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229656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护桩施工监理细则编写: 审核: 审批: 广州市穗高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三标项目监理站二00九年六月一日目 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桩基施工特点2第二节 桩基检查工作流程3第三节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第四节 桩基的施工质量的控制5第五节 旋挖桩施工安全措施34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桩基施工特点1.1工程概况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在广州市中心区的南部,处于广佛都市圈的地理中心。广州新客站地区,规划范围东起105国道,南至屏山涌,西以幸福涌为界,规划面积为11.40平方公里。本区域内规划道路系统由两纵两横的快高速路骨架路网和三横三纵的主干道

2、以及一条新客站高架专用路组成的主要组成,路网基本格局为方格网+放射状。F隧道位于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核心区域,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为钟三路为转钟陈路单向双车道隧道。F隧道起止点里程K0+000K0+370.838m,全长370。838m,其中暗埋段起止点里程K0+144。548K0+216。320m,暗埋段长度71。772m,敞开段长度299.066m,支护桩共509根。1.2 专业工程特点本标段隧道工程主体结构的里程为FK0+000FK0+370.838,暗埋段长71。772m,基坑深度为1.010。8m,雨水泵房开挖深度为12.5m,隧道净空高度5。5米。场地平整后标高为+7.5m.基坑

3、支护形式分为:放坡开挖、钻孔支护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支护。其中支护桩支护区段,根据基坑深度的不同分别设置14排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支护桩顶部设钢筋混凝土冠梁.放坡开挖段基坑侧壁采用挂插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护面。1。3地质条件第四系(Qm1)素填土层1,第四系冲洪成因(Qa1+p1)的淤泥(淤泥质土)2、粉质粘土23、粉细砂、中粗砂2-4、粉质粘土25和残积成因(Q1)的粉质粘土31、32,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的泥质粉砂岩。第二节 桩基检查工作流程监理程序 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确定桩位审 查 复 核准备材料、审查配合比检 查 复 核开 工 报 告审 查 批 准钢 护 筒 下 沉护筒定位复核及底部地质

4、情况检查旁站检查旋挖钻进施工旁 站 取 样 检 查终 孔、清 孔旁 站 检 查下钢筋笼及焊接旁 站 取 样砼 施 工工程检查和砼质量检测做无破损检测审 查 签 认中间交工证书第三节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3.1 控制要点检查桩位测量放样的准确性 检查护筒埋设的倾斜度 审查钻机的型号、性能、数量是否适宜 掌握终孔条件,检查桩底的标高及桩底的地质情况 旁站检查清孔质量,沉渣厚度、浇注桩身砼,并做砼强度抽检3.2 目标值孔的中心位置偏差;群桩10cm,单桩5cm。 孔 径: 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 1 孔 深: 不小于设计长度,满足有关的技术要求 沉渣厚度: 10cm 清孔后的泥浆指标: 相对密

5、度:1。131。20 粘度:1720pa.s 含砂率: 2 胶体率: 98%砼: 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值钢筋: 位置准确,直径误差2cm超声波检测:无不良指标第四节 旋挖钻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四、一:旋挖钻桩施工工艺要点和工艺要求1、针对该段地质情况,专门定制高5米、厚10毫米、直径1.2米的钢护筒。特制超高护筒,能有效防止孔口渗漏坍塌及周围环境振动、冲击对桩孔的影响。护筒内径尺寸较大,能贮存足够的泥浆,在钻杆提出桩孔时,可确保护筒内的水压,维护孔壁泥皮的稳定.同时可有效避免钻头升降过程碰撞、刮拉护筒,保护孔口的稳固。护筒离地控制在0。3米左右,除保护孔口防止坍塌外,还用以防止表面水或地面漏浆、杂物

6、等滑落孔中.2、选用优质膨润土调制泥浆,为增加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 3 钻孔施工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钻头型式以及控制进尺速度。钻头提升过程中,回转斗的底盘斗门必须保证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回转斗内砂土或粘土落入护壁泥浆中,破坏泥浆的配比.每个工作循环严格控制钻进尺度,避免埋钻事故。同时适当控制回转斗的提升速度,如果提升速度过快,泥浆在回转斗与孔壁之间高速流过,冲刷孔壁,破坏泥皮,对孔壁的稳定不利,容易引起坍塌。尤其是遇到软土地区,易出现缩孔或塌孔的地区,钻进过程中应每进尺控制在30cm左右,缓慢的提升钻头,能有效控制缩孔,预防塌孔.开钻前要求

7、在护筒内存进适量泥浆,并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作储备。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须及时、直接向孔中补充新浆.4、清孔第一次清孔:终孔后,浆液沉淀半小时,用钻机进行初次清孔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沉碴厚度、孔径、孔深、垂直度合格后,撤钻机,安装钢筋笼,安装封孔导管,然后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以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作为管道,用泥浆泵向孔内压入优质泥浆,直至检验返上的新鲜泥浆各项指标达标,测量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摩擦桩20cm)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安装大料斗,做好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5、 安装钢筋笼钢筋笼在加工棚集中制作,钢筋笼

8、制作好后,用平车运至各桩位,采用汽车吊起吊就位。为防止钢筋笼吊装运输过程中变形,每节端头、钢筋笼内环加强圈处用钢筋加焊防变形支撑,待钢筋笼起吊至孔口时,将支撑割除.钢筋笼在第一次清孔后下放,钢筋笼吊装入孔要准确,为防止钢筋骨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在钢筋笼上端均匀设置固定杆,支撑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的倾斜和移动。6、水下混凝土浇筑成孔检测完毕之后,应在4h内用300mm钢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到位,水下混凝土要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正确计算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导管埋深保持在26m范围内.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

