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24905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平一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教学设计单位:孟庄镇中心小学 姓名:邱 明 兰 电话:3666811 时间:2013年4月13日 教学水平:水平一 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课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的目标导向,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爱玩,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既保证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脚脑并用的能

2、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练习。二、教材分析:爬越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移动动作,是实用性活动技能。二年级教材包括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方式的攀登与爬越方法和技能,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力量等体能,锻炼学生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个性品格,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等。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喜欢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到了二年级时,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爬行(如鳄鱼爬、海狮爬、蚂蚁爬、大象行等)、各种方式的攀爬(如攀爬肋木架、绳架、攀登架、体操架)、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横向纵向障碍物

3、)等。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四、教学目标:1学会一些简单的爬越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予以灵活运用。2发展攀爬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上、下肢力量。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及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4树立主动帮助同伴的意识,增强合作互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五、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一脚蹬地的力量配合另一腿跨上器械的动作。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落地轻巧。六、场地器材:地点:篮球场器材: 跳箱4套 、大垫子4块七、教学流程:(一)开始热身部分:选用 “大鱼网” 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操练习,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二)基本部分: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关教学的方法和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提示重难点。组织分散和集中练习相结合,观察指导纠正。同时根据在日常生活中予以灵活运用的动作、连贯、要领好记的特点,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自练、自悟、自得动作的方法要领,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巡视观察纠正,优生示范。激发学生对模仿的情趣,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这里就达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后进行游戏过独木桥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了学生团

5、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三)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拍打放松,然后,以学生谈体会和收获的方式,进行总结评价。八教案授课年级: 二(1) 人数:40人 任课教师:邱明兰教学内容1.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2.游戏:过独木桥教学目标1学会一些简单的爬越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予以灵活运用。2发展攀爬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上、下肢力量。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及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4树立主动帮助同伴的意识,增强合作互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课的结构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开 始 部分1 分钟1.教师整队,检查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3

6、.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原地转法。4强调活动安全,鼓励学习。组织队形:成四列横队集合要求:集合迅速、站姿端正、精神饱满。12准 备部分78分钟1.游戏:大鱼网2.热身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正侧压腿(5)手腕脚踝运动练习队形:散点教与学法:1讲解示范,强调安全2用音乐调控游戏活动3集中评价要求:躲闪灵活,动作敏捷,注意安全。练习队形:四列横队,疏散队形 教与学法:1随音乐,教师领做,学生练习。要求:积极模仿,动作规范,韵律感强。55基 本部分一、爬越80-100厘米高的障碍物。教学重点:一脚蹬地的力量配合另一腿跨上器械的动作。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落地轻巧。动作

7、要领:动作要领: 双手扶握跳箱一端、两侧,一脚有力蹬地,另一脚蹬箱越过。保护与帮助,站在跳箱一侧,靠近手扶箱的一端,手扶练习者上臂。二、游戏:过独木桥方法:发令后,排头迅速跑过“独木桥”跑到终点返回,击第二人手掌,第二人依类推,速度快而不掉下“桥”的得1分,以累积得分多的队为胜。规则:(1)击掌后再跑,不得抢跑(2)掉下“桥”者扣1分,踩线为掉下桥。采用分组不轮换组织:教授时用一根绳教法:边示范边讲解、鼓励学生,分组练习。要求:1、着重练时机的把握。2、大胆尝试,注意动作要领及安全。组织:教法:1讲解示范方法2提出要求,进行安全教育3学生分组练习4教学比赛5教师指导、纠正要求:遵守规则、纪律、

8、发扬集体主义精神。2-412010结 束 部分调整恢复1.放松:拍打身体2.总结评价3.回收拾器材组织:散点1领做放松练习。2指导性评价,布置回收器材。要求:认真做放松练习。43器 材跳箱4套 、大垫子4块预计运动负荷预计密度练习密度4045课后反思:一、创景设疑 层层深入以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相结合是体育课程特征,本课是紧紧围绕此特征而设计的,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练习”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我创设二个场景,从爬过爬越小土坡占领高地,这三个场景是层层递进的,一环扣一环,达到了我预期的练习强度及密度。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我又重视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进行思维活动“每个场景都设置了问题,翻越土坡中“你们

9、能顺利的爬过土坡吗”、“占领高地”中“老师拉开了垫子对你们爬越有什么影响”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相互讨论、自主学习。通过自主爬有要求的爬有高度的爬有难度的爬,层层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相长 突破难点本节课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爬越3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谦让的品质。说实话在制定目标时我想学生肯定能达到,但是怎样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却让我着实为难了一阵子,一次学生之间的无意碰撞引起我的思考,将环境变得狭小让学生也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把难点突破了,我真得感谢学生。确实,只要在教学中创

10、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再难的问题也能在学生的创新中迎刃而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和整合学生的生成,使体育课变得更丰富、更有活力。在教学中当我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会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想法,教师要多一份心,用心观察,善于捕捉和选择学生的回应中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帮助的创新资源,对这些新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产生一些新的体育游戏与活动方法,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是:由于我的主教材的教学难点是跨腿内收、相互谦让,障碍接力中要求学生也要做到这一点有些不实际,所以以后在设计时应该把六小组变为四小组,学生活动的范围扩大就不需要比赛中强调谦让。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