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23724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现状 202X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通过宣传发动、行政推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龙头拉动等服务措施,全县以肉羊产业为重点的规模养殖得到快速发展。到0X年底,全县已建成良种扩繁场12个,规模养殖场(小区)11个,万元规模养殖户4040户,其中:150标准化养猪户350户,高效模式化养羊户62户,标准化养鸡户户,养牛户20户。辐射带动各类规模养殖户23166户,其中:发展2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456户,2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22600户,5头以上规模养牛户45户,500只以上规模养鸡户65户。全县以规模养殖

2、发展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畜牧养殖新技术正稳步推广应用,畜牧养殖基地和小区建设步伐加快,畜牧业产业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和畜产品品牌优势也得益彰显。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县规模养殖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养殖场比重逐年上升。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 1周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县规模养殖场,从02X年开始建设,02X年以前,大多数规模养殖场均在庄前屋后修建,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低。22X年以后,才逐步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到202X年底,全县累计建设规模养殖场达到了15个。02X年底预计可以达到25个,目前已审批各类规模养殖场95个,已动工修建60个,主体基本

3、完工1个,投资金额达310万元。规模养殖场建设数量成倍上涨,比重逐年增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养殖发展快速。国家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出台后,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个体老板、返乡农民工纷纷兴建规模养殖场,有力拉动了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畜牧产业融资逐步扩大。 3、标准化生产水平逐年提升。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迈进。据调查已建成和在建的规模养殖场布点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比较规范,科技含量较高,并结合环保要求实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推进生态化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化程度得到提高。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我县大壮良种羊繁育场、鑫旺良种羊繁育场、东坝镇西盛养羊专业

4、合作社等规模养殖场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市场+农户+规模场”的运作模式,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良种覆盖面逐步扩大。为了提高畜禽品质,我县每年都要从山东梁山、皇城种羊场、武威冷冻精液站等调引一定数量的优良畜禽和优质吸管冻精,用来改良我县畜禽品种,20年至目前,全县已调引肉牛30头,肉羊3700只,肉杂鸡3万只,种公猪20头,良种覆盖面逐步扩大。 二、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县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从发展理念、速度、规模、社会效益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动物疫病风险和市场波动仍然制约我县畜牧产业发展。 1、对规模养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已引起各级高度关注,但

5、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规模养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在大力倡导规模养殖、畜牧产业化的同时,传统养殖观念、饲养模式还占有一定比例,良种、良法、良舍、良料等标准化养殖推广使用仍然困难,养殖户参与意识不强。 2、养殖户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目前从事规模养殖生产的从业者年龄层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县的规模养殖场户中,懂技术、善管理者比例不到0%。因而,对市场预测准确度低、规避风险能力差、新技术应用推广慢,直接影响我县畜牧产业快速、高效发展进程。 3、龙头企业和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缺乏。目前,我县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是个空白,县城仅有的家屠宰场,均属小规模初级加工企业,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品牌优

6、势和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关链度低,产业链条不长不强,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加之部分养殖户疫病防控程序不到位、质量不高,疫病风险依然存在。 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任务艰巨。近年来,环境保护已列入各级规划治理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之中,而我县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分散向规模养殖过渡,分散养殖畜禽粪便(特别是生猪粪便)无害处理困难,目前采取的集中堆积处理方法简单但不够彻底,而新型无害化处理设施成本高,养殖户难以承受,发展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治理与发展任务艰巨。 6、资

7、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县绝大多数规模养殖户缺乏原始积累,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困难,有钱建圈,无钱购畜,严重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 、品种改良速度缓慢。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一定数量的畜禽优良 品种,但由于扶持资金不足,引种数量较少,特别是良种羊引进数量较少,影响了品种改良速度。 三、对策及建议 1、立足市场调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政策引导促发展。按照县乡各级包片挂点,业务部门示范抓点,基层干部带头建点,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为规模养殖的起步发展,逐步壮大,稳步提升发挥导向、带动作用。 3、以点带面抓示范。以鑫旺、建强、大壮、西盛养羊专业合作社为

