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23186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 :在化工生产中 ,腐蚀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 ,是导致压力容器产生各种 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普通钢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 ,不锈钢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 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r 和 Ni 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Cr 和 Ni 使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生成一层十分致密的氧化膜 ,使不锈钢钝化 , 降低了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 ,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提高 。氯离子 的活化作用对不锈钢氧化膜的建立和破坏均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至今人们对氯离 子如何使钝化金属转变为活化状态的机理还没有定论 ,但大致可分为 2 种观点。 成相

2、膜理论的观点认为 ,由于氯离子半径小 ,穿透能力强 ,故它最容易穿透氧化膜 内极小的孔隙 ,到达金属表面 ,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化合物 ,使氧化膜 的结构发生变化 ,金属产生腐蚀。吸附理论则认为 ,氯离子破坏氧化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氯离子有很强的可被金属 吸附的能力 ,它们优先被金属吸附 ,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因为氧决定着金属的 钝化状态 ,氯离子和氧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 ,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 与金属形成氯化物 ,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 ,形成了可溶性物质 ,这样 导致了腐蚀的加速。电化学方法研究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结果表明 ,氯离子对金属表面的活化作用只出 现在一定的

3、范围内 ,存在着 1 个特定的电位值 ,在此电位下 ,不锈钢开始活化。这 个电位便是膜的击穿电位 ,击穿电位越大 ,金属的钝态越稳定。 因此 ,可以通过击穿 电位值来衡量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稳定性以及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能力。2 应力腐蚀失效及防护措施2. 1 应力腐蚀失效机理 其中在压力容器的腐蚀失效中 ,应力腐蚀失效所占的比例高达 45 %左右。因此 , 研究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应力腐蚀失效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应力腐蚀,就是在拉伸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而引起的低应力脆性断裂。 应力腐蚀一般都是在 特定条件下产生 : 只有在拉应力的作用下。 产生应力腐蚀的环境总存在特定的腐蚀介质 , 不锈钢在含

4、有氧的氯离子的腐 蚀介质及 H2SO4 、H2S 溶液中才容易发生应力腐蚀。 一般在合金、碳钢中易发生应力腐蚀。研究表明 , 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主要与 氯离子的浓度和温度有关。压力容器的应力来源 : 外载荷引起的容器外表面的拉应力。 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残余应力 , 如装配过程中产生的装配残余 应力 ,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在化工生产中 ,压力容器所接触的介质是 多种多样的 ,很多介质中含有氯离子 ,在这些条件下 ,压力容器就发生应力腐蚀失 效。铬镍不锈钢在含有氧的氯离子的水溶液中 ,首先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 膜 ,它阻止了腐蚀的进行 ,使不锈钢钝化。由于压力容器本身的拉

5、应力和保护膜增 厚带来的附加应力 ,使局部地区的保护膜破裂 ,破裂处的基体金属直接暴露在腐蚀 介质中 ,该处的电极电位比保护膜完整的部分低 ,形成了微电池的阳极 ,产生阳极 溶解。因为阳极小、阴极大 ,所以阳极溶解速度很大 ,腐蚀到一定程度后 ,又形成新 的保护膜 ,但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又可重新破坏 ,发生新的阳极溶解。在这种保护膜 反复形成和反复破裂过程中 ,就会使某些局部地区的腐蚀加深 ,最后形成孔洞 ,而 孔洞的存在又造成应力集中 ,更加速了孔洞表面的塑性变形和保护膜的破裂。这 种拉应力与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便形成了应力腐蚀裂纹。2. 2 应力腐蚀失效的防护措施 控制应力腐蚀失效的方法 ,从

6、内因入手 ,合理选材,从外因入手 ,控制应力、控制介 质或控制电位等。实际情况千变万化 ,可按实际情况具体使用。(1)选用耐应力腐蚀材料 近年来发展了多种耐应力腐蚀的不锈钢 ,主要有高纯奥氏体铬镍钢 ,高硅奥氏体铬 镍钢,高铬铁素体钢和铁素体 奥氏体双相钢。其中 ,以铁素体 奥氏体双相钢的 抗应力腐蚀能力最好。(2)控制应力 在压力容器装配时 ,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并使其与介质接触部分具有最小的残余应 力,防止磕碰划伤 ,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范。(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艺操作、工艺条件对压力容器的腐蚀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料成分、流速、介质温度、压力、 pH 值等工艺指标。在工艺

