的提出2005年前后,市规划委在组织编制该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发现焦化厂经过近50年的建设,所形成的工业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具有独特的工业风貌,能够反映其曾经辉煌的历史。其时,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组成部分,已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通过了下塔吉尔宪章,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保护工业遗产提供了操作指南。截至2005年底,共有22个国家的34处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6、006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发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无锡建议;同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2007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共计50余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6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一致认为应对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北京焦化厂广大干部职工对该厂情感认同强烈,希望保护工业遗产。为此,市规划委会同市国土局多次组织专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踏勘、组织研讨会议。在此期间,有的专家和部门提出应整体保护;有的则提出不

7、需保护;还有提出希望多建设住宅等不同意见。在综合考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环境污染修复、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意见,市规划委、市国土局提出了应坚持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必须保护、一定利用的原则,认为其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突出地区特色风貌,形成多样化的城市形象,丰富“人文奥运”及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这也完全符合国际上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原则。下塔吉尔宪章提出,除了那些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遗址,改变工业遗址的功用,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工业遗产建筑的持续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且有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连续的再利用,可以稳定那些面临长期就业资源突然中断的人们的

8、心理。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经请示市政府同意,2007年2月市规划委致函北京焦化厂暂停了拆除工作,为焦化厂的抢救性保护奠定了基础。三、新北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亮点:全球公开征集规划方案为了给新北焦找到一个最佳规划设计方案,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市规划委会同市国土局面向全球范围公开征集规划方案。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案,不仅涉及土地功能转换、城市空间再塑、城市综合开发等问题,还需统筹考虑规划地铁7号线车辆段设计及其综合开发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环境修复等许多方面,情况极为复杂。因此,在征集规划方案之初,就邀请具有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

9、、轨道交通设计、环境修复、地产开发经验的规划设计机构或由上述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参加应征;同时为了提高应征方案的可操作性,征集活动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或投资机构参与方案征集。在应征报名期间,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应征申请人递交了申请文件。通过严格的资格评审,选取了6家应征申请人参加本次规划方案征集活动。经过应征单位4个月的紧张奋战,6家应征单位如期提交了应征规划设计方案。2008年10月10日至24日,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对社会公众公开展示了入选的6家应征申请人提交的规划方案,随后我们在吸取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评审出了一等奖方案,并以一等奖方案为基础吸收各方案优点开展了方案综合等工作。根据综合方案,北京焦化厂用地规划为地铁车辆段和综合开发区 三个区域,其中工业旧址园呈“T”字型,位于规划用地的东 部,总用地约 54 公顷,是集中体现北京焦化厂工业风貌、工 艺技术的核心区域,有 52 项工业建构筑物、工业设备通过功 能置换等多种方式集中保留在该区域,其余 42 项工业建构筑 物、工业设备可与周边的土地开发、环境建设相结合予以改造 利用,通过保留历史符号的方式丰富地域的历史记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个全新的北焦用地规划已经 完成,对北焦的美好未来我们将拭目以待,北焦必将成为北京 城市一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