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2401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答复12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 ,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 ,共庆团圆B荡秋千 ,踏青插柳C放鞭炮 ,守岁迎春 D望双星 ,鹊桥相会解析:根据图示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判断为冬至日 ,故B表示秋分日 ,D表示春分日。故从D到A为春分日到夏至日 ,应为我国的春末夏初时节;故B选项符合。答案:B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 ,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 ,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 ,但短于

2、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 ,并长于昼解析:结合上题分析 ,从B到C表示秋分日到冬至日 ,故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 ,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故北半球昼短夜长 ,且白昼逐渐变短 ,黑夜逐渐变长;而南半球昼长夜短 ,且白昼逐渐变长 ,黑夜逐渐变短。应选B项。答案:B以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34题。3据图中所示信息 ,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C春分(3月21日) D清明(4月5日)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图示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间 ,今天白昼时间为11小时48分 ,明日白昼时间为11小时50分 ,白昼时间变长 ,但

3、是昼短于夜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并且向北移动。位于12月22日至3月21日之间 ,且白昼时间接近12小时 ,离春分近。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答案:C4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 ,向北移 B北半球 ,向北移C北半球 ,向南移 D南半球 ,向南移解析:结合上题分析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南半球 ,向北移。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答案:A以下图所示的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 ,答复第5题。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序是()A BC D解析:同一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那么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反之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读图可知 ,

4、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三地正午太阳都在南方 ,说明三地都在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那么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纬度越低 ,因此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项。答案:A读某日某时刻沿40N太阳高度分布图 ,答复67题。6该日北京昼长为()A3小时 B7小时C10小时 D14小时解析:日出45W 与日落105E ,为150 ,对应是10个小时。答案:C7此时北京时间为()A9:00 B17:00C18:00 D19:00解析:日出45W 与日落105E ,可以看出太阳直射30E(为12时) ,北京时间是18时。答案:C8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 ,读图 ,答复以下问题。甲乙(1)依据甲图在乙图中

5、绘制出晨昏线 ,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并将甲图中的A、C两点在乙图中标出。(2)甲图可能是_(填字母)的太阳光照图。A6月22日 B12月22日C6月1日 D10月1日(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 ,此日 ,B地地方时_时日出 ,昼长_小时 ,白昼将逐渐变_(填“长或“短)。(4)假设方案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 ,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 ,那么楼间距最大的是_地。(5)B地位于C地的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解析:第(1)题 ,此题一定要学会看光照图 ,在甲图上 ,北极圈内部出现极昼现象 ,所以在乙图上要表达出来 ,在乙图上晨昏线呈圆弧形 ,在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 ,如下图

6、;根据经纬度的判断 ,A点的经纬度是0度经线 ,23.5N ,C点的经纬度是(60E ,0)。第(2)题 ,甲图的北极圈内部出现了极昼现象 ,所以时间离夏至日近 ,但是由于北极圈上没有出现极昼现象 ,所以不可能是夏至日 ,即6月22日。第(3)题 ,在赤道上是6点日出 ,18点日落 ,C点位于赤道 ,并且在晨线上 ,所以C点的地方时为6点 ,B点在C点的西边 ,中间相差了30经度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4点 ,即日出时间为4点。根据白昼的计算公式昼长24(124)16即昼长时间为16小时 ,现在的时间是距离夏至日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白昼还会变长。第(4)题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太阳高度越大 ,

7、楼间距越短 ,根据题意可知 ,B点离太阳直射点最远 ,太阳高度最小 ,所以楼间距最大。第(5)题 ,根据经线指示南北 ,纬线指示东西 ,所以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由于地球的自转 ,使得地球外表的物体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因此是CAB。答案:(1)如下图(2)C(3)416长(4)B(5)西北CAB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 ,完成910题。9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B两地的区时一样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解析:两地都属于东8区 ,但是钓鱼岛在黄岩岛的东北部 ,地方时比黄岩岛早。

8、答案:B10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A两地都位于热带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解析:钓鱼岛是亚热带 ,黄岩岛位于热带;两地不在同一经线 ,不可能在春分同时看到日出。答案:D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 ,现在约为2326 ,最大时可达24.24 ,最小时为22.1 ,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答复1112题。11黄赤交角为24.24时()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

9、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解析:黄赤交角是24.24时 ,意味着黄赤交角变大 ,那么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 ,温带范围缩小。答案:B1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约4万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小纬度为22.1ABCD解析:太阳直射点随地球公转的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直射北半球;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直射南半球。答案:C

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以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 ,读图 ,答复第13题。13立夏至立秋期间 ,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解析:立夏至立秋期间 ,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先提早后推迟。答案:B14以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 ,AB为地轴 ,CD为赤道 ,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 ,为12。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_月或_月 ,北京时间为_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

11、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3)假设此后一段时间逐渐减小 ,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解析:第(1)题 ,据图可知CD为赤道 ,箭头指示太阳光线 ,角为12 ,可推出太阳直射12N ,一年中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中间间隔约3个月 ,图示时间可能为太阳直射赤道后向北移动 ,也有可能直射北回归线后向南移动 ,12N约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中间 ,所以图示时间可能为3月21日后的一个半月 ,也有可能是6月22日后的一个半月 ,图示半球为东半球 ,太阳光线直射ADB经线是160E ,地方时为12时 ,北京时间采用120E的地方时 ,两地时差

12、为2小时40分钟 ,用12减去时差 ,算出北京时间为9:20 ,太阳直射的纬度是12N ,太阳直射的经度是160E ,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2N ,160E)。第(2)题 ,考查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理解。第(3)题 ,考查学生对日出日落分布的时间规律认识及运用。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答案:(1)589:20(12N ,

13、160E)(2)正午太阳高度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

14、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北京的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悉尼的日出时间逐渐变早。要练说 ,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开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害怕:有的结巴重复 ,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 ,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 ,扯衣服 ,扭身子。总之 ,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 ,面向全体 ,偏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