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24716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 二 政 治 考 试 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考试题说明: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题目下面。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 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 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 万事万物的总和3.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己欲

2、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A. B.C.D.4. 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影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 .B.C.D.5. 下列成语中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是A. 瑕不掩瑜B.高屋建瓴C.唇亡齿寒D. 一波三折6.

3、“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A.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B. 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7.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A. B.C.D.8. 右图漫画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9.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发达的英国。这表明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 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能同步10. 在人口问题上,一些地方牢固树立“少生快富奔小康”的理念,促进了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其中体现的哲理是A. 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着事物发展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11.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观颠倒,是当前各种不正之

5、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C. 颠倒的荣辱观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 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国家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体现的唯物史观的道理是A.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 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13. 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表明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

6、作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14.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D.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项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项伟大创造说明A. 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 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16. 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

7、任制,从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到合营、三资、 私营企业遍地开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这些事实表明A. 我国的生产关系是由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的B. 人类社会是按照人的愿望变化发展的C.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取得成功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 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

8、矛盾,这是因为它们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始终A.B.C.D.19. 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B. C.D.20.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理解的公平、正义往往是一种平均主义。现在,人们理解社会公平、正义时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个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另一个是为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充分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平等的机会。这表明 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9、世界的导向不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B.C.D.21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们的价值的正确认识也会发生变化。这表明A.真理与谬误只一步之遥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C.事物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D.正确与错误是无法判断的22.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A. 个人的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B.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 个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完善与发展D. 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3. 一名儿童滑冰不慎落入水中,有人和求救者讲价钱,给钱才救人;有人奋不顾身地跳入冰冷的水中,将儿童救出后悄然 离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价

10、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A.B.C.D.24由于雷锋精神中存在着丰富的友爱与互助的内容,展示着亮丽的人性之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因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雷锋精神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就在于它A. 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矛盾B. 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C.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D. 一直为我们树立了世界观的榜样25.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 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

11、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A. 价值判断会带有主观性B. 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C.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判断就不同阅卷人得分就能推动社会发展。(11分)D. 价值判断具有阶级性政治题号26272829总分(1)(2)(1)(2)得分评卷人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完成下列各题(共50分)阅卷人得分26.辨析:只要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27.我国目前以GDP为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没有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影 响。同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绝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是在现有的 GDP核算基础上、扣除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更全面地反

12、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阅卷人得分我国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2分)28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越来越美丽,然而每个人又都不愿意失去自己遮风避雨的小窝。针 对近年来城市拆迁中出现的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等现象,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调查、走访、 上网等途径,搜集到下列资料,准备召开一次讨论会。材料一:拆迁本来是为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而做的一项“利民工程”。然而,某些人为追逐私利,致使群众 权益遭受粗暴野蛮地侵犯,拆迁就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变成了一项“扰民工程”。目前城市拆迁问题已成为群众信访反映的 焦点之一。材料二:从总体上看,城市拆迁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市

13、民的居住条件。但多数拆迁户却对拆迁工作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由 于拆迁居民被安置到城郊,导致生存成本大增,而这些问题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材料三:面对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时作出了调整。目前,全国已经有近20个省、直辖市修改了拆迁的相关法规。规范 管理、重新评估、群众监督百姓的权益被放到了首位。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拆迁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会由“利民工程”变为“扰民工程”?(6分)阅卷人得分2)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拆迁法规,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依据。(6分)29.郭纯1955年出生,于1970年入伍,毕业于解放

14、军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任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院长至今,从医35年,足迹遍布内蒙古草原各地、总队各偏远基层中队,用满腔赤诚诠释了一名共 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在本职岗位上实践了“人民武警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为官兵身体健康、人民幸 福、维护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先后共取得13项医疗成果,1项获得国家专利,填补自治区医疗空白20 多项,主刀手术3万多例,安全接生1万多例,无一差错,近7年累计免费救治“三无”人员420余人,为群众减免医疗费 用210多万元,收到500多面不同语言文字锦旗、4000多封感谢信。(1)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怎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6分)(2)结合材料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9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C 3.D 4.C 5.D 6.B 7.A 8.D 9.C 10.B 11.B 12.C 13.C14.D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B 22.B 23.D 24.C 25.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促进经济基础 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从此意义上说,命题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5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