9、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30左右.桩顶高程控制:混凝土灌注后桩顶高程较设计桩顶高程应高0。51.0m左右.三、 施工中重点及难点控制1、桩尖沉淀厚度控制:为确保桩底沉淀厚度不超标,除要求泥浆性能好之外,施工过程还需控制不同地层的钻进速度,特别是进入粉砂层时,每次旋挖不能太多,以防止砂子从钻头顶口冒出进入泥浆;遇到特殊情况如砼不能及时灌注而导致沉淀超标,可以用吊车吊起钢筋笼,然后用旋挖钻将沉淀取出,再进行灌注。2 、特殊地层的成孔措施:对容易缩径的地层,钻进时需放慢速度,每次进尺保证在3040cm左右,反复扫孔,直至达标。四、 施工过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1、塌孔 在钻进过程中塌孔:如果是轻微塌孔,不

10、影响正常钻进可以不处理;如果塌孔严重不能再继续钻进,则需要回填土待自然沉实时机成熟后再钻进. 在灌注过程中塌孔:在保证孔内水头的同时,应采用吸泥机吸出踏入孔中的泥土,如不再继续塌孔,可恢复灌注,如仍塌孔不停止,则需要拔出导管钢筋笼,回填土待自然沉实时机成熟后再钻进。 当旋挖钻在易塌孔地区作业时,首先要保证配制的泥浆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再次在钻进过程中,尽量做到慢进尺,尽量避免钻进过程中钻头对孔壁的碰撞,破环护壁泥皮,同时应减少钻头内钻渣掉入孔内破坏泥浆的配比。2、导管进水 由于首盘混凝土封底失败或者灌注过程中导管接头不密封导致导管进水,或者灌注过程中将导管拔脱进水。当封底失败时,应及时将导管、

11、钢筋笼拔出,用旋挖钻将孔底混凝土掏出,重新安装钢筋笼、导管,清孔合格后重新灌注。导管接头不密封需要换合格导管灌注,换导管和导管拔脱都需要在继续灌注之前,用捞浆桶或者泥浆泵等将二次安装的导管内的泥浆清除干净,注意精确计算好导管埋深,确保再灌注的顺利。 灌注前应检查好导管的密封性,安装导管时要检查密封圈是否垫好,确保导管密封性良好。严格计算好首盘封底的混凝土方量,确保有足够的混凝土封底,灌注过程中准确测量导管埋深,避免导管拔脱。3、浮笼 在灌注过程中发现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减缓灌注速度,在保证导管有足够埋深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导管,待钢筋笼回到设计标高位置,再拆除导管。如导管埋深不够不能拆除导管时,

12、则将导管快速提升(注意不要将导管拔脱),然后再缓慢放下导管,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钢筋笼回到设计标高位置。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在钢筋笼安装好后将其固定在钢护筒上;其次在灌注过程中应准确测量好混凝土顶面高程,当混凝土快进入钢筋笼时,应减缓灌注速度,并严格控制导管埋深。4、卡管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首先应借用吊车的吊绳抖动导管,或者安装附着式振捣器使导管中混凝土下落。以上方法均不起作用时,则应该将导管拔出,清理导管内堵塞的混凝土后重新安装导管,清理干净导管内的泥浆后重新灌注。 灌注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来避免卡管四、二、4。1 旋挖钻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工

13、程的施工工期和质量,争创精品工程,钻孔桩施工前准备工作,监理必须审查施工单位的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施工方案,钻机的数量、性能、状况是否适应工程进度的需要,成孔方案是否可行. 是否有防止泥浆流失污染环境的措施,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平台搭设是否牢固,桩位放线是否正确。此外,重点注意以下各项工作的控制:4。1.1 护筒的埋设控制4.1。1。1 钢护筒的厚度视具体情况而言,应保证护筒在施工时有良好的刚度不致变形,同时也应满足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要求.以不小于16mm厚为宜,且每段钢护筒的两端均采用厚22mm的钢板加强。4。1。1.2 护筒内径宜比设计桩径稍大:宜大20-40cm;深水处护筒内径至

14、少宜比桩径大40cm.。4。1。1.3 护筒顶宜高出施工地面30cm,水上钻孔时高出涨潮水面2m。4.1.1.4 护筒底埋深,宜根据不同地质情况而定: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层较厚处,宜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土内11.5m,或沉入到大砾石、卵石层内0。51。0m;河床为软土、淤泥、沙土时,护筒埋置深度应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以清孔或下放钢筋笼时不发生涌水、涌沙和坍孔为原则。钢护筒埋设时,应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位置和垂直度及护筒底的标高.详见下表:埋设钢护筒控制参数中心位置偏差垂直度护筒直径钢护筒刚度钢护筒底标高 5 cm 1 %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施工要求满足设计或成孔要求4.1。2 泥浆的准备:4.1。2。1 钻孔桩施工中,一般用泥浆护壁和悬浮钻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应严格控制造浆粘土的质量.4。1.2.2 钻孔开工前应准备数量充足和性能合格的粘土或膨润土,其性能指标见下表: 膨润土实验要求测定性能20结果范围实 验 方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