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23750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2.2 氯气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化学课时2 氯气的性质【基础梳理】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黄绿色 密度比空气大 有毒 较易液化 能溶解于水 ( ) A B C D2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白烟的是 ( ) A.铁在氯气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氯气中燃烧3氯气性质活泼,下列物质不能由氯气和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 A.NaClB.FeCl2C.FeCl3D.CuCl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溶于水中形成盐酸 C次氯酸比次氯酸钙稳定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2、Ca(ClO)2和CaCl25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6下列选项中,与氯气用途无关的是 ( ) A消毒杀菌 B制漂白粉 C制盐酸 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7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以采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试剂 C.碳酸钠溶 D.紫色石蕊试剂8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为防

3、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 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填化学式),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失效的方程式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用字母代号填)。AO2 BCl2 CCO2 DHClO (4) 关于漂白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具有漂白性 B漂白粉是纯净物C漂白粉最好在弱酸性环境下使用 D漂白粉可以长期露置,因而比次氯酸易保存【运用提升】9将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AgNO3溶液、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

4、、石蕊溶液、品红溶液和Na2CO3溶液中至过量,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一组是 ( ) A.产生沉淀、无明显变化、变红、溶液褪色、有气泡 B.无明显变化、溶液褪色、变红、无明显变化、产生沉淀 C.产生沉淀、溶液褪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褪色、有气泡 D.产生沉淀、无明显变化、先变红后褪色、无明显变化、产生沉淀10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11近两年,全国发生了多起氯气泄漏及爆炸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及时

5、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浸湿的口罩;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 )A B C D12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食盐水【选做题】13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6、。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纯净的氯气反应:2NaClO2+Cl2=2ClO2+2NaCl。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用于除去ClO2中未反应的Cl2)。(1)仪器D的名称是。(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作用是_ (4)F处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填接口字母)。(5)以下是尾气吸收装置,能用于吸收多余ClO2气体,并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A. B. C. D.14一定量的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课时2 氯气的性质1.B 解析: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利用了它的毒性,使田鼠中毒死亡;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与空气混合时,在混合气体的下部,所以能够被田鼠呼吸,从而达到灭鼠目的2.D 解析: Fe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固体

8、氯化铁,会观察到棕褐色的烟,故A不正确;Cu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铜,会观察到棕黄色的烟, 故B不正确;H2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气体HCl,极易结合水蒸气变为盐酸小液滴,则会观察到白雾,故C不正确;Na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钠,会观察到白烟,故D正确。【方法规律】“烟”和“雾”的区别在描述化学现象时,“烟”和“雾”所描述的对象是不同的。(1)“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如Fe、Cu、Na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棕褐色烟、棕黄色烟和白烟。(2)“雾”是指小液滴,如Cl2在H2中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形成盐酸酸雾(白雾)。(3)磷与Cl2反应时一般同时生成PCl5固体和PCl3液体,故现象

9、为产生白色烟雾。3. B 解析:氯气与变价金属单质直接化合时得到高价氯化物。4. C5. C 解析:对于漂白粉来说,其具有漂白作用主要是由次氯酸引起的,当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的时候,漂白粉会和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所以会使HClO的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变得更好。6D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与氯气的性质无关7. D 解析:氯水中的次氯酸光照完全分解:2HClO2HCl+O2,所以要证明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只要检验溶液中有无HClO即可。若加入有色物质(如紫色石蕊试剂)褪色,则可说明。酚酞试剂无色,与HClO不会产生颜色变化。8. (1)潮

10、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2)氢氧化钠(NaOH);2NaOH+Cl2 = NaClO+NaCl+H2O(3)Ca(ClO)2; 2Cl2 + Ca(OH)2=Ca(ClO)2+ CaCl2 + H2O Ca(ClO)2+CO2+H2O = CaCO3 +2HCl + O2; C(4)C 解析:(1)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有水,所以有次氯酸生成,故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2)氯水显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碱液吸收;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11、2NaOH+Cl2=NaClO+NaCl+H2O;(3)CaCl2不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HClO,Ca(ClO)2是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有漂白性,所以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而失效,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故选C(4)漂白粉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A不正确;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B不正确;漂白粉与弱酸缓慢释放次氯酸,能充分利用,C正确;漂白粉比次氯酸稳定,但不宜暴露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而变质。9.

12、C 解析:新制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Ag+Cl-=AgCl,出现白色沉淀;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新制氯水滴加到溶液中至过量,发生反应H+OH-=H2O,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则溶液变为无色;新制氯水滴加到石蕊溶液中至过量,盐酸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次氯酸的存在使红色褪去;新制氯水滴加到品红溶液中至过量,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品红褪色;新制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至过量,发生反应CO32-+2H+=CO2+H2O,有气体生成;综合上述分析,依次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沉淀、溶液褪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褪色、有气泡。10B 解析:次氯酸的酸性与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稳定性无关,如硝酸为强酸,但不稳定,故A错误;碳酸为弱酸,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说明次氯酸为比碳酸还要弱的弱酸,故B正确;酸的氧化性与酸性的强弱无关,如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为强酸,故C错误; 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说明次氯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