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11051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电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两种电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两种电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两种电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两种电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本章内容概述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现象”的初步知识.本章教学内容,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学习电荷和摩擦起电,学习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电流的测量,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章共分5节:“两种电荷”,主要讲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知道金属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电流和电路”,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本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

2、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串联和并联”,本节主要讲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能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电流的测量”,本节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电流概念;第二,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第三,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节主要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

3、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知道电流, 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

4、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5节,建议10课时.第1节 两种电荷第2节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2课时第1课时初步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2课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第4节 电流的测量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课时第1课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2课时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

5、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知道两种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掌握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教学难点】1.

6、运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物体带电的性质,并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2.理解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教具准备】玻璃棒、橡胶棒、细线、铁架台、纸屑、毛皮、丝绸、验电器、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空易拉罐、梳子、气球、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视频“怒发冲冠”,引导学生注意动画中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师 下面老师将演示“怒发冲冠”给你们看.教师请2位长头发的女生上台,当空气干燥时,教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师 同学们一定很惊讶为什么头发

7、会“飞舞”,这是因为“摩擦起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教师将“摩擦”过的气球“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吸在黑板上.生1:是不是因为黑板和气球具有磁性,所以它们可以互相吸引.生2:气球怎么可能具有磁性,这是因为老师刚“摩擦”了气球,使气球带电了,所以才会吸在黑板上.教师不需着急解答,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实验:实验1:教师用“未摩擦过”的梳子靠近易拉罐,用“未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未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现象:无法吸引)实验2:教师用“摩擦过”的梳子靠近易拉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

8、碎纸屑.(现象:可以吸引)师 请同学们说说两组实验中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有什么不同?生: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能吸引轻小物体,没有经过摩擦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引出摩擦起电的概念,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师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还见过哪些“摩擦起电”现象?生1:摩擦过的小塑料尺能吸引头发.生2:电风扇的“叶子”易招灰尘.生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肤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9、,下面我们来做个例题.例题1 (多媒体展示)把一张干燥的报纸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松手后报纸会自行脱落.如果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会“贴” 的.解析:报纸与铅笔摩擦后带了电荷,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将报纸靠近墙壁时,与墙壁表面相互吸引,所以报纸能粘在墙壁上,此时报纸与墙壁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相对静止.答案:起电(带电或带了电荷)静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个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解说).实验3: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现象:互相排斥)实验4: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现象:互相排斥)实验

10、5: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现象:互相吸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3个实验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生1: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靠近时互相排斥;两根橡胶棒都是用毛皮摩擦的,它们带同种电荷,靠近时也互相排斥,由此可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生2:既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说明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可以用“+”表示.(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

11、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可以用“-”表示.(3)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例题2(多媒体展示)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若C带负电,则()B.A、B一定都带正电解析:由图可知,A、B相互排斥,说明A、B带电且带同种电荷;B、C相互吸引,说明B、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电.题目已知C带电,分析第一幅图可知B带电,即B、C都带电,且C带负电,所以B带正电,A带正电,故选B.答案:B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验电器师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12、电荷量.板书:(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2)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3)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教师出示两种不同型号的验电器,并介绍其结构.(如图甲、乙)板书: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师 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用不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不张开)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不张开)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

13、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用力摩擦玻璃棒、橡胶棒,再将它们分别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更大了)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这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没有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生2:带电多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的张角更大,所以,验电器不光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可以检验出带电量的多少.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带电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呢?学生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

14、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3 原子及其结构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原子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原子的结构”,并讲解原子的结构(多媒体课件)10-19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2)原子很小,直径为10-10m,如果将原子比作一座大楼,原子核就如乒乓球那么大,可见

15、原子核非常小.但是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夸克(如图乙所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只需了解,不作深入探究,这些内容我们以后再学甲:原子结构 乙:原子核结构(3)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其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相等),核外有1个电子氦原子核中有2个正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如图丙)丙:氢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板书:(1)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相似10-19C.(3)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使得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例题3(多媒体展示)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