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教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25233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学概论》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物流学概论》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物流学概论》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物流学概论》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物流学概论》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学概论》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学概论》教程(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工程学院 物流学概论教案绪 论物流现代化的含义一方面表现为物流必须进行技术革命,以当前先进的物流科学技术取代落后的物流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对物流活动进行现代化管理,从而使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 沿海四大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深圳、天津都将“ 物流” 作为地方“ 支柱产业” 给予高度重视 广州市则将在东、西、南、北全面规划物流产业,分别建立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商品物流中心、仓储

2、物流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上海则瞄准“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着重发展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并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完善法规,配套环境”的指导思想去运作实施 北京市具体规划了北京物流港、三大物流基地、四大物流中心 此外,山东、浙江、大连、青岛等地都在制定物流方面的规划 物流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沿海地区物流开始热了的时候,中部、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启动 我国的物流企业 以海尔物流崛起为代表的企业集团,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市场化的业务流程改造传统产业。他们将现代物流构筑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了精确化、

3、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 一些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通过改造正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如中远、中外运、中储等等。同时,也生长出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像广州的宝供,深圳的中海物流等等。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国物流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不够,还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 正当我国加入WTO的时候,许多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如美国联邦快递、德国邮政、丹麦马士基,日本佐川急便等。 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物流业人才的缺乏 物流理论需要从物流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物流理论要为物流实践服务 物流学的概念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

4、、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和时间效益的科学。 物流学的学科性质 物流科学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物流学是一门进行系统分析的科学 物流学又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物流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处于持续不断运动的物资以及影响物资流转的各有关因素。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物质资料空间位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间题和经济间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流的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在物流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使物流投入与物流期望目标达到平衡,使物流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体现,使物流为生产建设、人民生活

5、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本章思考题1.谈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物流得到了哪些发展?2.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物流圈具体指的是哪些?3.何谓“物流学”?谈谈物流学的学科性质。4.简述物流学的研究对象。5.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的概念。20多年来随着我国理论界对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的大量的物流实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加深。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4-17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6、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

7、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

8、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 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

9、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

10、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二、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的过程。 在20 世纪20 年代,物流还是被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30 年代起,人们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 物资的配给” 和怎样加强对“ 物质分布过程” 的合理化管理,其核心部分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

11、说:“ 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 “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的理念,今天人们又给予了新的内涵:其一为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其二为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其三为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其四为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和军需品的战时供应中,运用后勤管(Logistics Management)方法 。二战后,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后,其定义中包括下列一些业务活动: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贮存,用户服务等。美国物流

12、管理协会1984年对物流重新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 ,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后,对成本的控制将转为物流领域。 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用尤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

13、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物流运行中存在着 “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背反”。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这反映物流是整体概念的重要性。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五)精益物流理念 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

14、想密切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 以产生价值;(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根据商品的市场营销动向决定商品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物流是被看作使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相联

15、系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虽然内部物流一体化 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足以保证厂商实现其经营目标。要在今天的竞争中达到充分有效,厂商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客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这种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被称作为供应链一体化。 要获得供应链理论所要求的这种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需要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不一样的创新的组织定位,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系。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为了物流复兴,将“基于物流的联盟做为最可观的合作”理念,发展物流联盟和广泛开展合作关系的思想已成为物流实践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业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的对手间的谈判。而今,合作最基本的形式是发展有效的组织间的联合作业,形成多种形式的业务伙伴关系。一方面促使企业从外部资源寻求物流服务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促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供应商与物流需求商组织联合起来。1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是指从事业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