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222935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基本解释1. 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2. 文学上指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详细解释1. 单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绘画。 是造型艺术的基础。2. 文学上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美术理解是绘画中的术语。在汉语中解释:“素”从字面上指单纯、直接和质朴、真实。“描”是指写、画、挥舞、临摹、写生的意思。素描的定义是指用单色来描绘物体的形象。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的学问,是指导表达造型艺术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我们常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绘画创作的训练手段。最早作为素描的雏形形式产生的就是那些古代岩洞的岩画,

2、当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符号,这些简洁朴素的描绘正是人类祖先对自然界的真实感受。 16 世纪在意大利,美术学院产生以后,素描才以正式身份出现在美术学府的画室。 1912 年在我国上海美术学院正式开设这一课程, 1958 年受到冲击, 1962 年恢复,到“文革”时期又受到冲击,直到 1976 年在全国各大美院开始恢复。从素描的发展历史上看,从古埃及、两河流域到古希腊、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欧洲17世纪古典画派到 20 世纪现代派,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在素描教学中,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观察和刻画客观物象的造型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常常以把形体画得像不像、准不准、整体不整体作为检验素描

3、水平的高低。作为设计人员同样要具备素描的基本功。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段。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艺术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复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及条件。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通常意味着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方法,如蜡笔,炭笔,钢笔,铅笔,色粉笔,乌墨褐,墨水,及纸张,其它还包括在湿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条,金属

4、,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损。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的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观者从欣赏过程中可感受这一点。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并包括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色调,及质感。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可以用单色线条(也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涂抹成面等方式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可以表达 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色彩,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在西洋美术辞典( 雄狮图书公司出版) 这本书中,与素描相关的解释,只有速写一项,文中认为作品或作品部份的粗略

5、草图,是艺术家针对光影、构图和全幅之规模等要点所作的研究和探讨;它是全幅画的初步构图或其中之一。一幅出自风景画家的速写素描通常是一幅小而快的记录,用来表现风景的光线效果,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重新作画时的构想作准备。每一个物体在光照下都会有亮和暗两部分即明 , 暗两部分。所以在画时,会以明暗交界线为界, 分出明暗两部分。暗部一般还为反光 , 灰部和暗部;亮部则是画中最明亮的部分;此外还有投影 , 和背景。在作画时 , 亮部要尽量避免脏, 暗部要尽量避免闷 ( 也就是由于线条太多而没有空隙与反光)素描是其他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 浮雕 ) ,外对平面设计,也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

6、素描虽然被视为是两度空间的艺术,不需要颜色及第三度空间,却也同时暗示这两者。素描的定义( 摘自康和教师手册)法文 Dessin- 英文Drawing- 中文称为素描。素描是描绘者在既定的面积或在平面的物质(纸、布)上-描绘出外在的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藉此训练来掌握物体的明暗层次和基本形象。速写符合素描的定义,广义上来说,速写是素描的一种。第二章 石膏几何体写生 第一节 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导入:物质世界是形体的世界。物质世界中不同物象的形体特征与结构方式纷繁多姿,变化万千。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结构方式和写生方法,是认识、概括客观物象形体、结构的一把“钥匙” ,是培养素描造型能力的基础。

7、教学模式:欣赏启发示范实践讲评教学过程:一、形体与结构1 .形体形体是客观物象存在的外在形式,是体现物体存在于空间中的立体性质的造型因素,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在造型艺术范畴,形体包含着“形”与“体”两层含义。形形,即物象的形状。体体,即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所占用的空间。形体与体面(三种形式) 不同方向的体面 不同性质的体面 不同大小的体面2 .结构结构一词,是借助建筑学的术语,原意是组合与连接的意思。在造型艺术范畴,结构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结构是指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结构是指客观物象的形体构成关系,即通常所说的“几何结构”结构是指客观物象各组成部分