8、示范,大力推进设规模殖业。 4、狠抓项目增效益。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进屠宰、加工等项目,逐步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系列开发、转化增值、牧工贸一体化初步格局。 5、防疫灭病保健康。畜禽养殖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发展规模养殖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产业、促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监测和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因病设防,抓好程序免疫,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第二篇:生猪规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国家对养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实施,以一家一户为主的传统养猪生产逐步

9、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何提高生猪养殖场养猪的数量与质量,发展养猪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整合重组与农民富裕,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着提高,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药滥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实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0、。 1存在问题 1.1选址不科学 由于受土地审批和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养猪场存在建场选址不科学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乡村;二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学校;三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公路、溪河;四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城镇、工厂等;五是有的猪场是利用闲房建立或改造而成。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耕地、农田、果园、鱼塘消纳粪便。弊端很多,令人担忧。 1.2布局不合理 有部分养猪场存在场区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二是有的猪场各功能区没有围墙隔开;三是有的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没有设置消毒池;四是有的猪场没有建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

11、施设备;五是有的猪场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建有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母猪舍、公猪舍等,区分不明显;六是有的个别猪场没有筑造围墙,七是有的猪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猪场布局建设凌乱,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13养殖条件落后 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以一家一户和分散饲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养殖设施简陋、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大、防疫条件差、消毒工作跟不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在外界环境中传播,引起猪病的频繁发生。小规模猪场之间的距离、小规模猪场与散养户之间的距离较近,养殖处于脏、差的环境之中,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场与场之间、场与户之间的循环性和持续性污

12、染。这是近几年来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因素。 .4饲养管理不规范 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制定产、供、销一条龙模式。部分管理人员不掌握国家关于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规定,随意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饲料添加剂、假劣饲料;部分饲养员给猪群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引起猪只饲料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部分养猪场业主缺乏应有的饲养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有部分养猪场业主没有为猪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运动空间未能做好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暖工作;在防鼠、防虫和圈舍卫生上措施不到位,为猪群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5滥用兽药 有

13、些养猪场广泛地在猪饲料中任意添加兽药供猪群长期食用和过量使用兽药给患病猪群治病,这直接导致猪细菌耐药性增强。有的养猪场疫苗超量接种,比常量高56倍,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超剂量使用,滥用违禁药物,不执行药物休药期规定,造成生猪产品药残超标,直接影响猪肉产品的质量、出口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6消毒意识淡薄 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由于消毒意识淡薄,认为消毒与无消毒一个样,根本没有按程序进行消毒,或不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消毒液或消毒次数不够或随便消毒。有的养猪场为降低饲养成本,贪图便宜购买低效消毒剂对圈舍、饲养环境、饲养用具、道路等进行简单消毒。但由于消毒液浓度不够,消毒不彻底,消毒效果差,故不能有

14、效地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养猪场内长期存在,这样的养猪场往往疫病连绵不绝。造成养猪场业主消毒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养猪场业主未能看到消毒的直接效益,因为消毒的效益是潜在的。 1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严 无害化处理不严,给病原微生物创造存活繁殖的机会。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业主对无害化处理概念非常淡薄、认识不高,舍不得将病死猪做销毁处理,而且廉价卖给不法商贩加工成烧猪、腊肉、腊肠等。此做法不仅坑害消费者,而是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造成养猪场周围环境被严重污染,这对下一批乃至以后猪群的健康养殖构成极大的威胁。还有的养猪场业主将患病猪只调往外地、或上市交易、或屠宰后销售、或乱扔乱抛

15、、或弃之河塘池旁等,加之环境消毒不彻底,致使某种疫病的病原微生物到处散布,这为猪疫病的发生提供“温床”,引发的却是某种疫病的持续性发生或周期性出现。 第三篇:县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XX县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XX省X县区畜牧兽医局夏生福736200 摘要。规模化养殖是今年来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是按照标准化养殖要求建设的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规划建设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应当尊循新的原则和机制,必须建立一套更加科学、严密、合理、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的规模化养殖场在建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本文就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场在生产和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列出并提出相应建议,一供商榷。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问题对策 近年来XX县区各级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中,将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作为养殖业的重点来发展,规模养殖户由0X年的24户发展到202X年的167户,全市规模养殖饲养量已达3万头只占全市总饲养量的40%,发展势头强劲。各乡镇在建设生产中积累了一些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