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25233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7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圆10课题 圆的认识(一)11课题 圆的认识(一)14课题 圆的认识(二)15课题 欣赏与设计16课题 圆的周长17课题 圆周长公式的应用18课题 补充练习19课题 圆的面积20课题 圆面积公式的应用22课题 练习1523课题 练习61123课题 单元练习、评析25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5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6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练习课28课题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30课题“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练习课31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三)32课题“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练习课33课题

2、百分数的应用(四)34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四)的练习课35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的练习课36课题单元练习、评析37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7课题 图形的变换(一)38课题 图形的变换(2)41课题 图案设计42课题 复习与整理(一)44课题 复习与整理(一)45数学与体育47课题 比赛场次47课题 起跑线49课题 营养搭配50第四单元:比的认识52课题 生活中的比53课题 生活中的比(2 )54课题 比的化简58课题 化简比的练习60课题 比的应用(一)62课题 比的应用265课题 比的应用366课题 比的应用467课题 练习三68课题 测试与评讲69第五单元:统计69课题 条形统计图70课题 复式

3、条形统计图71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73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75课题 练习四76课题 练习四78整理与复习(二)80课题 整理与复习80课题 整理与复习81课题 整理与复习82生活中的数83课题 生活中的数(1)84课题 生活中的数(2)85课题 数字的用处86课题 正负数87课题 正负数(二)88课题 整理课89六、观察物体90课题 搭一搭90课题 搭一搭91课题 观察物体的范围92课题 观察范围93课题 测试与评讲94看图找关系95课题足球场内的声音95课题成员间的关系96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复习计划97课题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99课题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101课题 比的复习103课题 统计表1

4、04课题 统计表106课题 圆的知识整理107课题 圆的知识的练习108第一单元:圆单元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本单元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和圆的对称性的认识。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

5、会“化曲为直”的思想。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

6、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应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能正确描述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评价学生对圆的认识,主要是能让学生说出圆的特征,同时,能根据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玩套圈游戏时,为什么要站成圆”等。课时安排:13课时课题 圆的认识(一)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学材分析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

7、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学情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学习目标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

8、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导学策略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

9、究新知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习画圆 (5分钟)你是如何画圆的?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

10、练习,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大小 位置的确定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三、应用拓展1、基本练习(4分钟) 1投影出示 找出下列圆的半径、直径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2、应用练习。(10分钟)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

11、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

12、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四、总结全课(3分钟)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延伸:1、用圆作画2、谈谈我眼中的圆 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几分钟后分别从圆心、半径、直径各方面纷纷展示汇报。(5分钟)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动手练习学生练习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

13、问题。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很多学生都说可以猜“样”)再学生猜两个字的水果名,学生在启发下猜出草莓(草没的谐音)回答问题。板书: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圆心(o) 圆中心一点 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 确定圆的大小 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d)线段 通过圆心 两端都在圆上 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r=d/2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才相等;所有的直径才相等;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课题 圆的认识(一) 第 2 课时( 总第 2 课时)学材分析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初步会用圆规画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对此进行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圆的特点,但解释生活现象还不够灵活,重点应放在这。学习目标 1、能用圆规训练地画圆。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导学策略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1、说说什么是直径、半径?并在圆上指出半径、直径和圆心。2、说说画图的步骤,并画一个圆?二、展开1、讨论: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2、演示圆形和方形的运动痕迹。3、小结4、想一想:解释下列现象并说为什么。三、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