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22930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设备管理是我们企业的生产工具,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管好、用好、修好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加强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改善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护养设备意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13年6月14日-18日在郭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现代设备管理与设备点检工程技术”培训班,这次的培训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工作能力和工作思路都有很大的提高。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在本次学习后自己对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和感悟:本次的学习老师从自己的实践经历出发,讲解了设备管理的概念与组织形式,其中包括设备的集中管理形式(即从规划、研

2、究、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台账管理、日常管理、维护保养、修理、改装、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部过程),分段管理形式(从设备的规划到安装由一个部门管理,从验收到报废由另一个部门管理)。用案例与他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从中让我们可以看到设备管理工作者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每一个环节里注意其中的细节改变企业的运作水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1. 关于模式:不管是TPM还是近期我国提倡的TnPM设备管理模式,都是一种形式!我深刻领会了老师讲的一种观念:无论那种模式,实际上都是须要人从端正态度、心态、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从而对设备管理理念与实行方法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进而改变人的行为与素质。如果只重

3、于形式必将形成一种虚态,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全方位的工程,设备管理者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理念结合实际在基层中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来改变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水平,达到所谓的四化:“生产保障最大化,运行成本最低化,安全风险最小化,创新增值常态化。”2. 关于全员维护:在公司,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有一部分操作工存在野蛮操作的现象,因为设备坏了总有人来修,而他们只需要等待维修工告诉他们修好了就行。于是一些操作工养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认为设备坏了与自己毫无关系。以叉车为例,至少有2/3的故障来自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缺乏,出现故障后不及时汇报领导,觉得不影响我正常上班

4、就行,等下班了就没我的事了,没有几个司机认为保持叉车的各项功能齐全正常是应该的,于是不断小故障的累计造成了叉车大故障的发生,叉车不能使用影响生产等等。仔细想想,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我们设备的管理者花很大的心思,想办法去说服、教育,想办法推进一些激励措施,对每位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加强维护保养意识,不断提高操作维修技能,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比如操作工有良好的护养设备的意识和技能,当设备隐患正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解决处理,这样既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来回周折,又可以为生产赢得宝贵的时间。如此才是我们工程部与生产车间需要用心着力的地方,共同达到真正的全员维护。设备的维护,最基本的就

5、是三条:检查,润滑,紧固。对于设备的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三点。以目前我公司的包装车间而言,让操作工做好这三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以检查为例,对螺栓的松动、倒瓶现象、自控系统是否灵活、减速机的润滑油质与泄漏、现场各阀门、管路是否有泄露、链道电机减速机的运行声音是否有异常,等等之类的东西去看一眼,摸一摸,听一听,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因为目前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点检工作不到位,所以就做不到预防维修,就造成了设备维修成本高、时间长等不利因素。现在我们设备管理部门最急需改变的也是车间急需改变的就是这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很大的屏障!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试着将这

6、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日常点检,操作工顺手就可以做到的工作,逐一筛选过滤,用目视化管理总结起来,形成设备管理看板,通过培训、抽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等,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设备基础管理做好,做到位。做这些工作之前应该深入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推行起来就更容易一些。设备管理所推行的工作,必须是简单、快捷、廉价、有效的。否则,推行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管理者的努力很快就淹没在基层员工的漠然当中。3. 关于备件的管理重视备件管理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备件的短缺会造成生产的停滞,这种停滞往往对于生产来说是比故障本身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备件的储备不合理,备得多了或者不恰当地备,又将

7、造成资金的积压,那又是一种损失。备件的采购,我们要在需求和成本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不容易实现的,在理论方面也是毫无作为的。事实上,从车间的角度出发,车间会本能地首先选择保障最大化,于是往往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因此,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要共同达成意识,根据维修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去寻找所谓的“两化三最”:标准化、国产化,库存最低、种类最少、保障最大。目前,我们正在找寻这种平衡,比如将验瓶机的皮带导轮条国产化,现在试运行半年多了满足使用要求,经过重新加工后试运行良好,节省资金约2.6万元。同时,我们要与车间一起,对于经常采购的备件,对于费用消耗极大的备件,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经常更换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如此才可以找到设备改进的重大突破口。只有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才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收益。感谢公司领导给予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设备管理新的思路与方法。以后的工作中,在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克服缺点、完善自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根据公司设备现状积极推进新的设备管理模式,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 工程部 郭弘炜 2013年7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