7、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添 加缓蚀剂。铬镍不锈钢在溶解有氧的氯化物中使用时 ,应把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1.010 - 6以下。实践证明,在含有氯离子质量分数为500. 0 W - 6的水中,只需加入质量分数为150. 0沐0 - 6的硝酸盐和质量分数为0. 5 W - 6亚硫酸钠 混合物,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4) 维修与管理为保证压力容器长期安全运行 ,应严格执行有关压力容器方面的条例、法规 ,对在 用压力容器中允许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复查 ,及时掌握其在运行中缺陷的发展情 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减少设备的腐蚀。3 孔蚀失效及预防措施3. 1 孔蚀失效机理 在压力容器表面的局部地区 ,出现向深处腐蚀

8、的小孔 ,其余地区不腐蚀或腐蚀轻微 这种腐蚀形态称为小孔腐蚀 (也称点蚀 ) 。点蚀一般在静止的介质中容易发生。 具有自钝化特性的金属在含有氯离子的介质中,经常发生孔蚀。蚀孔通常沿着重力方向或横向方向发展 ,孔蚀一旦形成 ,具有深挖的动力 ,即向深处自动加速。 含有 氯离子的水溶液中 ,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便产生了溶解 ,其原因是由于氯离子能优 先有选择地吸附在氧化膜上 ,把氧原子排掉 ,然后和氧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 性氯化物,结果在基底金属上生成孔径为20叩30卩m小蚀坑,这些小蚀坑便是 孔蚀核。在外加阳极极化条件下 ,只要介质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 ,便可能使蚀核 发展成蚀孔。在自然条件下

9、的腐蚀 ,含氯离子的介质中含有氧或阳离子氧或阳离 子氧化剂时 ,能促使蚀核长大成蚀孔。氧化剂能促进阳极极化过程,使金属的腐蚀电位上升至孔蚀临界电位以上。蚀孔内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状态,电位较负 ,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化状态 ,电位较正 ,于是孔内和孔外构成一个活态 钝态 微电偶腐蚀电池 ,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面积比结构 ,阳极电流密度很大 ,蚀孔加 深很快,孔外金属表面同时受到阴极保护 ,可继续维持钝化状态。孔内主要发生阳 极溶解:Fe Fe2 + + 2e ,Cr Cr3 + + 3e ,Ni Ni2 + + 2e 。介质呈中性或弱碱性时 ,孔外的主要反应为O2 + H2O + 2e 2OH

10、- 。由于阴、阳两极彼此分离 ,二次腐蚀产物将在孔口形成 ,没有多大的保护作用。 孔内介质相对于孔外介质呈滞流状态 , 溶解的金属阳离子不易往外扩散 ,溶解氧也 不易扩散进来。由于孔内金属阳离子浓度增加 ,氯离子迁入以维持电中性 ,这样就 使孔内形成金属氯化物的浓溶液 ,这种浓溶液可使孔内金属表面继续维持活化状 态。又由于氯化物水解的结果 ,孔内介质酸度增加 ,使阳极溶解加快 ,蚀孔进一步发 展 ,孔口介质的 pH 值逐渐升高 ,水中的可溶性盐将转化为沉淀物 ,结果锈层、垢层 一起在孔口沉积形成一个闭塞电池。闭塞电池形成后 ,孔内、外物质交换更加困 难 ,使孔内金属氯化物更加浓缩 ,氯化物水解

11、使介质酸度进一步增加 ,酸度的增加 将使阳极溶解速度进一步加快 ,蚀孔的高速度深化 ,可把金属断面蚀穿。这种由闭 塞电路引起的孔内酸化从而加速腐蚀的作用称为自催化酸化作用。 影响孔蚀的因 素很多,金属或合金的性质、 表面状态,介质的性质、 pH 值、温度等都是影响孔蚀 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的孔蚀都是在含有氯离子或氯化物的介质中发生的。 具有自 钝化特性的金属 ,孔蚀的敏感性较高 ,钝化能力越强 ,则敏感性越高。实验表明 ,在 阳极极化条件下 ,介质中主要含有氯离子便可以使金属发生孔蚀 ,而且随着氯离子 浓度的增加 ,孔蚀电位下降 ,使孔蚀容易发生 ,尔后又使孔蚀加速。 处于静止状态的 介质比处

