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23744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三化学计算老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 综合计算题 知识梳理: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或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2、混合物中某成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利用混合物中某成分定量反应,求出一种或几种成分的质量,然后与样品质量比较求出某成分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如锌铜合金与盐酸反应计算出锌的质量,锌的质量分数。3、有关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几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能与某成分反应的物质,通过沉淀物或气体物质,计算该成分在原溶液中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或计算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如向氯化钠,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求硫酸钠(或氯化钠)在原溶液中的质量或生成

2、物溶质质量分数。4、跨学科的综合计算综合化学、物理以及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医学知识、生物知识通过计算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此类题目,只要掌握所涉及学科的一般原理计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1、公式法公式法是指直接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定律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关计算公式进行解题的方法。如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直接计算。2、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抓住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也

3、是中考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的变化,找出质量形成差量的原因,列出比例求解4、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例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求解题的基本思路。5、平均值法在解决混合物的计算中,根据计算的需要,取两个极限,分析极限间的平均值,或由平均值分析两个极限的取值。6、分析法(化归转化)中考化学试题中大部分综合计算题是把一些基本计算与一些变化有机结合。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必须用正确简捷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把一个综合复杂的化学问题分成最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

4、的关系,从而找打解题方案,这种方法叫分析法。如溶液中的反应,叙述冗长,信息点多,难以理顺各种关系。若能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则可使题意简明清晰,过程具体形象,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溶液方面的综合计算题,有着复杂的计算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生成溶液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难容性杂质(反应前混有的且不参见反应的)-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三、实验数据处理型计算题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一方面将化学实验操作同化学计算有机结合在一起,另一反面以图形、图表的形式给出有关化学量之间的关系,从图形、表格中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使用数据,来解答问题。这类计算题改变以往计算题反局限

5、于文字的表达和化学计算,有利于考查图表识别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未来几年中命题的走向。典例分析: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的相对原子质量n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2、A的质量分数= 100%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应写在该元素符号前面,不能写在右下角。3、AB元素的质量比: = 注: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4、A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AmBn)的质量A的质量分数5、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6、(纯度)= 100%或= 100%【例1】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答案】(

7、1)126 6114 66.7% (2)0.49% 目的是提高牛奶中含氮量,造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高或合格的假象。【规律小结】化学式的计算要看清元素符合右下角的数字,这些数字是解题的关键。练习:1、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1)酚酞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2、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化工原料,有轻微毒性,计算:(1) 三聚氰胺相对分子质量: (2)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1、溶液中溶质的

8、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物质溶解性的量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影响溶剂量要求100g无要求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计算公式溶解度= 100%100%单位克(g)1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1)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会换算(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9、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 g;(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答案】(1)10 90 (2)50【规律小结】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稀释题的关键是利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练习: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了预防疫情,防疫人员使用了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

10、素的质量之比为_。(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 kg,需要亚氯酸钠_kg。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1 杂质的质量分数)【例3】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 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11、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4.425.1(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1分)84 58.5 44x y 4.4 g8444x4.4 g= x 8.4 g 58.544y4.4 g= y 5.85 g 8.4 g9.3 g(1)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90.3%(2)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 g + (9.3 g - 8.4 g)9.3 g+25.1 g-4.4 g 100%

12、22.5%答:略(或其他合理解法)。【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及反应的关键所在,从图中可知,当消耗掉25.1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规律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与技巧。练习(2009太原)质检人员对某品牌发酵粉中的NaHCO3含量进行检测。取20g发酵粉,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3.30g二氧化碳(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计算此品牌发酵粉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四差量法计算:【例4】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5.6g,求

13、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解析: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增加是反应的碳酸钙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差。用差量法计算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溶液净增量100 44 56X 5.6g 解得 x=10g 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是10g。练习:将12g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混合气体中的CO的质量分数。五质量守恒法:【例5】木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炭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碳酸钙完全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来自混合物中的碳元素。 设原混合物质量为100g,木炭质量为x,则碳酸钙质量为(100g-x) X + (100g-x)*12/100 = 100*12/44 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