8、之间结合、构成的关系结构与形体结构与造型 二、几何形体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1 .基本几何形体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2 .几何形体与造型构成几何形体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几何形体与一些简单的形体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 效果。第二节 形体透视与明暗规律导入:形体的透视规律和明暗规律,是指导我们在造型中正确地观察、理解和表现客 观物象的科学的理性法则,是素描造型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习和掌握透视的变化规 律和明暗的变化规律,是学习基础素描,掌握素描造型方法,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 要基础课题。教学模式:欣赏一一启发一一示范一一实践一一讲评教学过程:一、形体的透视

9、规律1 .透视基础知识透视原理人的眼睛观看物象,是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远近距离不 同的相同物象,距离愈近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距离愈远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 小,这一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透视变化与造型观察立方体可以发现,在最多所能看到的完全相等的三个面中,凡是具有前后深 度关系的体面,不仅大大缩扁,而且改变了固有的正方形形状,这种现象被称为“透 视缩形”,才符合正常感觉。透视的常用术语视角与视域视点与心点 视线与视平线 透明画面与物面 原线与变线 灭点2 .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立方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圆面、圆柱体与圆球体的透视变化

10、规律圆面的透视变化圆柱体的透视变化圆球体的透视变化二、形体的明暗规律1、明暗与造型光与明暗明暗与结构2 .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明暗变化的两大部:受光的亮部和背光的暗部明暗变化的三大面:受光的亮面、背光的暗面、介于受光和背光之间的灰面明暗变化的五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与投影。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形体的基本透视原理和明暗变化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节 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方法要点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教学模式:启发示范实践教学过程:一、观察力与观察方法无论采用何种造型方法,对客观物象的正确认识与判断是造型的基础。因此,提高观察力是基础素描造型训

11、练的基本任务之一。3 .整体观察整体观察是科学观察方法的核心。4 .比较观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5 .本质观察二、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方法步骤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方法步骤, 概括起来就是 “整体局部整体” , 即先整体, 后局部,从整体出发刻画局部,以局部刻画充实整体,最后再回复到整体的作画方法。1 .打轮廓线阶段2 .形体塑造阶段3 .深入刻画阶段4 .调整统一阶段三、石膏几何体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石膏几何形体写生,注重对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和结构方式的分析与认识,初步树立形体的体积与结构概念,掌握石膏几何形体体积特征和结构特点,以及形体透视缩形和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依据不同的课题要求,运用线条或明

12、暗调子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1 .观察与分析2 .结构与形体3 .明暗与体积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方法要点和作画步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章 静物写生第一节 静物的配置与构图导入:静物写生,是学习基础素描的重要内容之一。静物配置,是指为赋予静物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所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教学过程:一、静物配置的原则静物的配置,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渐进性原则静物的配置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2、情感性原则所谓情感性原则,就是说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

13、心理要求。3、审美性原则静物的配置要讲究形式美感,要善于发现静物自身的美感特征,依据变化统一的 原则进行配置。形体色调质地布局光与衬布二、素描的演变与发展素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作为原始素描,大都以极简单的材料,直接在洞壁上描绘或刻画。世界最早的素描是距今约两万年前的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和约在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窟壁画。古希腊艺术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摇篮” ,其素描很重视线的表现力,形成一种轮廓画法,色彩单纯,线条流畅,具有独特的质朴之美。希腊素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画于陶器上的“瓶画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出现了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

14、朗基罗和拉斐尔。17 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安格尔即是这一时期素描艺术的杰出代表。19 世纪法国画家塞尚提出了形体的几何形结构学说,进一步奠定了近代素描造型的科学基础,在造型观念上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德国出现了两位杰出的素描大师,即门采尔与珂勒惠支。20 世纪末,俄国素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契斯加可夫创立的素描教学体系,发展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写实传统。21 世纪的西方素描被通称为现代派素描,其流派纷呈,交替变异。毕加索、康定斯基、达里和蒙德里安即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代表。中国传统素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素描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传统线描和水墨技法的发展史。魏、晋

15、、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见解;南齐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 。唐末经五代至北宋是中国传统绘画线描艺术发展的高峰。中国的近代素描,源于近百年来的中西文化交流。这一时期以徐悲鸿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素描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二节 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要求导入:复习上两节课学习过的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导入新课。教学模式:启发示范实践教学过程:一、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基础素描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所谓造型能力,具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