12、于流动状态的介质能使孔蚀加快。 介质的流速对孔蚀的减缓起双重作用 , 加大流速 (仍处于层流状态 ) ,一方面有利于溶解氧向金属表面输送 ,使氧化膜容易 形成 ;而另一方面又减少沉淀物在金属表面沉积的机会 ,从而减少产生孔蚀的机会。 3. 2 防止孔蚀的措施( 1)在不锈钢中加入钼、氮、硅等元素或加入这些元素的同时提高铬含量 ,可获 得性能良好的钢种。 耐孔蚀不锈钢基本上可分为 3 类: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 奥 氏体双相钢 ;奥氏体不锈钢。设计时应优先选用耐孔蚀材料。( 2)降低氯离子在介质中的含量 ,操作时严防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 3)在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加入缓蚀剂。对

13、缓蚀剂的要求是 ,增加钝化膜 的稳定性或有利于受损钝化膜得以再钝化。 例如,在10 %的 FeCl3 溶液中加入 3 % 的 NaNO2 , 可长期防止 1Cr18Ni9Ti 钢的孔蚀。( 4)采用外加阴极电流保护 ,抑制孔蚀。 氯离子对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腐蚀 ,对 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即使是合理的设计、 精确的制造避免或减少了 容器本身的缺陷 ,但是 ,在长期使用中 ,由于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联合作用 ,容器也 会受到一定的腐蚀。 虽然目前对防止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方法还不十分完善 , 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对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还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 外 ,还应严格按照

14、操作规程操作 ,加强设备管理 ,做好容器的定期检验 ,以保证容器 在合理的寿命期限内安全运行。1. 点腐蚀 任何金属材料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非金属夹杂物, 如硫化物、氧化物等等, 这些在 材料表面的非金属化合物,在 Cl 的腐蚀作用下将很快形成坑点腐蚀形态。而 一旦形成坑点以后,由于闭塞电池的作用,坑外的 Cl将向坑内迁移,而带正 电荷的坑内金属离子将向坑外迁移,从而形成电化学腐蚀。由于Cl的原子半径非常小,金属当中的任何非金属夹杂物以及焊接缺陷都将成为Cl 渗透的腐蚀源头。对于合金含量较低且不含钼的不锈钢材料, 虽然表面具有较致密的氧化膜, 但在 Cl的作对于合金含量较低且不含钼的不锈钢材料,虽

15、然表面具用下很容易发生 坑点腐蚀,继而诱导应力腐蚀。在不锈钢材料中,加 Mo 的材料比不加 Mo 的材 料在耐点腐蚀性能方面要好, Mo 含量添加的越多,耐坑点腐蚀的性能越好。而 点腐蚀是诱发应力腐蚀的起源,当钢中的 Mo含量3%寸,就能达到充分阻止 Cl向材料基体渗透的作用。在奥氏体不锈钢中, Ni 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使钢获得完全奥氏体 组织,提高材料的韧性, 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氧化腐蚀能力。 但普通奥氏体钢 中的Ni在有Cl腐蚀的环境中起不到抗点腐蚀的作用。2. 缝隙腐蚀缝隙腐蚀与坑点腐蚀机理一样,是由于缝隙中存在闭塞电池的作用,导致Cl富集而出现的腐蚀现象。 这类腐蚀一般发

16、生在法兰垫片、 搭接缝、螺栓螺帽的缝 隙,以及换热管与管板孔的缝隙部位, 缝隙腐蚀与缝隙中静止溶液的浓缩有很大 关系,一旦有了缝隙腐蚀环境,其诱导应力腐蚀的几率是很高的。3. 应力腐蚀Cl 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坏性极大。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重要变量 是温度、介质、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 /大小和分布以及加工应力的影响。应力腐 蚀的破裂方向一般与应力的作用垂直, 并呈树枝状扩展。 应力来源于冷变形、 焊 接和金属钝击后的残余应力等, 这些应力的产生使金属内部稳定的组织得到了破 坏,导致晶粒在应力方向的作用下位错而形成滑移台阶, 这些滑移台阶的构成给 ci带来了吸附和渗透的机会。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试验【 1】 在上述腐蚀环境中,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的试验时间均超过 1000 小 时而不发生断裂。由此可见,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