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24625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课的设计学校: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授课教师:陈素烟班级:七年(7)班指导教师:陈少华 叶剑凡 吴占春时间:2019.6水平四 (七年级)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单元教学计划授课教师:陈素烟 年级:七年级 班级:7 人数:40人 教 学目标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以上学生能领会足球简单比赛规则,初步掌握足球行进间运球、运球射门和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站位和跑动路线,能较好地控制传球的准确性,并成功完成3次以上战术配合。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在快速奔跑中控制球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竞赛培养学

2、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相互鼓励,体现出合作成功的喜悦。课时数 3教学内容足球技、战术的学练,并学以致用。重点难点重点:站位、跑动路线。难点:传接球配合时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11. 基本战术讲解2. 学习足球直传斜插战术配合3. 足球分组比赛-合理运用直传斜插战术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基本战术学练,使80的同学能初步掌握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及运用能力2.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重点:传球跑动路线难点:传跑时机与传球路线1. 讲解示

3、范2. 挂图示意3. 分组练习4. 分组比赛21. 学习足球简单比赛规则2. 复习足球直传斜插战术配合3.足球分组比赛-合理运用直传斜插战术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复习足球基本动作技术,90%的学生掌握足球基本动作及运用能力;通过教学比赛,使90的同学能完成比赛任务,并能基本了解足球比赛规则及运用能力2.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柔制、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重点:遵守比赛规则;传球跑动路线难点:合理利用比赛规则;传跑时机与传球路线1. 讲解示范2.分组练习3.分组比赛31.组织学生分组比赛1.认

4、知和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能完成比赛任务2.体能目标:使90%的学生能完成比赛任务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重点:观察特定环境下学生技术水平的发挥以及体能储备情况难点:合理评价1. 讲解示范2.组织学生比赛水平四(七年级)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课的设计莆田南门学校 陈素烟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安排上,紧密关注学生的学练情趣,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

5、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动作;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教学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与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练好身体,学好知识。二、教材分析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的项目。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四的目标要求,应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发展足球基本战术。因其对抗性激烈、技战术复杂、体能消耗大,能有效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有着显著效果。本次课为第一次课,

6、以足球“二过一”战术配合教学为主线,由于练习方便、规则简单,适合作为终身体育的锻炼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在学习提高部分中采用了教学挑战赛的练习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利用iPad拍摄,回放学生的学练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诊断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足球技战术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加深对足球运动的正确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为今后的体育竞赛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人数40人。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生理上看,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于快速增长期,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争强好胜

7、,求知欲望高,因此正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阶段。虽然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但学生还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学上对待女生以及后进生在战术配合上适当放低了要求,体现了区别对待原则。本课采用了观看挂图、提问导入、示范、讲解、分解、纠错和竞赛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通过学习达成教学目标。预计80%以上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体验、领会传跑时机的重要性,基本掌握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站位和跑动路线,并与同伴成功完成3次以上战术配合。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

8、础。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基本战术学练,使8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站位和跑动路线,能较好地控制传球的准确性,并成功完成3次以上战术配合。(二)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在快速奔跑中控制球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相互鼓励,体现出合作成功的喜悦。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站位、跑动路线。难点:传接球配合时机。六、任务分析为了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必须熟练的知道直传斜插“二过一”的战术要领,掌握了正确的跑位、传球路线和传接球

9、时机,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同时学生要乐学好学,学习氛围浓厚,在练习中要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七、环境分析1.本节课授课地点在南门学校空中操场,该校坐落在人杰地灵的壶公山脚下,体育场地设施配套比较完备,有上、下两层200米的田径场,6块标准的室外篮球场,可以兼顾足球教学的开展,场地光线充足,无遮挡,无噪音,基本符合本节课教学的需求。2.本课需要用到扩音器、音响,教师课前应先试机,避免出现卡机或播放不了现象。八、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课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一)开始热身部分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情况;教师导入、讲解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课堂学练要求,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

10、,进入上课前的准备状态。通过口令的变化沿着篮球场边线进行慢跑,以及动态韧带拉伸练习,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为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练习做好充分的身体和心理准备。(二)学习提高部分通过观看挂图,采用提问方式自然导入,引入足球“二过一”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掌握技战术的兴趣,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教学挂图、教师示范并设置问题(控球队员将球传给接应的队员后,是斜线跑到防守队员的身后还是直线跑到防守队员身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挂图、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其次,设置不同手段的练习方法:1、两人一组直传斜插过“假人”练习: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再分成两小组,教师

11、提出练习要求后,由小组长把队伍带到指定区域,成三角形进行传接球练习。本练习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熟悉球感,提高控球能力,为“二过一”战术配合教学做好铺垫。在练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练习氛围。2、两人一组直插斜传“二过一”战术配合练习(消极防守,防守人站在指定圈内):教师利用挂图讲解示范,通过世界杯足球史上的战术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战术配合有一个全新认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初步掌握“二过一”战术配合的跑位路线和传跑时机,并得到运用。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并对存在普遍性的错误动作进行集体纠正,再次完成战术配合。最后,学生自主

12、合作和学练展示练习等教学内容,让学生由“浅”入“深” 进行学练。3、拓展练习(学以致用,两人一组直插斜传“二过一”接射门练习):采用“看谁配合好”比赛。设置不同比赛条件和要求,组织男、女生同场竞技,进一步提高“二过一”战术配合实战水平,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拼搏精神。学生学练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利用iPad拍摄并回放学生的练习情况,帮助学生诊断学习效果。4.体能练习:超级弹力带:全面发展学生力量素质。(三)整理恢复部分学生围成两个同心圆在教师引导下做放松练习,让学生的身体逐步得以放松恢复;通过学生自己谈课堂学习体会、练习感受的方法,自评互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一步明确所学技术重点,增强自评和互

13、评意识。九、教学效果预计(一)8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站位和跑动路线,能较好地控制传球的准确性,并成功完成3次以上战术配合。(二)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55%左右。十、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站位、跑动路线和传接球时机。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相应的场地进行教学比赛和小组相互挑战。同时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练:讲解示范、提问释疑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学练。(二)创设教学情境,学以致用:团结协作、观察讨论以及优生展示,启发学生积极体验;

14、通过教学竞赛,提高“二过一”战术配合实战水平,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拼搏精神。(三)对接信息技术,整合体育教学:教师巡回指导,利用iPad拍摄并回放学生的练习情况,帮助学生诊断学习效果;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十一、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一)掌握不好传球的力量与方向,导致配合失误。解决方法:在无对抗情况下加强传球配合。(二)控球人传球后不能立即插入前面的空当,摆脱对手。解决方法:结合障碍物做传接球及跑位配合。十二、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80*60m空地一块、足球25粒、假人4个,足球门4个、iPad一部、拉杆音响一台。(水平四)足球运动“二过一”战术配合及体能练习学时计划授课教师:陈素烟 班级:七(7) 人数:40 课次:第1次课 指导教师:陈少华 叶剑凡 吴占春教学内容1、 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2、体能练习:超级弹力带重点:站位、跑动路线难点:传接球配合时机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基本战术学练,使8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配合的站位和跑动路线,能较好地控制传球的准确性,并成功完成3次以上战术配合。2、体能目标:通过教学赛看谁配合好,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在快速奔跑中控制球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与时间、强度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